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天海佑希的《緊急審訊室》,第三季依然精彩

日本的“收視女王”——中國微博的“一有公共事件截圖就被瘋狂轉發女王”——天海佑希終於帶著《緊急審訊室》的第三季回來了。

《緊急審訊室》第三季海報

作為這部高人氣劇集的最新續篇,“緊3”延續了前兩季故事的背景設定和人物框架。由天海飾演的主角真壁有希子原本是警視廳特殊事件捜査系的主任,但在一次失敗的人質營救之後,她不得不背上黑鍋被“打發”到“緊急審訊室”,從新人做起。和人們對於日本警察審訊的傳統印象不同,劇中的審訊警員既不能拿探照燈照著嫌犯幾小時或惡言相向,也不能給嫌疑人送豬排飯。前者所導致的“威逼”疑惑和後者所落下的“利誘”口實都有可能影響後續法庭的審判。從而一種“疑犯是上帝”的荒誕現象也因應產生。審訊員們不僅要在審訊開始前把所有的規章制度耐心地向嫌疑人解釋,在後續的審訊過程中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甚至是笑容——來慢慢引導嫌犯說出事實真相。而審訊的全過程更是從各個角度全場錄像,一絲不苟。正是在這樣的大前提下,以有希子為代表的審訊員們抱著冷靜的態度,立足於嚴密的邏輯,把疑犯再三轉折的謊言戳破,最終找到案件的謎底。

《緊急審訊室》劇照

《緊急審訊室》在2013年播出的第一季和2017年的第二季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收視率一直保持在兩位數。每集登場的不同客串演員也都有著屬於自己獨特的存在感,不時在網絡上成為話題。時隔兩年回歸的第三季繼續了該系列的良好態勢。第一集的收視率達到了15.2%。即使因為日本十連休的緣故第四集收視略有下滑,該劇在第五集又重新登上了13% 的高位。

《緊急審訊室》系列的成功首先在於它獨特的視角。在傳統的刑偵片中,審訊的過程往往處於一個從屬性的位置。對於嫌疑人的審問總是作為最終案件的偵破以及逮捕的一種“手段”而存在。但在《緊急審訊室》裡,審問本身就成了一個“目的”。通過展現審訊員與嫌疑人在邏輯和心理上的鬥智鬥勇,觀眾們得以用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每個微觀案件的偵破和日本宏觀司法體系的運行。

《緊急審訊室》劇照

另一方面,該劇的成功也少不了一眾出色的演員。即使在被戲稱為“老人台”的朝日電視台裡,《緊急審訊室》卡司的平均年齡也算得上“大前輩”。也正是這些老戲骨才能hold住該劇緊湊的展開。每一集故事雖然也有案情的鋪墊和室外的搜查部分,但故事的最核心永遠都發生在“審訊室”這個密閉的空間之內。從而,該劇也時常帶上了一絲話劇的色彩。要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和行動中調動自己的表情和神態來演出不同的情緒成為演員們最大的挑戰。第三季《緊急審訊室》中,除了去年不幸病逝的大杉漣之外,主要演員都悉數回歸,這也成為了該劇收視的定海神針。

《緊急審訊室》劇照

但在安定之外,我們也可以看出第三季故事在不少地方試圖尋求新的變化。比如,在目前播出的五集故事中,最主要的嫌犯都是女性角色。在該劇前兩季裡,每一集的小標題基本都是諸如“沒有名字的男人”或者“撐傘的女人”等形式,並且男女嫌疑人的登場時有輪換。但在本季,每一集的小標題則變成了“是我射擊的”或者“我贏了”等在刻板印象中被認為是女性愛用的第一人稱主觀視角。可與此同時,每集的女性疑犯設定卻又沒有那麽的“傳統”。不管是第一集裡警視廳首位女性參事官,第二集裡強勢的女棋手,還是第四集裡的詐騙犯,這些打破常規的女性最終都不幸地和罪犯這一負面的形象聯繫在了一起。當然,有希子本身也不是一個傳統的女性。只是她令人慶幸地和正義站在了一邊,並利用自己作為女性在社會中的優勢/劣勢來追求心中的正義。

話說回來,有希子這一角色似乎並沒有打破天海佑希自己的“刻板印象”。雖然在第一季的故事中,有希子作為單身母親的形象還會通過不時登場的孩子和對去世丈夫的回憶來進行塑造。但到了第二季之後,該角色又完全回到了一個沒有家庭包袱,隻專注於職業的幹練女性形象之上。當然了,對包括我在內的不少觀眾,也許還有天海佑希本人來說,這樣反而是更好的設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