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肢發麻脖子硬?頸椎間盤擠壓到神經了!多做4個動作,加快恢復

脊柱之所以能夠在承重的同時,還能靈活運動,關鍵在於各脊椎骨之間,有能夠變形、起緩衝作用的椎間盤。

椎間盤由含水的髓核、纖維環、軟骨板組成。健康狀態下,椎間盤彈性十足,即便受到壓迫,也可均勻變形,支撐身體。

隨著年齡增長,纖維環出現裂紋,在重量擠壓下,髓核就容易從裂紋中擠出來,形成「頸椎間盤突出」。

而一旦突出部分頂到了周圍的神經、血管,就可引發一系列不適癥狀,此時稱之為「頸椎間盤突出症」。

打個比方,頸椎間盤就是磚和磚之間的水泥墊。由於各種原因,這個水泥墊被擠出來了(頸椎間盤突出)。要是被擠出來的部分對邊上的水管啊什麼(神經,血管,軟組織等)等造成了侵犯,就會出現相應的問題(這就是頸椎間盤突出症)。

椎間盤突出很常見,但出現這些癥狀需專業對待

如上文所述,椎間盤突出是一種隨年齡增長而常見的問題。只要不引起癥狀,就不能算作是疾病。平時注重坐姿、少低頭即可恢復。

以下是付費內容

有突出問題後,依然不注意,則可進一步惡化為頸椎間盤突出症。典型癥狀有:

頭痛、眩暈;

心悸、胸悶;

上肢麻木脹痛;

頸部酸脹、疼痛、活動受限;

肩背部疼痛。

一旦出現這些癥狀,「問上醫」建議您及早去醫院,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否則情況繼續惡化,有出現高位截癱甚至危及生命的風險。

此外,還可在家進行一下動作訓練,加快恢復。

4個動作經常做,緩解頸椎間盤突出症

動作一:雙掌擠頸

動作要領:雙手十指交叉抱在頭頸後方,使兩臂關節盡量外展,然後用雙手掌擠壓後頸部若乾次。接著,雙肘儘可能內收,雙掌用力擠壓頸部的左右側

動作二:拿後頸

動作要領:一手放在頸後,以拇指與四指分開夾住頸後部肌肉,從上往下拿揉頸後肌,然後再從下向上揉拿

播放GIF

動作三:拔頸

動作要領:雙手十指交叉抱在頸後,向上用力拔頸若乾次,然後雙手掌托住下額,輕輕向上托推頸部若乾次

播放GIF

動作四:拿肩肌

動作要領:頭偏向左方,用左手捏拿右肩肌群;然後頭偏向右方,用右手捏拿左肩肌群

播放GIF

注意事項

這四個動作一定要在疼痛可承受的範圍內進行練習,切不可用力過度,造成頸椎進一步受損。

除了經常鍛煉之外,自己在日常生活還需要保持正確的生活習慣:

(1)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

不管是坐還是站,坐一會兒、站一會兒。一般建議30分鐘就要改變下姿勢。

(2)不要長時間的低頭看手機、低頭辦公或者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每30分鐘要適度活動一下自己的頸椎。

(3)睡覺的枕頭不要太高

大約在五到十公分左右,可以使用記憶棉的枕頭,讓自己的頸椎有一個自然地曲度,減少頸椎的負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