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報告預計:今年中國實際GDP增速6.6% 明年6.3%

中新社北京11月24日電 (記者 馬海燕)中國經濟學者24日在北京發布的一份巨集觀經濟報告預計,今年中國實際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為6.6%,明年實際GDP增速為6.3%。

“中國巨集觀經濟論壇(2018-2019)”報告會24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經濟學院院長劉元春代表課題組發布了論壇主報告《改革開放新征程中的中國巨集觀經濟》。

報告預測,2018年中國巨集觀經濟在“穩中有變”中呈現“持續回緩”的態勢。預計全年實際GDP增速為6.6%,較2017年回落0.3個百分點,基本實現政府預定的經濟增長目標。同時,由於GDP平減指數降至3.1%,名義GDP增速為9.8%,較2017年回落1.4個百分點。

報告還預計,2019年實際GDP增速為6.3%,全年投資增速為5.9%,消費增速為9%,出口增速為6.1%,進口增速為16.1%,貿易順差為994億美元。隨著內外供需平衡的進一步調整,明年價格水準總體保持較為溫和的狀態,預計全年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2.4%,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上漲3.4%,GDP平減指數漲幅為2.8%。

報告認為,2019年必定成為中國擺脫新常態低迷期、走向高品質發展模式的關鍵年。世界經濟結構與秩序的裂變期、中國經濟結構轉換的關鍵期、深層次問題的累積釋放期,決定了明年經濟運行的模式可能發生重大變化。今年三季度以來“六穩政策”(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頒布和落實,將在短期有效對衝明年經濟下行壓力。新階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新一輪改革開放高潮的掀起,決定了明年市場信心將得到有效逆轉,巨集觀經濟下行的幅度可能比很多市場主體預期的要好。

劉元春建議,必須清楚認識中國經濟的歷史方位和國際方位,防止出現戰略性的誤判以及隨之而來的工具選擇錯誤。基礎性、全局性改革依然是解決目前結構轉型時期各類深層次問題的關鍵。要在中期規劃和設計新一輪基礎性、引領性改革方案的基礎上,全面總結3年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就和經驗,果斷推出第二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劉元春還強調,在儲蓄率持續下滑的新時期,“穩消費”對於巨集觀經濟的穩定和健康發展的重要性遠大於“穩投資”。2019年基建投資增速不宜超過6%。“穩金融”應當以“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為底線,不宜過度定義。(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