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腫瘤患者飲食的的五大誤區

腫瘤患者明顯會出現體虛乏力等癥狀,尤其是在治療當中,更是給人一種營養不了的感覺,很多家屬都會給腫瘤患者做各種營養餐,吃各種營養品,想要患者像正常人一樣精神抖擻。但是,腫瘤病人真的適合吃這種營養餐嗎?有那些飲食誤區呢?


誤區1隻喝湯,不吃肉

傳統觀念中,煲湯是一種「大補」。如烏雞湯、牛尾湯、魚湯、海參湯、豬蹄湯等,並囑咐患者,「精華都溶解在湯裡了,喝湯就行,湯渣可以扔掉」。這種觀點其實是錯誤的。

研究表明,湯裡面的營養成分很少,所以,煲湯不是人體營養成分的良好來源;大量喝湯,會影響其它食物的攝入,膳食單一,反而會導致營養不良。如果病人吞咽困難、咀嚼困難、發熱、臥床等腫瘤患者需要進食流食的話,可以將各種食材,如糧食類、蛋類、奶類、肉類、魚類、豆製品、蔬菜類等,分別製備軟爛,單獨或混合用破壁機(豆漿機)打碎,製成糊,熬成粥,這樣既便於吞咽又有利於消化吸收。


誤區2吃得越有營養,腫瘤會長得越快

一些營養不良的腫瘤患者以素食為主,並認為「得了腫瘤不能吃太營養的食物,否則會腫瘤會長的快」,甚至一些醫生有時也會要求患者限制飲食。

事實上,腫瘤細胞生長速度跟患者吃多少營養並無關係。

腫瘤細胞直到人死亡前,都在搶奪正常細胞的養分,即使患者營養不良,癌細胞依然會增長,飢餓只會讓患者身體消耗的更快,加速疾病惡化。並不會是癌細胞增長變慢。

美國癌症協會研究的結果:癌症患者膳食熱量至少應比平時增加 20%;目前無證據顯示人體增加營養,會使癌細胞成長更快,反而有許多患者因營養狀況良好、無惡液質而長期存活。


誤區3「發物」助長癌細胞,吃素比較好

所謂「發物」是中國古代民間的一種說法,指能引起舊疾複發或新疾加重的食物,有豆芽、韭菜、苜蓿、鵝肉、雞肉、狗肉、牛肉、海鮮等屬於發物。許多患者雖想食用,卻又擔心引起腫瘤複發,敬而遠之。

然而能否引起腫瘤的複發,還缺乏足夠的證據,至少到目前為止未見明確因食用發物而導致腫瘤複發的病例,因此,這些資訊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誤區4盲目依賴抗癌食品和保健品

許多腫瘤患者在治療期間互相交流飲食經驗,盲目跟從別人的做法,如盲目補充所謂的抗癌食品、抗癌保健品,價格昂貴。這些靠譜嗎?

某些營養素或植物化學物具有抗癌作用,也是在其所含的天然食物在發揮作用,補充營養素及某些植物化學物製劑作為抗癌食品和保健品,目前沒有證據證明其抗癌作用。

其實,這種補法對疾病本身的穩定和康復不利,腫瘤是一個細胞增殖和凋亡的過程,忽視正常飲食,花高價吃所謂的抗癌食品是錯誤的。


誤區5癌症患者忌食「辛辣」等食物

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似乎成為對任何疾病患者的飲食要求。

但實際上這是缺少依據的:國內很多地方吃辣已經成為習慣,然而並沒有在腫瘤的發病率、死亡率等方面高於其他地區;吃辣會刺激腫瘤生長加速更是沒有任何根據。

辣只是人的味覺,和酸甜苦等並無特殊差別,很多患者只有吃辣食物才有食慾,而得了腫瘤之後,因為這樣誤解,則被要求完全忌口。

這樣一來,腫瘤本身以及放化療都會引起食慾減退,再改變吃辣飲食習慣,往往會讓患者更加沒有食慾,這樣對患者的康復也就沒有任何好處。口味偏重會增加患者的食慾,刺激消化液分泌,有助於進食量,過於清淡沒有意義。

正確識別腫瘤患者的飲食誤區,指導科學飲食,使患者達到感覺良好、保持體力和能量、減輕治療副作用、降低感染風險、更快恢復健康的目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