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可能猜不到,這屆AWE消失了這樣一群品牌

如果縱向的對比去年和今年的AWE展會,最讓人感到心寒的,並非三星展台的缺席,而是大量互聯網品牌的銷聲匿跡。AWE2018互聯網電視只剩下了唯一代表,暴風。而去年的此刻,小米、微鯨、看尚、PPTV,正是互聯網電視品牌高歌猛進的時刻。它們今年集體啞火,不免讓人心生悲戚。畢竟打破價格壟斷和刺激內容生長的功勞,還得冠在這些滿腔熱血的互聯網電視頭上。

但激進者落入炮灰的歷史時常上演,它們也並不例外。根據2017年(第十三屆)中國平板電視行業大會公布的數據,2017年互聯網電視品牌整體份額已下跌至10%。而在2016年年中,這一數字一度高達20%左右。

首先隕落的,又不得不再次提及的,就是樂視。它開了一個好頭,卻落得一個喪尾。資金鏈的斷裂,直接將樂視七大生態打得遍體鱗傷,導致債務糾紛,資產遭司法凍結,改革重組,變賣業務等一系列連鎖反應。賈老闆被迫躲到美國做著造車夢,兩次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而最近的消息卻回光返般的顯示,樂視從2月13日收盤價4.16元算起,15個交易日裡,已經累積上漲48%。這大抵是賈躍亭前一天發微頭條曬法拉第的刺激?還是法拉第未來關聯公司睿馳智能汽車在廣州設立?但是雖然有投機資金買入,但如果沒有業績、成長性和超預期因素長久支撐,包括樂視在內的超跌股大漲也只是曇花一現。

樂視的不祥征兆就像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幾周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看尚、PPTV、風行這些原本就不善於發聲的互聯網品牌,早就被這場龍卷風卷進了汪洋恣肆的大海。看尚電視被內部員工曝出存在“強迫員工離職還不給工資”;風行電視也深陷銷量造假的泥潭,2年銷量只有100萬台。

樂視坍塌之後,許多媒體把焦點轉向了同樣影片起家的暴風。每當樂視危機的風波襲來,躺槍的除了樂事薯片之外,就是暴風集團,兩者的發展有著太多相似的點,一直被業界批為“下一個樂視”,甩不掉“縮小版樂視”的標簽。

不同的是,賈躍亭打造的樂視帝國融資規模接近千億,而暴風集團的融資規模簡直小得“不值一提”!只有14.86億元,還不到15億元。而在融資結構中,樂視超過六成都是債權融資;而暴風的14.86億融資中,只有3.69億是債權融資。即使融資失敗,暴風集團在社會上濺起的水花也是有限的。

就在此刻傳統彩色電視品牌也幡然醒悟,互聯網電視在他們眼中如同跳梁小醜般,一眼看透。

雖然互聯網電視插著“內容為王”的旗幟直接攪動了這一市場,一年四季互聯網廠商品牌日不斷,行銷戰連連,一次又一次壓低電視市場的價格。但是有錢又有硬體實力的傳統電視商豈會坐以待斃,推出子品牌——康佳KKTV、創維酷開、長虹CHiQ電視、海信VIDAA、TCL雷鳥等,回擊了互聯網品牌壓榨價格。

從某種程度上說,互聯網電視改寫了整個電視行業的規則。不過,互聯網電視在狂飆突進的發展了幾年以後,其自身的瓶頸也暴露了出來。不少互聯網電視廠商曾經提出靠補貼賣硬體,然後靠內容盈利。

低價硬體甚至硬體免費的運營模式要成功有一個必要的前提,就是資金不斷的投入,也導致了資金無法向技術研發上傾斜,最終會損傷用戶的觀看體驗,這也是不少互聯網電視為什麽在宣傳的賣點一直避開畫質音質不談。此外,不論是自製內容還是外購版權,都不是掌握在電視品牌商手中,只能向內容商購買,其內容生態的構建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所以各大互聯網電視商開始找大腿,找財主,沒有足夠的資金去燒,根本耗不起。到PPTV投靠蘇寧,微鯨抱阿里大腿,被遺棄的大麥等電視品牌注定要淘汰出局。

顯然無論是性價比,還是智能家居下用戶場景化的定義,傳統廠商更有經驗。面板漲價事件是一個分水嶺,主打性價比的互聯網電視在這之後根本無法喘息,而傳統品牌有一定庫存在價格戰中反而變成了優勢。後來人工智能的概念衝刷電視行業,傳統品牌在多年運營中對用戶場景的定義也更加明確。整體的銷量也決定了大數據的能力,互聯網電視在最火的時候銷量也和傳統品牌不在一個量級。

而內容運營這個方向,無論哪個品牌的電視來承載,都交給了更為專業的內容運營商或者影片垂直網站。品牌能做的節目包裝大多數情況下也是趨同的。

3年前傳統品牌面對跨界者的造勢行銷搞得驚慌失措,以為整個行業馬上要被顛覆,可一轉眼,顛覆者早就淫滅在資本洪荒之中。對比互聯網電視,傳統彩色電視可謂財大氣粗,有硬體實力,在畫質和音質上的實力基礎上,開始和多個影片內容商多邊合作,無論是硬體配置還是內容資源上都優於互聯網電視品牌,加上完善的線下銷售管道,互聯網電視廠商可以說是輸得一敗塗地。

相反傳統品牌除了順勢推出互聯網子品牌之外,在技術突破、海外擴張等方面風生水起。2016年夏普嫁入鴻海豪門,夏普從品牌運營到管道控制都由富士康一手把控。被富士康接收的夏普成功在2017年把這個日薄西山的品牌重新做大了,依靠8K顯示等技術重新帶回黑電產業之巔。一直致力於擴大海外市場的海信,雖與夏普鬧得不愉快,卻以以129億日元,大約人民幣7.54億元成功將東芝取回家,海信多了一個“市場切入點”,且直接得到日本市場“第三位”的份額。

總結:2018年互聯網電視已經由“善變”步入到“遲暮”,因為他們善變的伎倆已經被傳統品牌迅速模仿,並在規模效應下迅速放大收編市場。如果互聯網電視還想繼續生存下去,還想刺入這樣一個極度成熟的市場,並打破利益體之間牢固的契約,還需要保持時刻求變的特質,然後,2018它們好像還並沒有變起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