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起底南陽“水車”龐青年:超300億投資已爛尾 曾騙補被罰

本報記者 晏耀斌 北京報導

南陽市委書記張文深為水氫發動機下線月台,將頗具爭議的龐青年再次推向風口浪尖。5月22日,據《南陽日報》報導,水氫發動機在南陽正式下線,稱其意味著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這預計會給南陽帶來300億元產值。

“水變油”的故事並不新鮮。這裡的“油”特指燃料氫氣,氫氣比一般燃油的燃燒值更高,是做能源的好材料。經過多年論證,氫能被作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已成共識,但水製氫並不具備大規模使用價值。

開拓氫能源成為下一個風口,而水製氫似乎並不是這個風口中的風口,龐青年及其控制的青年汽車系一直行走在風口當中。從開發新能源汽車在奧運會一炮打響陷入騙補醜聞,然後借助收購薩博等國外公司到全國跑馬圈地,龐青年的每一次追逐都符合“給兒子娶新娘”的勵志故事。

包括石嘴山、呼和浩特、泰安、杭州、濟南、六盤水、白山市等多地在內,龐青年的勵志故事最終都變成了“套路”。即使和龐青年打了七八年官司的合作夥伴鄒先生,都這樣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龐青年和他公司的人不斷在換電話,我們根本都聯繫不上。”

公開資料顯示,龐青年每一次投資少則幾十億元,多則幾百億元。這一次,龐青年在南陽的水氫發動機投資高達83億元。查詢發現,因投資爛尾未執行的案件高達幾百起,其中被石嘴山法院公布的一起未執行案件標的僅為167萬元,五年過去了龐青年仍未執行。

如今,龐青年已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在外憂內患之中,以“水變油”為機遇的龐青年或將再次迎來他人生的第三次風口。

水氫騙局

水變油可能是龐青年發展路徑中的第三個風口。在其公布水氫發動機下線第三天,即今年5月24日,南陽市工信局回應:“水氫發動機報導不當,要求涉事公司說明情況。”

2017年8月21日,龐青年高調宣布公司生產出全球首輛水氫燃料汽車。不過,截至目前,未見有過一輛“青年水氫燃料車”交付的披露。這也是龐青年在各地聲譽無法維持後,轉戰老家台州後又一新的舉措。

水變油是個老故事。1984年3月,哈爾濱普通司機王洪成宣布發明了“水變油”,稱熱值高於普通汽油、柴油,且無汙染,成本極低。隨後,這項“發明”受到不少權威人士肯定,並騙取大量投資。

事件發酵後,1995年5月12日,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在《中國科學報》上發表署名文章,質疑“水變油”是偽科學。1996年1月1日,王洪成被收容審查;1997年11月14日,被哈爾濱中級法院以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10年徒刑。

不過,隨著氫能源價值被不斷發掘,水變油的概念再次進入公眾話題。2006年11月13日,國際氫能科學家聯名向八國集團領導人以及聯合國相關部門負責人提交的《百年備忘錄》稱,氫能是解決能源危機的最優方案,它將為人類提供足夠的清潔能源。

2018年11月19日,在全國政協雙周座談會討論新能源汽車後,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重點,要向氫燃料電池拓展。

因為氫能具有熱值高(是液化天然氣的2.5倍、汽柴油的2.6倍)、能量密度大、可再生、可電可燃、零汙染、零排放等優勢,氫能源變得炙手可熱。誰能開發出“低成本的非化石能源製氫技術”,誰將是未來全球氫能源的領導者。今年“兩會”首次將“氫能源”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加快了我國構建氫能社會的進程。

《中國經營報》記者獲得的國家開發銀行研究員劉衛平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階段性成果認為,氫能被作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新能源競爭發展的核心領域。

目前來看,我國是最大的氫氣生產國,在2015年生產了2200萬噸氫氣,佔世界產量的34%,其中96%的氫氣來自化石能源製氫,水製氫僅有4%。

劉衛平研究發現,石油製氫成本高達1.5元/m?氫氣以上,煤炭製氫成本可低於1元/m?氫氣,但均存在二氧化碳排放大的難題;水電解製氫雖然無汙染,但電耗達4.5度/m?氫氣以上,再加上目前太陽能、風能、核電等的實際發電成本,導致水電解製氫成本高達2.5元/m?氫氣以上,目前不具備大規模使用的經濟價值。

騙補醜聞

目前公布的信息顯示,龐青年南陽項目由南陽洛特斯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來落地,該公司由金華市青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南陽高新區投資有限公司以51:49股比合資成立,注冊資金為認繳2億元。

南陽洛特斯新能源項目規劃產能為單班10萬台/年、三班30萬台/年新能源乘用車(含水氫乘用車和氫能乘用車)、3000台客車、3000台卡車及3000台氫發動機(含水氫發動機及水氫反應物生產),該項目首期投資81.63億元。

有關媒體報導,龐青年據此可能獲得南陽市政府平台40億元出資。如何獲得政府資金,是龐青年投資的一貫手法,而爭取國家補貼可能是青年汽車追逐的第一個風口。

放牛出身的龐青年,通過辦小加工廠完成了資本初步積累。

據青年汽車官網資料介紹,該集團下設商用車集團、乘用車集團和汽車部件集團三大子集團,是一家生產、銷售NEOPLAN客車、MAN重型卡車、蓮花轎車及汽車零組件的綜合性汽車工業集團。

龐青年曾公開表示,中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要擴大實力,就要善於“借力”。當然前提是你的理想、實力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重。

2006年初,北京為了打造“綠色奧運”,決定淘汰尾氣排放量大的城市客車。兩批近800輛“綠色大巴”訂單,擺在了國內外汽車製造廠商面前。

這次北京奧運會汽車招標,一開始也是把目光鎖定在國際知名公司如沃爾沃、奔馳等,它們一直佔據著國際最高端客車市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