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投資者舉債買股票,對美股牛市意味著什麽

騰訊證券7月25日訊,熱情高漲的投資者對美國股市6月份的強勁反彈做出了回應:用邊際保證金購買了更多的股票,而且是多很多的股票。

很多認為保證金債務是一種有效的領先指數的分析師指出,這意味著美股牛市依然存在,而且上漲勢頭良好。所謂“保證金債務”,指的是借錢投資。但是,《赫伯特金融文摘》創始人、投資 通訊專家以及MarketWatch專欄作家馬克-赫伯特(Mark Hulbert)卻不這麽認為。

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分析,他發現保證金債務是一種同步指數,即隨著股市本身的漲跌而漲跌。

本月,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已上漲7.2%,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6.9%。與此同時,保證金債務增加了275億美元,至5963億美元,漲幅為4.8%,創下自2016年9月份以來最大月度美元預付款金額 ,以及最高月度百分比上漲。因此,6月份保證金債務會大幅度增加,也不是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情。

既然如此,市場機會捕捉者又為何會相信保證金債務是一種好的領先指數呢?

保證金債務作為領先指數的致命弱點在於,它似乎只是事後諸葛亮。換言之,這種指數只有在事後才會表現良好。

支持者犯了統計學家所說的“後見之明偏見”。後見之明偏見,又稱“早知如此效應”,指的是人們傾向於在事後誇大原有信念與事件信息的相似度,過高估計事前預測能力的現象。簡單理解 ,就是事後諸葛亮。由於這種偏見在華爾街很普遍,我們有必要花時間來回顧一下它是如何破壞保證金債務指數的。

以2007年10月的美股牛市為例,當時正值“大衰退”和數十年來最糟糕的熊市之一之前。因為保證金債務在當年7月份觸及峰值,比牛市提前了3個月,這對保證金債務指數來說無疑是一場“勝 利”。

然而,事實上,在2002年至2007年的牛市中,保證金債務曾多次達到峰值並開始下滑。當然,回想一下,這些下滑似乎都是短暫的,就好像是暫時的打嗝一樣。但是,這在當時是不可能知道的 。

為了平息月度波動並關注潛在趨勢,很多人將保證金債務與12個月移動平均線進行了比較。然而,當他們這樣做時,保證金債務指數似乎已不再預期2007年牛市會見頂。直到2008年1月公布 2007年12月的數據之前,保證金債務總額才下滑至12個月移動平均線下方,實際上要比200日移動平均線(判斷股市主要趨勢的一種廣受關注的技術工具)更糟糕。舉個例子,標普500指數在 2008年11月曾跌破200日移動平均線。

2000年3月互聯網泡沫破裂時,該公司的保證金債務指標也顯現出了很多不足之處。儘管保證金債務當月也曾觸及峰值,但是直到很久以後關注者才知道這件事。此外,直至當年11月份,保證 金債務才跌破移動平均線水準。

200日移動平均線又一次表現得更好:標普500指數在2000年9月份下跌至200日移動平均線下方。

當然,這只是兩個例子而已。

通過對可追溯至1970年的歷史數據的更全面分析,赫伯特發現,保證金債務是一種很好的同步指數:當股市強勁上漲時,交易員會買入更多保證金股票,保證金債務總額會隨之增加。反之,每 當股市暴跌時,那些昔日裡熱情高漲的投資者要麽接到追加保證金的通知,要麽感到沮喪,於是他們削減了保證金餘額。

總而言之,美股牛市依然存在,而且上漲勢頭良好,但是我們不知道這是不是導致保證金債務恰巧在6月份大幅增加的原因。(米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