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秋燥養陰秘方,帝王の最愛~ /刀叔日記103

戊戌年 / 9月13日 / 氣象晴

據傳說,唐代會昌年間,武宗皇帝李炎患疾,終日口乾舌燥,心熱氣促,服了上百種藥物都不見效。

禦醫和滿朝文武束手無策之時,一名道士用梨、蜂蜜、及各種中草藥配伍熬製的蜜膏,治好了皇帝的病。

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秋梨膏』~

播放GIF

別看現在超市裡、藥店裡到處都能買到,秋梨膏當年可是宮廷秘方,一直到清朝才流傳入民間。

唐武宗皇帝李炎,這名字想不上火都難 日理萬機,操心國家大事,為什麼偏愛秋梨膏呢?

其實武宗皇帝是肺熱久咳,燥邪傷了津液。

這很正常啦,秋天容易燥邪傷陰。

什麼口乾、唇燥、鼻咽乾燥等等的,

還可能皮膚乾燥,以及...

禦醫沒法子不知道是真是假,不過大臣沒法子,倒是很真實。

上朝就上朝,進諫沒說兩句,皇帝就咳嗽兩聲...

換了哪個大臣,心裡不打鼓?

這...其實是燥,『六淫』之一

說白了就是缺『水』的表現。

空氣乾燥缺水,怎就欺負到『肺』頭上了呢?

其實肺系統是身體與外界打交道最多的系統...


肝主筋,腎主骨,脾主肉,心主脈,肺主皮毛

---《黃帝內經》

中醫歸類裡,皮膚是屬於肺系統的。

除了皮膚出汗排掉很多水分,呼吸也會交換大量的水分。

所以在乾燥的環境裡,首先喪失水分的就是皮膚和呼吸道。

這兩位都是肺大哥的親小弟,所以敢動皮膚和呼吸道,那就是不給肺大哥面子!

其實這也不能完全賴環境,誰讓我們身體在這方面有點後知後覺呢...

剛剛經歷完夏季桑拿天,身體正在嗨皮的排水呢,誰知道氣象突然就變涼了,空氣濕度瞬間就下來了...

皮膚一看,喲?外邊乾燥了?那我更容易晾乾啦!

結果水分越蒸發越快,我們也感覺特別乾燥...

等過了一段時間,才反應過來.....被騙了....

只有身體適應了,才慢慢開啟了保水機制。

更奇葩的是,冬季的空氣濕度其實是低於秋季的,為什麼不覺得冬天燥?

只是因為冬天的時候身體已經做好了準備。

秋燥來臨,如果身體已經流失了很多水分,損耗了身體的津液,怎麼辦?

潤肺止咳,生津利咽。

陰虛肺熱的人,會咳嗽喘促,口乾咽燥

不用說,秋梨膏就是最適合肺熱久嗽傷陰的人了。

....


「刀叔你去哪?」

「買秋梨膏啊!」


「你不是說最近大便溏泄,手腳發涼麽?你這種情況不能吃秋梨膏的!」

「啊?皇帝同款都不行?」

「對呀,秋梨膏裡的配伍都是涼性、養陰的。

你脾胃虛寒,吃了秋梨膏只會更嚴重的...

只有陰虛肺熱、乾咳喘促、口乾咽燥的人才適合。」

播放GIF

三步查看【歷史文章】

你關心的都在這裡

本文轉自:醫中會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