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窮國沙特是如何變成土豪的?

近日,沙特記者卡舒吉在沙特駐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領事館被虐殺的消息得到了全球媒體的廣泛關注。

土耳其、美國、英國的媒體在事件發生後不久又披露了很多卡舒吉進入領事館後被殘殺的細節。在各方消息紛紛擾擾中,失蹤的卡舒吉已經死亡的事實,被沙特官方證實。

而卡舒吉事件的詳細調查結果還沒有出爐,“觸目驚心”的案件細節還在不斷披露。面對這些觸及人類底線的虐殺細節,一向標榜道德楷模的沙特盟友美國卻表態“實屬無奈”,實際上是為沙特打起了圓場。

至於美國如此春風化雨,偏袒沙特的原因,除了所謂傳統友誼之外,還與去年1100億美元的天價軍售協定有直接聯繫。

去年,美國與沙特簽下軍火大單

那麽沙特為何能夠如此土豪,能一擲千金,讓“老子世界第一”美國也得捏著鼻子跪地“求打賞”的,除了它的土地下那些流動的黑色黃金外,它還有什麽別的依仗?

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左)與川普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位於沙特宰赫蘭的總部,攝於2005年。

事情自然還要是從沙特境內發現石油說起。當然,這隻故事的起點, 至於過程,遠非大眾印象中這麽簡單。

早在1932年沙特阿拉伯統一之前,就有多國勘探人員在沙特境內尋找石油,而這背後主要有三大因素推動:1908年,英波石油公司(後改稱英伊石油公司)在波斯西南部的山區中的馬斯吉德蘇萊曼發現了石油,此後有傳聞稱阿拉伯半島東部蓋提夫附近海域的海床上也有油苗滲出,可能存在石油資源;一戰期間,石油這一戰略資源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由於缺乏石油資源,工業生產能力大大受限,無法制造出足夠數量的飛機、汽車及其零組件,而坐擁豐富石油資源的協約國則搗鼓出了海量的軍械投入作戰,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英波石油公司在波斯馬斯吉德蘇萊曼的第一口油井

1929年,大蕭條席卷全球,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國際貿易額銳減50%,各國平均收入、稅收與物價全面下挫,失業率飆升。沙特阿拉伯的前身——內志與漢志素丹國在此危局中也不可能獨善其身,該國由沙特家族統治,其最重要收入來源是各國穆斯林的朝覲收入,他們在伊斯蘭教兩聖城——麥加與麥地那朝覲時產生的各種生活開支,刺激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同時他們向管轄此地的素丹國上繳的稅款也有助於經濟增長。但大蕭條開始後,穆斯林朝覲者數量由每年10萬人暴跌至每年4萬人,這使得素丹國的朝覲收入嚴重下滑,不得不尋找別的收入來源來維持經濟增長,而傳言中的石油自然成了內志與漢志素丹國最理想的新收入來源。

漢志麥加的居民正在禁寺內進行禮拜,圖中右部黑色建築物為天房,攝於1889年。

但是內志與漢志素丹國缺乏勘探、開採與運輸石油資源所需的資金與技術,因此必須借助外國輸入資本與技術,以開發本國石油資源。之前在1922年,內志與漢志的素丹阿卜杜勒-阿齊茲(後成為沙特阿拉伯的開國君主)接見了一位名叫弗蘭克·霍爾莫斯的紐西蘭工程師,他堅信波斯灣一帶蘊藏著儲量驚人的石油資源,為此他還自己出資組建了公司。霍爾莫斯先是自己跑到東部的沙漠裡勘探了四星期,之後拿著一份土壤樣本,回來向沙特家族稟報說有這份樣本能證明那邊有石油,不過沙特家族擔心英國可能借口開發石油資源,加強對自身的控制,遂沒有理睬霍爾莫斯。

英法根據《賽克斯—皮科協定》瓜分中東後的地區局勢

次年,英國停止了對沙特家族的經濟援助,阿卜杜勒-阿齊茲素丹感覺已擺脫了英國的控制,遂簽署協定,給予霍爾莫斯在半島東部哈薩地區勘探石油的特許權,霍爾莫斯於是找了個瑞士的地質學家評估當地環境,結果此人斷言在阿拉伯半島尋找石油“純粹就是賭博”,這使得許多大銀行與石油公司望而卻步,紛紛取消了投資開發阿拉伯半島油氣資源的計劃。霍爾莫斯的公司因找不到投資者而資金斷鏈破產,沙特家族給予的特許權遂失效。

哈薩地區的綠洲

1927年,哈薩地區石油開採的特許權再次由美國海灣石油公司獲得。5年後,沙特阿拉伯正式統一,開國君主阿卜杜勒-阿齊茲指派美國工程師卡爾·特威切爾再度勘探哈薩地區,此人在蓋提夫附近發現了瀝青滲漏層,這表示此地有極大概率存在石油。不過特威切爾建議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先等待鄰國巴林1號井的結果,待那邊出了石油再為哈薩地區招商引資,這樣能吸引更多的外國資本。

巴林1號井舊照

結果巴林1號井真的噴出了石油,這給了阿拉伯半島石油勘探者們新的動力。次年3月,多家石油公司代表齊聚沙特吉達,協商哈薩地區的石油開採特許權歸屬問題,儘管英國控制的伊拉克石油公司在會上得標,但沙特擔心英國借此重新將自己變成它的勢力範圍,便最終把特許權給了美國加利福尼亞標準石油公司(今雪佛龍),其因此獲得了60年的石油開採權,並取得了93萬平方千米的租借地,約佔沙特全國面積的一半。

為了開展規模如此龐大的業務,加利福尼亞標準石油公司專門設立了全資子公司——加利福尼亞阿拉伯標準石油公司,專門負責沙特境內的石油業務。經過新一輪的勘探,地質學家們在達曼發現了一處可能的含油層,他們於是在此打了一個油井,並將其命名為達曼7號井。

達曼7號井,攝於1938年3月4日。

可在接下來的三年內,該井卻事故頻發,塔防、鑽頭卡住等各類問題接踵而至,沒有鑽到一滴油。雖然工人們心灰意冷,但現場的首席地質學家馬克思·施坦耐吉卻堅持繼續往深處鑽。功夫不負有心人,1938年3月3日,達曼7號井突然噴出大量石油。此後沙特國內的多處油田被陸續發現。石油黑金滾滾來,使得沙特再也不用以朝覲收入為生了,這也永久地改變了中東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

馬克思·施坦耐吉

1943年,加利福尼亞阿拉伯石油公司更名為阿拉伯美國石油公司(ARAMCO,簡稱即阿美),其石油開採權的年限延長至66年。1948年,世界最大的陸地油田——加瓦爾油田被阿美公司發現,其原油儲量高達710億桶。次年,阿美石油公司的租借地擴展到了165萬平方千米,佔沙特全國面積的三分之二強。兩年後,海上傳來捷報,阿美公司發現了世界最大的海上油田——薩法尼亞油田,其原油儲量也有370億桶。

沙特油氣資源示意圖

阿美石油公司就此賺得盆滿缽滿,可同時沙特政府只能從美國資本壟斷的石油業中隻拿得到不到石油產值1%的稅金,這無疑是極不公平的。自50年代起,沙特政府開始與阿美石油公司談判,要求分得更多利潤。為了息事寧人,阿美石油公司遂決定向其支付比原先協定更高的租金,並提供大量免費的煤油與汽油,然而這與公司巨額的石油收入相比,仍是杯水車薪。

沙特政府因此繼續向阿美石油公司施壓,利用美國與沙特的良好關係,威脅徹底國有化阿美石油公司,被逼無奈且理虧的阿美石油公司最終與沙特政府簽訂了新協定,利潤五五開,並提高繳納的稅金。沙特政府由此極大地提高了石油收入,國民經濟發展速度有了顯著的提升。

1954年,阿美石油公司位於沙特宰赫蘭的總部

50年代末,石油銷售不景氣,出現了市場萎縮、生產過剩的情況。歐美的石油公司卻把因此造成的損失,轉嫁給了產油國家,它們單方面宣布,降低償付給全球產油國家政府的租金與稅款,其中遭殃的就有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產油國。對此,沙特阿拉伯火冒三丈,決心聯合所有產油國家,統一戰線,團結起來,為維護民族利益與國家資源,同歐美壟斷資本進行鬥爭。

中東油氣田分布示意圖

1961年,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伊朗核委內瑞拉等國組建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簡稱“歐佩克”),同歐美石油公司進行談判,要求維持原來的石油租金與稅款標準。經過幾回合的談判,歐美石油公司雖然答應可以恢復原來的租金與稅款標準,但是要求產油國家先降低石油產量,並限制在石油公司規定的範圍內。因為一旦石油產量降低,市場供求關係就可平衡,石油售價就能上升,石油公司的利益就不至於受損;此外,限制產量又會激化產油國家之間的矛盾,因為各國所希望的產油量並不一致。

果然,歐佩克內部馬上就應該限產多少發生了內訌:沙特阿拉伯認為應以各國儲量為標準;伊朗主張以各國人口多少為依據,人多的國家,產量不減或少減,人少的國家,產量應大大減少;委內瑞拉則力主以歷史上的產油記錄為依據。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歐佩克內部越吵越凶,原本統一的戰線渙散分裂,未能恢復原來的石油租金與稅款標準。

沙特阿拉伯境內的一處輸油管

鬥爭失敗使得產油國家蒙受了巨大損失。在汲取教訓與經驗後,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產油國家再次聯合約歐美石油公司交涉,提出若不恢復原先的租金與稅款標準,就必須提高產量。歐美石油公司則回復稱可以增產,但必須再次降低租金與稅款標準。吃一塹長一智的產油國家這次則步調一致地通知歐美石油公司,如不滿足增產的要求,產油國家將采取統一行動,如舉行罷工,不再保護歐美石油公司的油井、煉油廠與輸油管等設施,不再為外籍工人提供特別保護。

歐美石油公司懾於產油國家的團結一致,最後只好同意擴大生產。鬥爭的勝利不僅使得產油國家避免了更大的損失,而且還擴大了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陣容,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卡達與阿聯酋等國陸續加入。至1963年,沙特等國收回了本國石油的銷售權。

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分布圖

進入70年代後,全球對石油的需求量大大增加,1968年世界日均原油消耗量為3910萬桶,到1973年時增至5628萬桶,自忖利益相對變少的產油國家便向歐美石油公司提出增加稅收的要求,認為原先商定的計算標準不合理:原先規定的標準由兩部分組成,一為“標價”,二為“稅率”。“標價”是指石油完稅後的標準計算價格,既不是銷售價,也不是成本價,而“稅率”則是歐美石油公司按標價的一定比例,償付給產油國家的稅款,以往最高的稅款,也只有標價的20%到30%。

各國石油儲量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比例

此次沙特帶頭要求增加稅收,旨在提高標價水準的同時也上調稅率。恰巧同年10月6日,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埃及聯合敘利亞進攻以色列,意圖收復被其佔領的西奈半島與戈蘭高地。為了支援阿拉伯兄弟國家的戰事,沙特、卡達與科威特等阿拉伯產油國同仇敵愾,再次統一行動,把石油作為鬥爭武器,對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如美國,禁運石油;對中立國家(既不支持阿拉伯,也不譴責以色列),大幅度減少供應;對友好國家,維持原供應水準。

10月7日,埃軍渡過蘇伊士運河。

此舉影響巨大,不僅使得歐美等國迅速出現石油短缺,工業生產與民眾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工廠停產,加油站前汽車排起長龍,飛機班機減少,居民生活取暖也發生問題。歐美各國不得不實行石油配給製,甚至規定在星期六或星期天若無特殊情況,不得駕車、開船或起降飛機,違者或罰款,或坐牢,以此節約石油。

歐美石油公司也受到了牽連,它們因石油禁運損失慘重,不得不同意產油國家可以逐年提高標價,稅率也可上調。最後產油國家與歐美石油公司達成一致,將每桶石油標價由4美元提高至12美元,稅率提高到60%。按此計算,產油國每生產一桶石油,即可獲得7美元稅金,這是以沙特為首的產油國為爭取石油權利所取得的勝利。

1861年隻2014年世界原油價格示意圖

此後,沙特、卡達與科威特等國再次聯合行動,政府利用此前的石油收入,出手購買歐美石油公司股票,逐步擴大股權,漸進地收回石油開採、提煉與運輸等一系列經營管理權。1973年,沙特政府在阿美石油公司中所佔的股份達到了25%,次年則達到了60%,到1976年,沙特政府已經買下了阿美石油公司的全部股份,以此將其徹底國有化。沙特由此完成了對本國石油資源的全權控制,能獨立自主地決定石油的價格,捍衛自身經濟利益。

從最初不到1%的利潤,到現在翻了幾倍的暴利,沙特通過聯合各產油國家,統一戰線,利用時局與歐美石油公司斡旋。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共同作用,最終使沙特成功翻身做主,從出賣資源的被剝削者,變成了今天日進鬥金,連美國也得捏鼻子遷就的中東土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