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北上資金本周恢復淨買入 罕見加倉兩桶油

  本周上證、深證指數雙雙下挫,但互聯互通市場從上周淨賣出局面恢復為淨買入,金額約39億元。Wind統計顯示,自上周五開始,北上資金迅速湧入了石油化工板塊,其中,中國石化中國石油罕見獲大幅加倉。

  統計顯示,9月10日至14日,北上資金通過滬、深股通分別淨買入約20億元和18億元,扭轉了上周雙雙淨賣出局面,成交總額842億元,連續三周環比下降,顯示近期外資成交A股活躍度下降。

  進一步來看,板塊持股比例變動幅度較小,僅滬市主機板標的獲北上資金加倉,最新平均持股比例增持至0.88%,繼續成為重倉板塊,同時,近期北上資金開始活躍成交中小盤標的。其中,中小板標的獲增持金額環比上周增長了近4倍,區間增持金額也超過了滬市主機板。

  相比之下,南下資金又開始流出港股,周內港股通合計淨賣出近11億港元,成交總額也連續三周環比下降,港股中國平安(港股02318)、騰訊控股(港股00700)等均遭淨賣出。經過連續回購後,騰訊控股股價在本周開始止跌企穩,9月14日收報330港元/股。

  近期,互聯互通市場正在推行深港通北向看穿機制,即投資者識別碼制度。不過,據港交所9月14日盤後公布,為避免未來數日預期吹襲香港的超強台風“山竹”帶來的影響,投資者識別碼制度的最後測試日期由9月15日更改至9月22日;該機制的正式推出日期,則由9月17日更改至9月26日。此前,8月24日證監會公告該機制將在9月17日正式實施。

  石油化工板塊成為北上資金的最新偏好。本周中國石化罕見3次登榜成交活躍股,期間累計獲淨買入3.59億元。

  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統計,9月7日至13日的5個交易日內,中國石化累計獲北上資金增持4.46億元,罕見位居所有互通標的之首,最新持股比例也已突破了1%,對應市值約70億元。中國石油也獲北上資金增持。雖然公司並未登榜成交活躍股,外資增持力度也不及中國石化,但期間增持金額已接近8812萬元。

  同期新安股份獲北上資金增持速度最快,雖然公司股價下跌約8%,但北上資金持股比例幾乎翻倍,最新增至2.13%。

  今年上半年,新安股份業績大幅改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超過六成,達到59.7億元,歸母淨利潤7.11億元,同比增長逾2倍。對此,新安股份表示主要原因得益於行業景氣度提升,加上有機矽、草甘膦搬遷項目於2017年底正式投產,2018年度上半年產能正常發揮,兩大主導產品產銷量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加。不過,8月份上市公司高管推出了減持計劃,目前尚未實施完畢。

  當前券商對化工行業相對看好。新時達證券指出,今年上半年受益原油價格抬升和環保督查帶來的行業格局優化,A股化工板塊盈利能力穩步提升;展望三季度,油價在70美元/桶水準震蕩,化工行業仍處於盈利舒適區。新時達證券指出,由於傳統化工行業旺季啟動,需求帶動的景氣提升有望帶給化工板塊超額收益。

  另外,部分超跌股獲北上資金搶籌,比如,海康威視大華股份東方財富等前述統計期間股價跌幅超過10%,均獲北上資金5000萬至1億元左右不等增持。

  不過,銀行股和鋼鐵股被相對密集“出貨”。據推算,寶鋼股份被減持近3億元,馬鋼股份鞍鋼股份(港股00347)等也均被淨賣出;招商銀行(港股03968)被淨賣出近2億元。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曹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