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北上資金1月淨買入創歷史新高 持續加倉藍籌股

科創板征求意見稿細則正式公布背景下,1月31日A股、H股主要股指均收漲,港交所再次發送祝福,外資也加倉活躍,北上資金淨買入A股近87億元,成為今年來單日淨買入最高規模,致使單月累計淨買入站上607億元歷史高位。成交活躍股中,金融股、白酒股以及家電股獲大力度加倉,中國平安單日淨買入金額創下了今年來單日最高紀錄。

淨買入刷新紀錄 瞄準藍籌股

1月份全球市場均進入反彈行情,發達市場、新興市場雙雙反彈。據統計,MSCI新興市場指數上漲7.35%,其中非日常消費品上漲11.67%,表現最優;MSCI發達市場指數上漲6.74%,房地產板塊上揚9.6%,漲幅最大。

外資也加速加倉A股。1月份北上資金通過滬、深股通累計淨買入607億元,創下歷史單月最高金額。其中,1月31日,北上資金通過滬、深股通分別淨買入A股大約53億元和34億元,合計金額刷新了今年以來單日淨買入最高紀錄。

根據春節交易安排,港股通從1月31日至2月10日暫停服務。1月份南下資金通過港股通累計淨賣出33億港元,繼續出現南冷北熱局面。

不過,1月31日雖然滬指收漲,但滬、深股通標的漲少跌多,當天錄得461家上漲,春興精工、立思辰、金通靈等漲幅超過8%,華業資本、夢舟股份、掌趣科技、華勝天成等跌停,多數標的預計去年業績下降,遭外資出貨離場。其中,華興資本預計去年淨利潤虧損46.5億元到50.51億元之間。

從成交活躍股中,北上資金在反彈行情中依舊緊握藍籌股。1月31日,中國平安獲北上資金淨買入力度最大,達到7.54億元,創下年內最大規模。另外,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工商銀行以及中信證券等也獲加倉。

當天,家電板塊也獲持續增持,美的集團、格力電器獲淨買入,深股通最新持股比例已分別達到15.14%和9.87%。

另外,白酒股龍頭貴州茅台再度獲淨買入,月內累計獲北上資金淨買入達77億元,金額位居成交活躍股之首。此外,五糧液也獲加倉。

A股進一步國際化

隨著科創板相關細則推出,投資者門檻、交易規則以及境外資金參與條件等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對於科創板是否納入互聯互通投資標的,港交所1月31日並未明確回復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但援引此前行政總裁李小加的話作出回應,衷心期望這一新板能闖出一條新路。

李小加指出,上海推出科創板有“一石三鳥”效果:第一,在新增的板塊上嘗試注冊製改革,減少對存量IPO的影響,容易獲得市場認可與接受;第二,對科創企業先行嘗試,可直接落實決策層對創新企業發展的政策支持;第三,明確向市場提示注冊製及創新企業發行的雙重風險,力爭對個人投資者進行良好的預期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達沃斯經濟論壇期間,李小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明確表示,未來滬深港通覆蓋範圍將擴大。

據介紹,在互聯互通現有機制下,獲準買賣股份多屬於大、中型企業,小型股票及債券等投資項目仍未獲完全納入。一旦確認交易管道的清算和交易體系運作順暢、安全及高效之後,互聯互通平台會新增更多投資選擇,滬、深港通可覆蓋的標的(可供買賣股份)將會愈來愈豐富,外資參與A股市場的廣度與深度將會提升。

統計顯示,互聯互通已經成為外資加倉A股的重要通道。截至1月31日,北上資金通過滬、深股通累計淨買入A股突破7000億元。

另一方面,A股也在進一步深化國際化進程。繼QFII投資額度擴容一倍後,1月31日證監會就《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及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及其配套規則公開征求意見,主要修訂內容包括合並QFII、RQFII,放寬準入條件,擴大投資範圍等。其中,除原有品種外,QFII、RQFII還可投資新三板、債券回購、私募投資基金、金融期貨等,以及允許參與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

證監會指出,截至2018年底,QFII總額度1500億美元(目前已增至3000億美元),共有309家境外機構獲得QFII資格,獲批額度1011億美元;RQFII制度從香港擴大到19個國家和地區,總額度19400億元人民幣,共有233家境外機構獲得RQFII資格,獲批額度6467億元人民幣。兩項制度總體運行平穩,對引進境外長期資金、優化投資者結構、引導價值投資、完善上市公司治理、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