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汽車關稅“箭在弦上”:美歐全面貿易戰風險上升

  汽車關稅“箭在弦上” 美歐全面貿易戰風險上升

  21世紀經濟報導 和佳 北京報導

  “對川普而言,最大的關切是汽車,其次才是鋼鐵。”國家發改委巨集觀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崔成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稱。在他看來,川普提高針對汽車產品的關稅是大概率事件,因此美歐貿易戰全面更新是必然的。

  美國一意孤行的單邊保護主義行動,引發了世界範圍內銷易夥伴的報復。歐盟委員會6月20日宣布,將從22日起對美國價值28億歐元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作為對美國鋼鋁關稅措施的回擊。據了解,這只是歐盟第一階段應對措施。歐盟還有可能在三年內對其余價值36億歐元的美國產品加征關稅。而美國向歐盟徵收鋼鋁關稅涉及商品價值達64億歐元。

  相較鋼鋁關稅,令歐盟更為擔憂的是川普對歐洲汽車加征關稅的威脅。目前,美國汽車進入歐盟市場需繳納10%的關稅,而歐盟汽車進入美國市場的關稅稅率僅為2.5%。

  “歐盟希望通過並不對等但具有一定警示作用的反擊措施,勸阻美國不要采取進一步行動,同時也希望把鋼鋁關稅的問題和汽車關稅的問題切割開來。他們擔心川普會采取直線式的、不加以區分的打擊,這樣會令歐洲陷入更被動的局面。”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克制的”反擊

  自6月1日,美國開始對歐盟輸美鋼鐵和鋁產品分別加征25%和10%的關稅。歐盟貿易專員Cecilia Malmstrom於6月21日表示,歐盟準備與美國對話,解決美國徵收鋼鋁關稅而引起的貿易爭端。她指出,美國徵收關稅是“不合法的”,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除采取報復行動來保護歐洲的利益和就業之外,沒有別的選擇。

  “歐盟此前已表明立場,對美報復是勢在必行的。否則的話歐盟的權威會進一步喪失,給美國留下過於軟弱的印象,導致美國胃口越來越大。而且他們擔心,美國得逞後,會對多邊貿易體制有更大衝擊。”崔洪建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歐盟此前列出的一個長達10頁的報復清單涵蓋了幾十種美國產品,包括服裝、化妝品、船隻、摩托車乃至橙汁、花生醬、蔓越莓等,價值達64億歐元。

  從此輪反擊涉及的商品金額來看,歐盟並未對美國進行對等報復。美國向歐盟徵收鋼鋁關稅涉及商品價值達64億歐元,而歐盟對美加征關稅涉及的商品價值為28億歐元。崔洪建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稱,這是因為歐盟希望通過反擊對美國的行為給予一定回應,但並不想刺激美國采取進一步行動,避免與美國爆發長期、全面的貿易戰。

  此外,征稅對象經過了細心選擇,歐盟希望借由該清單傳遞一些信號。崔洪建稱,首先,征稅產品的門類很廣,涉及農產品、奢侈品、消費品等,體現了美歐經貿聯繫的廣度和深度;其次,反製瞄準了搖擺州以及共和黨傳統票倉,意在打擊對川普的政治支持。

  “現在歐洲是被動的一方,沒有太多手段阻止川普的行動。與以前歐美之間發生的類似的貿易摩擦不同,當前無論是美國共和黨內部還是民眾,都對川普政策持欣賞和支持的態度,並沒有像歐洲期待的那樣對川普構成壓力。”他說。

  美歐之間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雙邊貿易和投資,美國是歐盟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歐盟是美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中國。2017年,美歐間的貿易額達6310億歐元,約佔歐盟進出口總額的16.9%。歐盟2017年對美國出口的鋼、鋁相關產品總額分別約為53億歐元和11億歐元。

  上海鋼聯“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稱,美國加征關稅的目的是要減少鋼材進口,目標是要減少1300萬噸左右的進口量,分攤到各個國家,包括歐盟。這一方面會直接造成歐盟出口減少,另一方面將對全球的鋼材市場產生較大衝擊,對歐盟產生二次影響。

  汽車關稅陰影

  如今,川普已被視為歐盟經濟復甦的最大威脅。相較鋼鋁關稅,川普“對歐盟輸美汽車征稅”的威脅才是真的“大招”。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歐盟對美出口汽車價值370億歐元。

  “如果僅僅是征鋼鋁關稅,涉及到的規模並不大,對歐洲經濟不足以構成全面的影響。但如果擴展到汽車等領域,就會給歐洲經濟造成沉重打擊。德國出口的汽車產品實際上是‘made in Europe’,零組件、組裝等都是在其他國家完成的。”崔洪建說。

  據悉,德國汽車佔據美國高端汽車市場90%份額,有分析指出,如果美國對進口汽車徵收25%的關稅,德國高端汽車製造商損失可達45億歐元。

  “對川普而言,最大的關切是汽車,其次才是鋼鐵。”國家發改委巨集觀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崔成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稱。在他看來,川普提高針對汽車產品的關稅是大概率事件,因此美歐貿易戰全面更新是必然的。

  崔成對記者分析稱,德、日不僅對美直接出口大量汽車,而且還在墨西哥、加拿大建廠。在NAFTA(北美自貿協定)更新談判中,美國要求將NAFTA成員國所產汽車中北美零組件佔比從62.5%提高到85%,主要就是針對德日汽車廠商。“因此德日壓力非常大,而墨加也沒信心,否則可以答應85%的條件,逼德日在墨加進一步本地化生產零組件。因為中日韓和德國的勞動力素質是其他國家無法相比的,特別在製造業領域。”

  據外媒報導,德國主要汽車製造商提議取消歐盟和美國之間的汽車進口關稅,期望以此解決美歐之間的貿易爭端。美國駐德國大使Richard Grenell6月20日向川普政府提出了一攬子的貿易方案。

  崔洪建認為,歐盟試圖將針對鋼鋁關稅的報復與汽車割裂開,一方面針對鋼鋁關稅對美國進行報復,另一方面針對汽車關稅的問題尋求與美國的談判和妥協。“在鋼鋁問題上,歐洲能夠影響川普決定的籌碼比較少,但在汽車問題上,歐洲會強調與美國的利益關聯度,包括歐洲主要汽車生產國在美國有大量投資,為美國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根據德國汽車製造商協會的數據,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在美國提供了11.65萬個就業崗位。

  種種跡象表明,美歐同盟的裂痕正在加深。令歐盟尷尬的是,它們一方面對外聲稱歐美關係仍然是重要的和有價值的,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對川普帶來的衝擊。

  “對歐盟來說,希望進行兩種切割:將美國和川普切割開,不要把川普的行為等同於美歐關係的長期趨勢;將貿易摩擦和其他領域進行切割,很快將舉行北約峰會,歐盟希望在安全問題上美歐能夠團結。”崔洪建說。

責任編輯:孫劍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