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伊布替尼治療複發難治性B細胞腫瘤

伊布替尼(依魯替尼、億珂、Imbruvica、Ibrutix、Ibrutinib、Ibrunib)適用於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套細胞淋巴瘤(MCL)患者的的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是一種B淋巴細胞克隆性增殖的腫瘤性疾病。

B細胞受體(BCR)複合物及其介導的下遊信號途徑在正常B細胞及多種B細胞腫瘤中發揮著著至關重要的作用。BCR信號途徑活化,促進腫瘤細胞的生長存活,這在多種B細胞腫瘤發生發展中起到關鍵作用,亦是BCR途徑抑製劑治療的基礎。

伊布替尼(依魯替尼、億珂、Imbruvica、Ibrutix、Ibrutinib、Ibrunib)是一種不可逆BTK小分子抑製劑,通過活性位點佔據抑製人B細胞中的BCR信號傳導。體外試驗表明,對於由BCR信號傳導驅動的DLBCL細胞系,伊布替尼對具有選擇性細胞毒性。出現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犬口服伊布替尼可達到客觀臨床反應。研究證明,伊布替尼的療效與其BTK活性位點佔據程度良好相關。

鑒於BCR信號傳導的中心作用、BTK的限制性表達以及該葯的臨床前活性,研究人員進行了這項I期開放性、劑量遞增試驗,在複發或難治性B細胞NHL和B細胞CLL患者評估了伊布替尼,以確定劑量、安全性、葯代動力學、藥效學和腫瘤反應。

共56名患者入組並接受伊布替尼治療。患者的中位年齡為65歲(範圍41至82歲)。既往治療的中位數為3(範圍,1至10),除了4名患者外其餘患者之前都接受過利妥昔單抗(rituximab)治療。患者分為七個隊列:五個隊列接受的劑量為1.25至12.5mg/kg,給葯28天,停葯7天,(隊列I至V),另有兩個隊列按連續給藥方案:8.3 mg/kg每天一次或固定劑量560mg,每天一次。

僅發生兩例劑量限制性毒性DLT:一名有藥物過敏史患者出現3級超敏反應(隊列IV),一名患者因一過性2級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停葯超過7天(隊列II)。在研究中觀察到的最常見AE通常為1級或2級;3級或4級事件很少發生且與劑量無關。3至4級血液學毒性包括中性粒細胞減少症(12.5%),血小板減少症(7.2%)和貧血症(7.1%)。此外,在長期給葯的患者中未觀察到血液學或非血液學毒性累積的證據。在撰寫本文時,20名患者仍在擴展試驗中接受治療。36名患者停止了研究治療,原因分別是:疾病進展(n=20),患者或醫生決定(n=8),AE(n=6)和DLT(n=2)。

口服給葯後,伊布替尼可迅速吸收並消除(如上圖A所示)。在給葯後1和2小時之間觀察到平均血漿濃度峰值,並且藥物暴露(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以幾乎與劑量成比例的方式增加(如上圖B所示)。血漿濃度雙相下降,初始平均半衰期為約2至3小時。平均表觀終末半衰期為4至8小時。重複每天口服給葯後,沒有證據表明伊布替尼暴露的累積。

在可評估腫瘤反應的50名患者中,60%達到客觀反應(CR或PR),ITT人群的總反應率為54%。56名患者中有9名在首次評估時疾病進展,其中3名在隊列I中治療,該隊列治療劑量不能使BTK完全佔據。此外,在所有組織學亞組中均觀察到反應,包括9名患有套細胞淋巴瘤的患者中的7名(3名CR),16名患有CLL/小淋巴細胞淋巴瘤的患者中的11名(2名CR),16名患有濾泡性淋巴瘤的患者中的6名(3名CR)7例DLBCL患者中的2名,4名WM患者中的3名,以及4名邊緣區淋巴瘤患者中的1名。反應持久,數據截止時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13.6個月。由於持續的臨床益處,20名患者在數據截止時仍在研究中。腫瘤大小的變化(48名患者可獲得數據)和研究時限(所有患者)分別如下圖A和B所示。

每天2.5mg/kg維持BTK活性位點完全佔據,並且劑量增至每天12.5mg/kg而未達到最大耐受劑量。葯代動力學數據表明快速吸收和消除,BTK佔有率維持至少24小時。50名可評估患者的客觀緩解率為60%,其中完全緩解率為16%。結論

伊布替尼是一種新型BTK靶向抑製劑,耐受性良好,對B細胞腫瘤有顯著活性。

本內容為醫伴旅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醫伴旅:尋找優質醫療資源,伴您走上康復之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