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央視網發文回懟:@滴滴 你的小聰明太多!

@央視網

《滴滴消失的第一夜:司機走投無路 乘客也無路可走》的文章,刷爆網絡,讓不少人以為滴滴深夜暫時停運是官方要求的。央視網發文回懟《滴滴你的小聰明太多!央視新聞欄目揭露事情真相》,文章指出,滴滴公司此舉涉嫌違規。

@央視網 9月12日消息,昨天,某財經媒體撰寫的一篇名為《滴滴消失的第一夜:司機走投無路 乘客也無路可走》的文章,刷爆了網絡。

該文章稱,自從滴滴為了進行安全大整治,公布了23點到次日凌晨5點停運的整改措施後,很多乘客晚上都打不到車了,反而是黑車司機都樂壞了,而曾經正經的滴滴司機看著這一幕則心如刀割。

不僅如此,這篇報導中的一句“不管是官方還是民警,都低估了平台停運對出行效率的影響”,更讓不少人以為滴滴深夜暫時停運是官方要求的。

然而,央視新聞《1+1》欄目的最新報導,卻揭露了事情真相……

某財經媒體撰寫的“滴滴消失的第一夜”的報導截圖

原來,央視採訪發現,雖然23點到次日5點滴滴停運的事情,確實讓很多人夜裡因為沒車坐而發愁,可滴滴的這個措施不僅政府不知情,而且政府部門的專家也無法理解滴滴為啥要這麽做。

央視採訪的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東就表示,他無法理解滴滴為啥要選擇“夜間停運”。

他說:“至少我很難從安全角度理解夜間停運,因為不管是從人車的合規化、預防性的安全保障角度來看、還是從安全應急狀況下與警察部門這種聯動,其實都不能解釋或者難以理解這種夜間停運。如果真的是從安全角度考慮這個問題的話,我感覺反而反映出對自己的這種安全狀況沒有充足信心,因為我們傳統的計程車和一些其他平台都是24小時營運的,是這樣。”

不僅如此,央視還發現滴滴的這個做法已經涉嫌“違規”了。

因為根據2016年11月1日開始實施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一條的規定:網約車平台公司暫停或者終止運營的應該【提前30日】向服務所在地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書面報告,說明有關情況,通告提供服務的車輛所有人和駕駛員,並向社會公告。”

因此,國家發改委的程世東主任也表示:“雖然我們這個暫行辦法裡邊沒有寫的很具體,不太非常好的界定,但是嚴格來講我個人認為還是算是有一定的違規,因為暫停一個時間段或者暫停某一個城市性質上應該是相同的,如果是這次暫停深夜影響還小一點,如果把暫停時間段換取早晚高峰的話對整個行業發展和對社會影響就非常大,就明顯會違反我們的規定。”

另一方面,央視的調查不僅發現滴滴選擇“深夜停運”中的“古怪”,還發現在白天正常運營的時段,滴滴公司也並沒有真正落實其整改措施。

滴滴的客服人員更向“以車主身份谘詢”的央視記者表示:即便沒有“人證”和“車證”的司機,也仍然可以注冊開快車……

因此,央視節目主持人白岩松就表示滴滴這種“停深夜車”卻在白天繼續“給沒有資質一些司機來派單”的做法,是“不同尋常”的。

白岩松還引用網友的話質問說,目前網上出現的各種各樣“給大家的感覺好像滴滴深夜車是極其不可缺少的”的報導 “這是不是一種有意或者無意地在形成一種輿論逼宮”?

尤其是,央視發現滴滴其實只是暫停【4天】的深夜車服務。可下面媒體的報導卻無一不在給人一種仿佛滴滴永遠不會再提供服務的“恐慌感”……

白岩松還進一步透露說,就在滴滴暫停深夜車後,網上還隨之出現了一個調查,問大家是否“懷念滴滴不打烊的日子”,結果是“會66%”,“不會24%”。

白岩松說:“顯然這樣的結果對滴滴是有利的,難怪有一種聲音說這是不是很聰明的一種公關行為,讓大家呼籲你趕緊重新回到生活當中來。”

不過,不論是白岩松還是他採訪的發改委的程主任,都認為這一情況所反映出的真正問題,其實是“壟斷”。

其中,發改委的程主任就表示:“我覺得這是一家獨大帶來的問題,一家獨大對市場來講不僅僅影響著其他市場主體,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也影響著我們市政府監管,因為對我們監管也帶來一定難度,因為沒有替代的平台,所以說我們需要未來的話更多考慮獨家壟斷的市場狀況如何監管,如何防止利用這種壟斷市場地位做出一些壟斷市場行為,以及利用這種資訊不對稱和雄厚資本實力打壓或者抑製其他市場主體的發展,我覺得這是我們需要考慮的。

而白岩松則通過數據展現了成立於2012年的滴滴是怎麽在過去幾年一步步吞並國內的其他競爭對手,走到今天這個壟斷地位的,並認為政府應該“去減少可能壟斷給我們帶來的危害。”

最後,白岩松還表示媒體的監督也很重要,“而不是寫軟文”。

本期編輯 邢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