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去杠杠初見成效:“痛苦的關口”三年後才能闖過

  去杠杠初見成效: “痛苦的關口”三年後才能闖過

  本報記者 張奇 北京報導

  去杠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大攻堅戰”之首就是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其中首先就是金融風險,而高杠杆率是巨集觀金融脆弱性的總根源。

  “降杠杆、去風險是痛苦的,但是又是不得不過的關口,否則系統性風險早晚爆發。”9月16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專題研討會上表示。

  多位與會官員、學者均認為,目前去杠杆政策已經取得成效。原中國保險監督委員會黨委副書記、副主席周延禮稱,去杠杆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效,目前企業部門杠杆率下降,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明顯回落;住戶部門杠杆率上升速率邊際放緩,風險總體可控。

  據悉,中國的高杠杆集中在地方政府、國企、房地產三大部門。過去10年,中國的巨集觀杠杆率出現上升,全球來看處在較高水準。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中國高杠杆的形成背後有很多深層次的結構性和體制性問題,應該以市場化改革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方式去杠杆。

  “目前采取的政策是穩杠杆,這個政策比較有利於處理當前複雜的經濟和金融問題。”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稱。

  去杠杆成效初顯

  巨集觀杠杆率一般用非金融企業部門(下稱“企業部門”)、政府部門、住戶部門的債務餘額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來衡量。各部門負債一般指通過金融市場或金融機構形成的負債。

  在2017 年之前的一段時期,我國巨集觀杠杆率上升較快,2012-2016 年年均提高13.5個百分點。周延禮認為,中國的巨集觀杠杆率主要來源於三大主體:地方政府、國有企業、房地產。“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債務規模攀升主要由這三大部門推進。”

  從金融層面來看,過去金融自由化和監管缺位導致了影子銀行的崛起和監管套利,幫助了非金融部門加杠杆。

  在中央政府高度關注下,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經濟穩中向好及穩健中性貨幣政策有效實施,2017 年我國巨集觀杠杆率上升速度明顯放緩,全年上升 2.7 個百分點至 250.3%。

  其中,企業部門杠杆率為159%,比上年下降0.7個百分點,是2011 年以來首次下降,2012-2016年年均則增長8.3個百分點。政府部門杠杆率為36.2%,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2012-2016年年均則增長1.1個百分點。住戶部門杠杆率為55.1%,比上年高4個百分點,增幅比2012-2016年年均增幅略低0.1個百分點。

  “截至2018年一季度,非金融部門的杠杆率已經穩定,金融部門的去杠杆成效也非常顯著。”李揚稱。

  高杠杆背後深層次原因

  “巨集觀杠杆率背後深層次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二是三大加杠杆主體背後的深層次機制;三是間接融資為主、市場分割嚴重的金融格局。” 周延禮稱。

  他認為,在三大主體降杠杆時,重點要抓的是地方政府降杠杆。“因為地方政府擔負著地方經濟增長職責,同時面臨財權事權不匹配,這會導致地方政府大量組建再融資平台增加負債,再加上經濟下行周期保就業等職責,容易出現產能過剩,形成僵屍企業導致杠杆率上升。”

  數據顯示,2009年-2013年地方債務大幅上升,2014年-2017年顯性的地方債務趨穩,但是隱性債務大幅飆升。近年來,地方政府債務規模放緩,但是預算軟約束和支出效率改革有待推進。

  “政府佔有了大量的國民收入,但是在社會保障方面的支出低於發達國家水準。”任澤平稱,“非常清晰的推理是巨集觀稅負高,政府的收入佔比高,大量的財政收入用於基建收入和財政供養,部門GDP的財政供養偏高,有待於推進改革。”任澤平稱。

  房地產方面亦存在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問題。任澤平認為,房地產市場是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人口是需求,土地是供給,金融是杠杆。

  長期以來,人口向大都市圈集聚,土地供給向三四線傾斜,造成了人地分離,這是導致一二線高房價和三四線高庫存的根源。“事實在清晰地告訴我們,房地產長效機制的關鍵是人地掛鉤和金融穩定,以實現供求平衡和需求平穩釋放。”任澤平稱。

  他認為,中國的高杠杆的形成背後有很多深層次的結構性和體制性的問題,因此應該以市場化改革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方式去杠杆。

  周期或在三年左右

  去杠杆的路徑上,樓繼偉認為,要講究順序和步驟,盡量降低痛苦。

  在順序上,金融機構自身加杠杆,通過各種管道期限錯配、風險錯配是首先要加強監管的,對引誘式借貸實為詐騙的行為要堅決打擊。對地方政府過度舉債要盡力遏製,並給予正規出路。然後是企業和居民如何逐步降杠杆。

  周延禮認為,對於企業去杠杆要處理好幾個關係。一是處理好企業業務增長和市場需求間的關係。二是頒布去杠杆政策要有與市場溝通,加強預期性管理,盡力不影響企業的效益、創新、投資,保持企業平穩過渡。三是去杠杆過程中,企業要加強流動性管理,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動性水準。

  自2015年提出去杠杆以來,這一政策也經歷了一個調整過程。首先是認識到高杠杆是金融風險的源泉,提出去杠杆。過程中發現各部門的杠杆不一樣,帶來的影響也不同,於是推出結構性去杠杆政策。再接著,當很多部門密集推出去杠杆政策時,發現由於協調配合等方面原因出現了一定負作用,提出穩杠杆。

  “中國政府正在采取正確的措施,對降杠杆周期的判斷也更加明確,不會太短,三年左右,可能在右邊,左邊的可能性不是特別大。”樓繼偉稱。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