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世界讀書日,校長可以為教師閱讀做什麽

世界讀書日

又到一年讀書節,在迄今19年的校長生涯中,我發現儘管學校一直在倡導書香校園建設,但教師的閱讀狀況卻不容樂觀。讀書時間少、閱讀種類單一、閱讀心理浮躁、學校讀書氛圍相對淡薄等已成為教師閱讀的共性問題。

古人說,“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面目可憎”,對於一名教師來說,不讀書的後果,就遠不止“面目可憎”。讀書是教師為學、從教的基礎,無法想象一個不願讀書、不會讀書的教師,可以教會學生讀書,並讓學生愛上讀書。

怎樣才能更讓教師的閱讀活動不流於走過場?如何有效地引導教師堅持讀書、讀好書?校長在教師閱讀上的領導力則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從教師角度出發,才能讓教師閱讀活動更接地氣,從而真正喚醒教師的讀書熱情。

營造氛圍,讓教師聞有書香

大多數教師都深知閱讀的重要性,但在實際工作生活中,不少人卻只能無奈地望“書”興歎。由於教學活動佔據了教師的多數時間,大部分教師除了翻閱幾本教科書、教學參考資料外,幾乎不讀紙質書,閱讀對很多教師來說成了“奢侈品”。

讀書行為,看似簡單,但卻需要在一定的環境與氛圍中進行。因此,學校可以精心布置一間“教師書吧”,讓它成為教師娛樂休閑的好去處。書吧定期更新報刊,提供茶葉、咖啡,並播放輕音樂,可以讓教師在消除疲勞的同時,靜靜感受文化的熏陶。

與此同時,學校也會利用社交媒體等及時將一些優秀文章推送給教師閱讀。工作之餘,我往往會在微信朋友圈曬出自己的在讀書籍、讀書照片、讀書感悟;午餐時間,鼓勵同桌就餐的教師閑聊購書體驗、書中精彩情節、自己喜歡的作家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教師感受到,讀書可以像呼吸一樣自然。

校長引領,讓教師學有榜樣

校長下水讀,是校長引領作用的很好體現。我曾經在學校教師群裡發布《老大再見》這本書的讀書體會,並留言“這本書我放在了學校門衛處,感興趣的老師可以拿回去讀讀”,很快有教師回帖預約取書。接下來,還有不少教師直言“書少不夠讀”,我當下決定訂購20本書,第二天便一借而空。群裡也有越來越多的教師上傳了自己的讀書感悟,讀書熱情頃刻間被點燃了。

作為校長,我時常會將自己收藏的一些好書移放到教師書吧,進行漂流。所有拿出來漂流的私藏書,我都會寫上推薦理由。在我的帶動下,許多教師也紛紛把自己壓箱底的好書拿出來漂流共享。毫無疑問,這樣一道特別設計的閱讀“風景線”,為教師之間的對話交流提供了可能,也增強了教師積極閱讀的動力。如今,學校的“私書漂流”活動深受教師喜歡,“私家好書”成了浸潤教師心靈、品嚐知識大餐的特色宴。

多元活動,讓教師讀有興趣

在推行閱讀活動時,學校一般會碰到推薦或訂購的書刊不合教師口味的問題。如果讓教師列書單、由學校來買單,這一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學校讓每名教師列出三本想要閱讀的書目,由學校統一購買下發,供教師閱讀。這一招極具誘惑力,教師紛紛把自己平時想買卻沒時間買、想讀又不捨得買的書羅列了出來。“我的閱讀,我做主”,當大家手捧自己用心挑選而且是免費贈送的書籍時,沒有了被動的應付,而是從中真正享受讀書賞文的愜意,閱讀也自然而然變成了“悅讀”。

好書共享,也不限於學校範圍內。每年寒暑假,學校都會購置一大批精品書,讓這些書在教師手中漂流起來。閱讀過漂流圖書的教師,須在書籍傳閱記錄處,按要求填寫漂流記錄單,留下讀書日期和姓名,並同時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方便下一位教師傳閱。正所謂“書非借不能讀也”,此舉大大提高了教師的閱讀興趣。在閱讀之餘,學校還會組織評委組對教師讀後感文章進行評獎。

此外,我將每周的校長工作布置例會轉變為由各教研組輪值的“例會講壇”,開展讀書交流活動,讓教師由“聽眾”變為“主人”。這方講台,儼然成了教師精神家園的支點。教師在“例會講壇”談理解、談感受、談思考,可辯論、可反思,在共同分享閱讀快樂和收獲的同時,教師的精神生活積澱下厚重的底蘊。

學校還在微信公眾號高職門開設了“悅讀之聲——經典講述”微電台欄目。幾乎全校教師都積極參與了進來:有的結合《小學生必背古詩詞》中的內容,解析詩歌創作背景、人文典故;有的結合二十四節氣講述“清明故事”,介紹“寒食”“清明”的來歷與傳統習俗……同時,學校還以節慶日為契機,開展誦讀經典活動。如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讓詩文在不同的誦讀與演繹方式中熠熠生輝。

“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動的詩行那樣,把人帶往遠方。”這是狄金森膾炙人口的詩句。我想,依靠著閱讀為我們指明的方向,循著光亮慢慢前行,定能發現一路風景旖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