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玩家陳銘:不熬雞湯,隻開藥方

“國際大專辯論賽全程最佳辯手”、《奇葩說》辯手、《非正式會談》主持人……觀眾熟悉的85後青年陳銘,談吐瀟灑,辯才無礙。但是陳銘在生活裡有兩個不同的頻道,一是這位辯手特別拒絕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二是這位武漢大學“青椒”很喜歡賽車和練拳。

以上這兩個觀眾陌生的“頻道”,在陳銘思維裡是緊密綁定在一起的。

首先是各種身份和場景的內在相融。“練拳本質上是搏擊,辯論是語言的搏擊,時刻提醒你的節奏、速度,對破綻的靈敏嗅覺和觀察,這些完全是相通的,賽車也如此。”

陳銘說,賽車的生命是細節,第二天要跑的賽道,前一日他會在腦海裡一遍一遍推演所有的細節,反覆PK和假設Plan A、Plan B、Plan C……等真正上場,就是自然完成這套動作而已。“關鍵都在於平時的心理洞察,這跟辯論很像。”

不同身份和場景的相通,也進而深刻影響了陳銘的一些生活屬性,例如“生活中說話從不超速,特別規矩”。

在辯場上酣暢淋漓、鋒芒畢露的陳銘,對本報記者坦言在生活裡很不喜歡表達觀點,更不可能與人爭吵。“因為辯手出身,我知道每一套價值體系背後都有它的合理性,所以不太想與人爭執。吵架這個事很難發生,我們開第一口就大概知道第十二口會延展到哪個點,最後的核心分歧在哪,這都很明確,自然而然就不會吵架。”

陳銘又把這一生活屬性和他深愛的賽車關聯起來。“你要是想極致操作駕駛,那就上賽道,而生活中你就不想在路上跟人飆車了,沒意義。如果真的想爭執,大家進入有規則的角鬥場進行語言的交鋒。”

2018年底,在經歷4季《奇葩說》之旅後,陳銘拿下第五季的“奇葩之王”。最近接受本報記者專訪之際,他參與錄製的文化訪談綜藝《非正式會談》的第五季開播。陳銘成為幾個“綜N代”王牌節目的常駐嘉賓,越來越多的新生綜藝在向他拋出橄欖枝。

現在陳銘接受綜藝邀約,考量的基本標準是,節目要和他的價值觀相吻合。“跟一整套現代性的話語體系是吻合的,必須是相信科學、信仰邏輯、尊重理性、尊重知識的。除此之外,陳銘希望節目足夠真誠,具有表達空間。

陳銘說,這兩個考量標準,如果和前者相背離,他會覺得罪惡;和後者有出入,他會覺得憋屈。

平時上節目前,如果涉及不了解的領域,陳銘會查閱許多專業資料,保證做一個確信的傳播者。而若是在較為熟練的傳播學領域,他則極為享受“在現場流露出來的靈動”,“本天成、偶得之”的成就感。

每逢這種場所,陳銘堅決不允許自己帶稿子。“稿子本身是一種狂妄”,語言流動應該由交流的時長和節奏決定。他相信語言的生命是在場特性,現場的流動感,以及在觀眾心中的漣漪,才能決定接下來該采取怎樣的表達,不可能提前完全準備好。

作為靠語言輸出的表達者,陳銘期待的狀態是,觀眾聽完他們的話,當時覺得好玩,獲得第一層收獲,隔天起床會產生不一樣的想法。再過幾年,人生經歷刷新,依然能從彼時他的表達裡發掘新靈感。“這是一個表達者追求的狀態,它是有層次的,像香水一樣有前調、中調、尾調;也跟酒似的,醞釀愈陳愈香。”

這種持續甚久的“回味感”,陳銘覺得他所參與的《非正式會談》能給到,“各國代表領進門,感受精髓靠個人”。這檔“綜N代”節目被網友形容為 “國際化視野之下的家長裡短”,每期節目一群來自不同國家有思想、有內涵、會表達的男生代表,“用中文搞事情”,圓桌熱議熱點和青年文化現象。哪怕一支小小的口紅,或者視頻彈幕裡的詞匯,都能引起各國小哥的討論興趣。

或許是高校教師身份使然,陳銘會觀察與他“同框”亮相的外國青年氣質。陳銘欣賞他們的包容和真誠。因為有一個和而不同、自由闡述的跨文化交流空間,每個人有充分表達的欲望和能力,同時給予足夠的理解和寬容,這張圓桌才能夠欣欣向榮。

“生命體驗就像App,不是下載下來就一成不變,而是不斷更新。”通過主持這檔綜藝的經歷,陳銘希望年輕人能一直保持對新知識的饑渴感,“任何時候你的心有了好奇,你的靈魂就是年輕的。”

此前一些網友評價《奇葩說》裡的陳銘是“雞湯王”,總是“在全世界中心呼喚愛”。對此,陳銘認為,純粹的“雞湯”與有力的正能量之間,區別在於背後有沒有嚴謹的邏輯體系的支撐,是否對症下藥。“很多時候情緒帶來的正能量是雞湯,而理性的正能量才是藥方。”

作為優質“綜N代”高能玩家,陳銘既身處其中,也跳到局外審視。“ ‘綜N代’的生命力在於進化,一成不變就完了。”陳銘感慨,現在孩子的成長速度太快,節目必須保持敏銳的嗅覺,不斷針對環境的細微變化作出調整回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