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步入而立,中山站成我國南極最重要科研基地

科技日報記者 陳瑜

南極中山站站長、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極地大氣與空間物理學研究室主任胡紅橋正在經歷第三次南極越冬。

近日,南極中山站雷射雷達安裝成功。在天空晴好時,今年他和團隊可實現對極區中高層大氣24小時晝夜連續觀測,填補我國極區中高層大氣觀測空白。

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日前在南極中山站順利完成鈉熒光多普勒雷射雷達探測系統的安裝和調試。

1989年2月26日,我國在白色荒涼的南極大陸上建立起了南極中山站。從零起步,如今中山站不僅站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還被列入科技部批準的第一批“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成為我國最重要的極地科學綜合觀測基地。

從單一觀測到求解全球性科學問題

百葉箱測速儀、觀測場圍欄、儀器支架……1988年年底,滿載人工觀測地面設備的3輛卡車從北京出發行駛一天一夜後,到達青島碼頭。在那裡,儀器和它的主人——中國天氣科學研究院極地天氣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逯昌貴,搭上了前往南極的“極地”號。

這是我國第五次南極科學考察,但建造我國南極圈內首個南極考察站——中山站的任務,讓此次考察意義非凡。如果成功,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在南極大陸建站,標誌我國南極考察進入南極大陸。

從國外易主我國後改名的“極地”號並不是破冰船,只能在浮冰佔海區40%—60%的區域行駛。換言之,不管中山站建成與否,船隻都要在來年2月底前離開南極。

為擺脫冰山圍困“極地”號,考察隊花掉大量時間。2月底船隻離開南極時,中山站的老發電棟甚至連地板都沒裝,天氣棟隻蓋了個殼。逯昌貴被臨時告知,成為中山站首批越冬隊員,一呆就是14個月。

科技日報記者 陳瑜 攝

大部隊撤走後,逯昌貴慢慢將天氣棟設施完善,建立了世界天氣組織觀測版圖上的中山站發報站,填補該區域觀測空白。

從基礎的溫度、風速觀測起步,30年來,中山站不僅實現了自動化的天氣觀測,觀測內容也不斷豐富。

近地面黑碳、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和水汽……中山站天鵝嶺上,大氣化學成分的觀測內容已與中國天氣局在國內設立的一個區域大氣本底觀測站規模相比。

從全球範圍看,在中山站開展的研究具有更重要的意義。比如,對南極臭氧濃度和臭氧洞成因進行更深層次研究,將為保護地球與生態環境做出更深一步探索。對中山站所處的拉斯曼丘陵地區開展的地質科學考察,同樣對全球性構造問題有著重要現實意義。

從國際合作為主到自主發展

中山站地處地球極隙區,是太陽風的能量和粒子直接進入地球空間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窗口,加上和北極黃河站地磁共軛的地理優勢,在中山站開展高空大氣物理觀測,有著明顯優勢。

1994年,中山站開始開展高空大氣物理觀測。

“當時主要通過國際合作的方式,設備由日方、澳大利亞提供,我們負責觀測,數據雙邊共享。”2011年,胡紅橋將當年日方提供的部分儀器打包回船郵往日本。“通過極地‘十五’能力建設和國家子午工程建設,中山站高空大氣物理觀測設備從國際合作為主,進入自主發展階段。”

這一變化不僅體現在高空大氣物理觀測方面。

驗潮站可實時監測海平面變化,為研究全球氣候變化提供動態數據,2010年2月,我國在中山站附近海域,獨立建成南極首個永久性驗潮站。此前建立的驗潮站依賴與澳大利亞合作。

從我國南極大陸首個據點

到進軍內陸大本營

在中山站一幢幢鋼結構的新樓裡,一排用半高箱組裝的一號棟房子已顯寒酸。如果不是特殊必要,已經很少有人去推開那道沉重的門。

很長時間裡,一號棟和貼有“祖國你好”幾個字的老發電棟、中山石、臉譜油罐一起,是中山站的標誌。

當地時間2019年1月1日10時,正在南極中山站執行科學考察任務的隊員們舉行莊嚴的升國旗儀式。

經過極地“十五”能力建設中山站改造項目,中山站目前擁有各種建築15座,建有天氣觀測場、固體潮觀測室、地震地磁絕對值觀測室等,建築面積達到7436平方米。

從1996年開始,中山站多次為內陸冰蓋考察和格羅夫山考察提供保障。

在包括船基、岸基、空基、天基、海基、海底基的國家南極觀測網中,中山站是我國在南極最重要的科研和後勤支撐基地。

2011年,我國第五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成員、“極地”號船長魏文良曾動情回憶:“當時建站的思想,就是從這裡登上南極內陸最高點,經過一批批隊員的共同努力,願望都實現了。”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除注明外均來自網絡

編輯:劉義陽

審核:王小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