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他用十五年光陰,讓世人看到了《佛的足跡》

導讀

自古以來,寫佛的詩句很多,畫佛的作品很多

空山老林,留白寫意,禪意森然

可是很少有人能用鏡頭把這佛心禪意拍出十分之一

直到他的出現……

《尋佛》

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啊!幽暗的洞窟與柔和的燭光,古老的雕刻佛像與現代的中國僧人,仿佛時空交錯,穿越千年......

這是攝影師張望在杭州煙霞洞參觀時,看到僧人手持蠟燭觀賞雕像,怦然心動,舉起相機拍下了這虔誠的一刻。

2005年5月,《尋佛》參加被譽為國際攝影界奧斯卡獎的奧地利國際攝影藝術展比賽,獲得了最高獎專題組冠軍。

再後來,憑借一系列佛教攝影作品,中國攝影最高成就獎“金像獎”、當代國際攝影最高學院獎…… 等近百個國內外攝影大獎,都被他收入囊中。

自此,很多人開始知道一個叫張望的攝影師,也越來越多人喜歡上他鏡頭裡清淨脫俗的佛家世界。

深山昨夜雪,滿目清淨身。

一入雲林百慮空,尋常鍾磬幾回聞。

山中空門常開,幾人心如止水?

風裡看花花非花,煙中禮佛佛即佛。

在他的鏡頭裡,有人看到了佛教文化的內涵,有人看到了佛門特有的禪意美感。甚至也有人看了他的作品之後被感化,選擇遁入佛門。

攝影師鏡頭裡的表達,往往也反映著他的內心。只有真正心中有佛之人,才能拍出如此通透純淨的畫面。

生於浙江天台山的張望,從小就經常去附近的寺院玩耍。寺院裡的晨鍾暮鼓,山上出岫雲煙,往來穿梭的僧侶香客,還有聲聲誦經梵音,讓他覺得既神秘又好奇......

後來他像普通人一樣上學畢業,然後南下經商,在嶺南創辦公司,成家立業,努力打拚。

但是他對佛教藝術的喜愛一直埋藏在心底,對攝影的熱愛也從未消退。看遍了人間冷暖的他最終乾脆將企業轉送他人,回到杭州,重新拿起了相機!

為了拍攝出優秀的照片,他花了整整九年時間深入佛門,在靈隱寺、天台山等佛教寺院與僧侶同吃共住,與法師一起悟禪。

從1999年開始,張望就被邀請成為天台山佛學院編外人員,開始了跟拍僧人的半修行生活。

寺院的生活是從凌晨4點鍾開始的。木魚聲敲醒了朦朧的晨意,僧人們必須穿搭袈裟齊集大殿上早課,誦念佛教經咒及舉行繞佛讚頌等儀式,無論酷暑嚴冬皆不例外。這既是佛教的修法方式,也是對出家僧人的基本要求。

6點整,僧人要開始打掃庭院、早餐。

8點整,他跟隨學僧一起上課。有時窗邊偶爾插上一支花,落在他鏡頭裡,也變得十分寫意。

下午4點後,學僧齊聚大殿,誦經唱讚,也叫做晚課。

晚餐後6點半開始自修課,自修課結束後,進入止觀堂,修習止觀。

每天清晨與中午,僧侶們列隊前往齋堂進餐,用齋前後念誦《供養偈》與《結齋偈》,供養佛法僧三寶及法界有情。餐後列隊有序退出,整個場面肅穆莊嚴。

春來花開一樹。《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夏夜月明星稀,松濤陣陣。清淨澄潔的自然環境中,能幫助人清心明性,減少貪愚癡,使心靈得到淨化。

秋天落葉飄零,佛家常說一葉一菩提。僧人們也難得被捕捉到開懷不羈的一面......

皚皚冬雪更是仿佛把整個世界都清洗了一遍,深山古寺,密林梵音。

在天台山一住3年,張望和法師們一同打坐參禪,聽高僧論道,並且用相機細心去記錄下僧侶們的起居生活,連寺院裡的貓咪也曾入鏡!

成名之後,也有很多的商業拍攝找上門來,但是他都選擇了拒絕。因為對於寺廟,他不想按下快門就轉身離開。

他想去捕捉真正的佛教文化之精神,還原真正的寺廟生活。於是,在天台山的拍攝結束後,他再一次為了拍攝寺廟而住進靈隱寺,這次一住就是整整6年!

靈隱寺裡裡高僧眾多,其中不乏高學歷者,對佛法有更深刻的見解。於是張望白天跟隨僧人們學習、拍攝,晚上就與法師們探討佛法與人生,受益匪淺。

在修學佛理教義的同時,他也用鏡頭給我們帶來一種空靈恬靜的美學享受。

在現在這個社會,佛好像離人們很近,因為在中國的城鄉各地,大大小小的寺廟數不勝數,你隨時可以去瞻仰禮拜、燒香觀光。

但是佛又離我們很遠,佛法浩瀚博大,紅塵中人大多覺得神秘難懂,或忙於世間經營,無暇留心於此。

大雄寶殿內,普渡眾生的佛祖在俯視著芸芸眾生,僧人的靜穆與遊人的喧鬧,中間什麽都沒隔,卻儼然兩個世界......

微塵中那些不可思議、重重無盡的佛刹與淨土;自然世界裡雨霧與露滴、淡漠的花枝與滿樹綠葉;大到季節的嬗變,生命無盡的輪回;小到一刹那的心念、一瞬間的意願,都在這悠然而寂寞的鏡畫中沉吟、生長、安居,隨緣顯現。

孤燈黃卷,晨鍾暮鼓,荒地佛影,恍若隔世。

最後,這一系列照片被命名為《佛的足跡》,這是一雙慧眼對佛教文化的張望,也是攝影師張望傾情9年的成果。

他說:佛教文化一直都是心靈最深處的一塊淨土。但都市節奏加快,古城也變得繁華,再也沒有千年之前宵禁的靜謐。

芸芸眾生,你和我,人人都需要安心處。有的人寄托於金山銀山,有的寄托於至親陪伴,唯有在佛法中才能尋得究竟的歸處。

做一件事,不求結果,不辭辛苦

一日一日,直到入心,便是修行

張望先生簡介

張望,1962年8月出生。1988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獨立藝術家。

自1999年起,張望即開始中國佛教文化的攝影創作。在深深的佛門中,張望長期與僧人們同吃共住。凌晨時分即起床拍攝僧侶生活,或登高涉險,尋覓並攝錄佛教文化遺跡,晚間挑燈研習佛教典籍。其持續十五年歷盡艱辛拍攝創作的佛教攝影作品獲得了國際、國內近百項重要榮譽。

2012年12月,張望因佛教攝影藝術的成就,受邀赴聯合國總部舉辦“佛的足跡”攝影展。2013年5月,張望“佛的足跡”個展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大會”展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