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牢記這5個養胃要點,「製服」老胃病並不難

治療胃病,俗話常說「三分治,七分養」,可見養胃的重要性。那麼養胃需要注意哪些事項?本文為大家細細梳理了養胃的諸多要點。

一、有胃病≠不能吃水果

一些胃病患者抱怨,「患了胃病,酸的甜的不能吃,水果也不敢吃了。」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酸性食物對胃有刺激,甜的食物吃進去後也會分解成酸,而常見的水果,不是酸的便是甜的,難道養胃就不能吃水果了嗎?

其實,基本上是沒有水果適合養胃,只能說部分水果可以幫助消化,但前提是胃健康的人。而有胃潰瘍或胃糜爛的人,吃太多水果對胃會有刺激,並不建議靠吃水果來養胃。然而這也不代表有胃病的人就不能吃水果,適當吃些水果還是可以的。

網上有一些說法是空腹吃水果可以刺激免疫功能,但是有些人卻表示這樣吃胃很難受,空腹吃水果、生冷食物會導致胃腔血管收縮,影響消化液的分泌,同時,酸甜的食物對胃黏膜也有刺激,故有胃炎的人餐前吃水果容易出現胃脹、胃痛的癥狀。有胃病的人吃水果時切忌空腹,建議在兩餐之間或飯後一小時再吃水果。

二、飲食注意三餐定時

胃病是一種與飲食習慣密不可分的疾病,許多胃病的患者多是有著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如:吃飯不定時,暴飲暴食等。

平時我們進食的混合性食物在4~5小時內會完全排空,而有些人中午12點吃完飯,到晚上八九點鐘還未進食,持續很長的空腹時間。胃腔排空後便會分泌消化液刺激自身,長此以往很容易得胃炎、潰瘍。建議長時間空腹時應適當補充些牛奶或麵包,但不可選擇在空腹時喝冷水、飲料,否則胃黏膜受刺激後收縮,可能產生胃痛,適得其反。

三、長期服藥會傷胃

眾所周知胃黏膜上還有一層黏液保護層,我們進食時才不會自身消化。吃入過度的酸辣、酒等刺激性食物,破壞了粘液保護層,暴露的胃黏膜就更容易手受損,進食刺激性食物或酸甜食物會有明顯的胃痛不適。其實不僅是食物,有些藥物長期服用也一樣會對胃部帶來傷害。

平時給患者做健康指導時,都知道刺激性的食物會損傷胃,但一些感冒藥、解熱鎮痛葯、抗凝葯都對胃有損傷,長期服用這些葯的人要多加留意,避免加重胃部疾病。

四、避免情緒影響

情緒也會影響胃酸分泌?這是有一定的依據。人體的消化液分泌都是受副交感神經(也叫植物神經)的控制,這條神經也控制著我們的情緒。當情緒抑鬱、精神緊張、壓力大等不良情緒出現,會導致植物神經興奮,胃酸分泌增加,胃腸運動紊亂,以及膽汁胃酸反流等,從而導致胃痛、反酸、胃脹等不適。

五、熬夜、晚睡危害大

熬夜對每個人都存在著一定的危害,對於有胃病的人更為明顯。晚上是胃酸分泌的高峰期,正常人在晚上十點鐘左右入睡後,胃酸便不會再繼續分泌。如果太晚入睡,胃部持續很長時間未進食,隨著胃酸分泌過多容易發生潰瘍。

總而言之,養胃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要注意飲食,還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本身已經存在胃病的人更要細心調理,在利用藥物來治療胃病的同時,還需要靠自己來養好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