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麼用中醫輔助癌症治療?

現代人聞癌色變,許多癌症病人在接受西醫治療的同時,尋求中醫輔助,通過中西雙管齊下的方式對抗癌症,這是為什麼呢?

癌症患者接受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後,多半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嘴破、四肢麻木、胃痛脹氣、便秘或腹瀉,以及免疫力低下等副作用,有些病患嚴重到無法做完療程。中醫輔助治療癌症,術前可以改善人體免疫功能、術中能夠緩解癌症治療的副作用及不適,術後更能夠持續維持患者氣血狀態及免疫力的穩定。

從中醫看癌症的成因

氣:中醫的氣是人體內活力很強運行不息的極精微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氣運行不息,推動和調控著人體內的新陳代謝,維繫著人體的生命進程。氣的運動停止,則意味著生命的終止。但在針對癌症的治療來講,氣更多指的是人體的免疫力。因此,少數癌細胞會進入血液內循環後,人體呈現氣虛或氣鬱狀態,免疫功能隨之下降,與癌細胞抗衡的免疫細胞數量下降,防線潰堤,癌細胞就有機可趁,進入器官組織內複製增生。

血:中醫所謂的氣血,兩者關係密不可分。血靠氣推動,若是氣虛或氣鬱,代表氣阻滯,影響血流動,會進一步造成血虛、血瘀,身體廢物難以排除,就容易形成癌症。

痰濁:癌症與過敏、自體免疫疾病、糖尿病、肥胖或甲狀腺疾病等病症,皆屬於慢性疾病。當身體一直處於慢性發炎狀態,累積體內形成痰濁,也是生成癌症的原因之一。因此,中醫建議少食發物,才能減少發炎現象,包括高糖食物、蝦、酒、麵包、豬頭皮、筍子、芋頭、鴨肉等都是。

津液:即體內水分。人體內津液的代謝與氣的關係密切。氣除了推動血,還管理全身水分的代謝,水分不論是從大小便、呼吸或是皮膚排出,都需要能量推動。氣不足影響水分代謝,使水分在體內堆積異常,例如肺、脾、腎氣虛的人,可能出現白天尿少、夜晚頻尿的現象,而水濕停滯中焦(消化系統),也是癌症的病因之一。

癌症治療常見的副作用

目前臨床上,中醫對於癌症病患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時所出現的副作用療效良好。

化學治療的副作用:

接受化療的病人最常出現的副作用多集中在腸胃系統,容易噁心、腹瀉、便秘、食慾降低、口腔潰瘍、味覺改變等。這是因為化療藥物,先會影響腸胃系統,也就是中醫所稱的「中焦」,大腸、小腸、脾胃、肝膽都屬於此範圍。病患可能出現胃食道逆流、胃痛、便秘或腹瀉、食慾減退、噁心想吐等癥狀。此外,也常見到頭痛、失眠、情緒低落、癌因性疲倦、手腳麻或刺痛等副作用。另外,多數化療藥物的作用機轉在於抑製細胞複製生成,雖然可抑製癌細胞,同樣會影響正常細胞;對於骨髓抑製的副作用也很常見,很多病人接受化療後白血球下降,免疫力低下,甚至無法完成化療療程,必須中斷。這時中醫可用補腎氣或腎精的藥物加以輔助,增強病人體力,改善骨髓造血功能,例如冬蟲夏草、紫河車、鹿茸等,效果都不錯。

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

放療主要影響人體身體(特別是黏膜)水分的代謝。許多接受放療的病人會出現明顯口腔黏膜乾澀的後遺症,甚至口腔嚴重潰破、皮膚形同曬傷燒灼的情況。這時可以選用養陰藥物給予病人的皮膚及黏膜滋養,包括白芨、沙參、麥冬等,可改善口乾和皮膚燒灼情況,可用於內服或外用。例如頭頸部癌症的患者在接受放療之前可以用中藥外敷,先敷在頭頸皮膚,降低皮膚不適感,照射後再敷一次,或用生蘆薈剖半敷上,也具備消炎和滋潤效果。

藥物針灸雙管齊下

中醫輔助癌症治療主要有 3 個時機,第一個是術前調養、增強免疫力;第二個時機為放療及化療中或後,以減輕不良反應;最後是術後的恢復體力。如前所述,化療過程容易造成中焦的不適癥狀,亦即腸胃道不舒服反應,或是因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製,會使得化療無法順利接續,此時以中藥調理氣血、補養腎氣,增加血球再生能力,可使化療療程不致因不良反應而間斷。

頭頸部癌症患者多半需要接受放療,易破壞唾液腺,造成口乾、進食與言語困難,此時以滋陰中藥調理,可改善部分唾液分泌的功能,而若是服用中藥都有困難,可輔以針灸替代。

中醫在改善中焦癥狀和水腫等癌症治療副作用相當有療效,有一些經化療之後,肝腎功能急劇惡化的患者,或出現失眠、疼痛等與自律神經相關的不適癥狀,中醫針灸治療後也可發揮緩解作用。

中醫輔助治療除了有助術中減低不良反應,術前也可視情況先行調養,調節免疫功能,臨床中醫師會視病情給予補氣藥物,例如黃芪,藥效顯著;另外,針對癌症患者在術後食慾減退情況,可給予黨參、陳皮、白朮調理,或用少許藿香增添香氣,提升患者食慾,有助恢復體力。

平日做好保養避免複發

癌症並非單一原因造成,癌症的形成可能是遺傳、環境或生活型態日積月累而成,如果治療沒有配合改善這些因素,治療效果有限,而且容易複發。

中醫治療癌症除改善氣血虛問題,還要處理心理問題,例如哀傷、憂鬱會形成氣鬱,影響身體健康。且特定的情緒與特定癌症具相關性,例如乳癌和甲狀腺癌與壓力最相關,其實,不難發現很多乳癌病人都具備要求完美的性格,什麼都要做到最好,承受很多壓力,情緒擠壓引發肝鬱、肝氣鬱,都會引發癌症;除了飲食調養,平日還要多運動,其中練氣功、打太極拳、八段錦等,對於改善氣血循環很有幫助,並且應該保有充足睡眠,最好能早睡早起,晚上 11 點之前入睡最佳。此外,腹式呼吸法、瑜伽、靜坐和冥想,有助安定自律神經、改善焦慮不安的情緒、紓解壓力,可以學習常常做。

癌症形成通常是長時間演變而成,平時就要養生,避免熬夜、飲食失衡、過勞、心情鬱悶、接觸致癌物,要注重保健身體、增強免疫力,身體自然有能力抗癌。若要運用中醫調養,須由中醫辨證論治,依個人體質不同給予不同的藥方,不可道聽途說、亂補一通,不僅傷財又傷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