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頭伏蘿蔔二伏菜」又快種白菜了,最新白菜高產種植技術奉上

白菜可以說是我國的蔬菜之首了,無論是從種植面積還是還是消費量上來看,都是蔬菜界當之無愧的老大,白菜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大白菜。


白菜的品種

白菜的品種細分下來有很多,但是無非就是兩大類,分為結球及不結球兩大類群。

結球白菜統稱北京白菜又叫大白菜,葉淺綠色,有皺,葉球抱合緊密。是目前比較受歡迎也是比較常見的一類。

不結球白菜統稱中國白菜又稱中國芥菜、小白菜,葉光澤,深綠色;葉柄厚,白色,脆;不形成葉球;黃色的菜心很受歡迎。

中國白菜屬於誕生比較早的一個品種,以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種植的白菜均為中國白菜,但是北京白菜以其結球的優勢,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種植面積有漸漸超越了中國白菜。

東北人和白菜的淵源

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東北人,說起大白菜,我就不得不說說這東北人和大白菜的淵源,哪家冬天不囤個幾百斤白菜都不敢和鄰居嘮嗑。

而且,不僅僅是東北的農民囤白菜,城裡人也會囤,每年入冬之前,一輛裝滿白菜的大貨車開進小區,不出半個小時就會被大家搶購一空,每家每戶都是100斤起囤。


可能有很多南方的朋友不理解,為什麼東北人對白菜如此執著,幾百斤的白菜吃的完嗎?

其實這個屬於歷史遺留問題,主要和氣候因素有關。東北的冬天,冰天雪地,寸草不生。以前的人們還沒有蔬菜大棚,到了冬天想吃菜該怎麼辦呢?於是,大白菜就成了大家的首選,每年多囤些白菜放到菜窖裡,一部分醃成酸菜,再配上蘿蔔土豆,這一冬天的菜就算解決了。雖然現在有了蔬菜大棚,冬天也可以吃上新鮮的蔬菜了,但是仍然阻止不了東北人對白菜的執著於熱愛,東北人與白菜的淵源是割捨不斷的。



「頭伏蘿蔔二伏薺,立秋過後種白菜」

白菜每年的種植時間也很固定,基本都是在每年的八月份,立秋過後,末伏之中。這句諺語有些地方也叫成了「頭伏蘿蔔二伏菜」,有些朋友把二伏的菜理解成了白菜,實際上這二伏菜指的應該是薺菜。有經驗的農民應該都知道,白菜是立秋以後才能種的,二伏種是有些早的。


為什麼白菜要等到立秋以後才能種?

白菜的種植時間是在立秋以後是大家公認的,按照這個時間也種了這麼多年,但是為什麼要立秋以後才種呢?白菜的生長周期這麼短,為什麼春天、夏天不能種白菜呢?

主要原因就是和白菜的生長條件以及溫度有關。早期易受低溫影響,而後期又易受高溫和光照的影響。白菜生長中後期開始結球,如果此時光照時間過長,溫度過高則不利於成球,這也是春夏不宜種植大白菜的主要原因。受生長特點的影響,立秋以後則成了種植最佳的時間點,播種期溫度還比較高,一般播種後三天就可以發芽,生長速度也較快;到了生長中後期,溫度已經逐漸降了下來,有利於白菜結球。所以說,白菜最佳的種植時間就是在立秋以後,北方地區八月中上旬,南方地區則可以適當延後。

白菜種植時所需要注意的事項

底肥:

白菜的生長周期較短,但是植株生長較快,畝產量高,所以需要的養分是非常大的,最佳的底肥應該是充分腐熟的雞糞,雞糞的肥力較大,肥效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雞糞容易燒苗,所以施用以後一定要深翻,讓肥料盡量靠近下層土壤,這樣不易燒苗,營養跟得上,長勢旺。


間苗:

間苗是白菜種植的一件大事,總的來說間苗應該採取的原則是「早間苗、分次間苗、晚定苗」。

從發芽到定苗一般要經歷20天左右,期間應進行2-3次間苗。第一次間苗要儘早進行,否則易發生「長脖子苗",使間苗後的留苗東倒西歪,難以正常生長,可在出苗後5~6天時,根據苗的強弱程度,留強去弱,注意留苗間距2~3厘米,盡量不使相互擁擠。間隔5~6天后即應及時進行第二次間苗,此時大白菜幼苗已有4片苗葉,條播時留苗距8厘米,穴播者每穴留苗3株左右,同樣應盡量拉大其苗距。再過5~6天,進行第三次間苗,該次間苗應根據大田幼苗的整體生長狀況予以留苗,間苗原則應是去弱留強、長勢一致、長相相仿,按品種定植的株距,在其中間部位隻留一苗,使大田中的幼苗均勻分布,株數為需定植株數的2倍,最後定苗時,隔棵去棵即可。

白菜比較容易產生蟲害,特別是在中後期,主要有蚜蟲、甜菜夜蛾等。蟲害防治可以噴灑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或者是阿維等藥劑進行防治。

好了,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了,我們是科技農場團隊,專註於農業政策解讀,實用技術分享,您的關注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