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手媽媽要知道,產後多久來月經

產後月經什麼時候會來?

寶寶出生3個多月時,我第一次來月經。現在寶寶已經13個月了,第二次月經遲遲還沒有來,寶寶一直是母乳餵養,這種情況正常嗎?

產後月經復潮表示產後卵巢功能恢復。這與新媽媽年齡,以往卵巢功能情況以及哺乳情況有關。

年輕,卵巢功能良好,不是純母乳餵養的新媽媽月經復潮早。如果是母乳餵養的話,月經復潮晚。沒有哺乳的新媽媽大部分會在分娩後6~12周恢復月經;進行母乳餵養的新媽媽通常在產後12~18周才恢復月經,哺乳會使體內泌乳激素上升,抑製排卵,月經受影響會來得遲一些。

但有一部分女性在月經未復潮前就受孕了。因為月經復潮前,可能卵巢已有排卵,不避孕就可能懷孕,所以新媽媽在產後無論何時恢復性生活都要認真避孕。

產後惡露與月經有什麼區別

惡露是什麼?與月經有什麼區別?

惡露,指的是產後隨子宮蛻膜,特別是胎盤附著處蛻膜的脫落,含有血液、壞死蛻膜組織等,經陰道排出的物質,與月經不同。血性惡露色鮮紅,含大量血液,有時有小血塊,少量胎膜、胎脂、壞死蛻膜組織等;漿性惡露色淡紅,含少量血液,有較多壞死蛻膜組織、子宮頸黏液;白色惡露黏稠,色較白,含大量白細胞、壞死蛻膜組織、表皮細胞等。

渴馨提示:惡露有血腥味,但持續時間與月經不一樣。

正常惡露的確有血腥味,但不臭,總量也就500g左右,由血性惡露轉為漿性惡露,再變為白色惡露,一般持續4到6周,可見在時間上與月經「復潮」並不重疊。

產後月經不調的4個實用方法

產後媽媽的月經恢復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但由於產後精神壓力過大或者卵巢功能衰退等原因,會引起經期提前或者量少等月經不調現象。由於準媽媽產後上環,月經就提前並且量還很少,吃什麼可以調理呢?

建議一、中醫調理

然然:看來只能中醫調理,我也是量少,推遲。

玲玲:有沒有試過中醫養生調理呢?

歡歡:只能慢慢的調理,看看中醫。

欣欣:我的月經是不正常,經常推遲,而且量少。看中醫調理好了,但平時也要注意補血,補得好,月經量就多一點。

建議二、紅棗瘦肉湯或者豬蹄湯

百合艷:嘗試喝一段時間的紅棗瘦肉湯及豬蹄湯,看下次來的時候會不會好點。

建議三、田七

露露:這個問題 還得找中醫來解決。如果你量少又痛經,還有血塊的話。建議試著喝點三七。雖然沒有上環,但是生孩子又人流一次之後,量變少且輕微痛經伴血塊。這次在好朋友回來之前連續喝了十來天的三七粉, 這次有明顯的改善,輕微痛經基本沒了。顏色好看很多, 血塊小了很多。

建議四、烏雞白鳳丸

小屁虎媽媽:月經後吃烏雞白鳳丸。我吃了有用的。每次月經後吃兩盒。下次月經就很好了。

今天整理的以上資訊,希望對產後月經不調的媽媽有幫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