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第1000次想辭職,怎麽你還不走?

來源/畢老師說(ID: BiLaoShiShuo)

喝水的日子,總比喝酒的時候多;平淡的生活,總有人陪你一起過。生活是沒有感情的,有感情的是你。

如果你問年輕人一個問題:工作開心嗎?90%的人想都不想就會答:不開心。

“加班就沒停過,怎麽可能開心?”

“工資就沒漲過,難道要窮開心?”

“忙得天昏地暗,哪有時間看信?”

但如果你追問:既然不開心,為什麽不辭職?想必他們支吾著,只能向你透露無奈。

“怕窮,辭職後連老本都沒得吃。”

“辭職後,吃飯不用錢嗎?買東西不花錢嗎?”

“誰不是看人臉色活著呢,大家都在忍耐,我也沒特權任性。”

如果說,職場上的年輕人想得最多的是什麽,那恐怕只有兩個字——“辭職”。

不是做得像個機器人,就是當廉價勞動力;受不了爾虞我詐的人際關係,也受不了死氣沉沉的辦公氛圍;當初心懷熱血和崇高理想,如今卻被當牛當馬,任勞任怨…

每個年輕人都有過1000次辭職衝動,在年底的時候,在被批評的時候,在同學聚會的時候,在回家探親的時候,在深夜失眠的時候…

可是在1000想辭職之後,總有第1001次,你的理智壓製住衝動,迫使自己放棄決定,做一個“理智”的成年人。

“你昨天不是說不做了嗎,今天怎麽還來?”

“嘿嘿嘿,我昨天不就開個玩笑,別放心上啊!”

然後,灰溜溜地收拾好亂七八糟的桌面,打開卡得快抽風的電腦,又開始一天的百無聊賴。明明你已經決定要走,是什麽留住了你的腳步?

職場不就這樣嗎,今天信誓旦旦說辭職,明天鬧鐘一響又立刻驚醒,乖乖巧巧跑回公司上班。天天都在打臉,卻還要一臉無所謂地說自己只是“開玩笑”。

月初跟閨蜜說月底就辭職,月底卻巴巴地等著公司發薪;今天剛跟同事說“我再做下去就是傻子”,明天若無其事地繼續工作;朋友圈已經記錄了12條“我要辭職”,但好友一直等不到你換工作的好消息…

職場上的年輕人成了精,成了“打不死的小強”,有了神奇的自愈能力。

做遊戲美工的小美“失聯”了,朋友打了10通電話才聯繫上她。

“我還在加班,有事兒嗎?”

“天,這都快11點了,你還不回家?!”

“我今天交不出設計,明天可能要收拾包袱走人了。”

掛了電話後,電腦前睡眼惺忪的小美拿起滑鼠繼續做圖,卻突然收到外賣電話,不知道誰給她定了一份冒著熱氣的麻辣燙,熱乎乎的感覺讓她覺得工作都變得格外親切。

微信進了新消息:給你點了外賣,趕快吃完開工,早些回去睡覺!

對於深夜加班的人來說,一句可有可無的鼓勵,比不上一份飽肚又暖心的外賣。看到美食的瞬間,不僅胃被治愈了,連心也被治愈了。

那些又忙又喪的年輕人,總是覺得日子沒法過下去了,但第二天見面卻發現他們已經滿血復活,重新熱愛生活。

“昨天我爸媽寄過來的特產到了,居然還有加料的粽子,我超愛吃的。”

“雙十一的快遞一次性到齊了,我拆箱時當成拆禮物,哈哈哈哈。”

“生平第一次被表白,第一次收花,感覺太棒了。”

你看,年輕人每天生活在“窮”與“喪”裡,卻輕而易舉被各種小事情救活了。這一屆年輕人有一個超強的本領,就是“自救”。

知乎上有一個熱議話題:覺得生活太苦了,怎樣才能讓自己過得好一點?

有人說找一份好工作,有人說要多賺錢,有人說你不拚命,憑什麽過得好……

我們是為自己而生活,而不是為工作而生活。找份好工作固然可以讓你過上高薪生活,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好工作,也不是所有人都認可自己的工作;多賺錢固然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好,但之後你得不停加班,拚命努力,才能創造和高薪對等的價值。

把生活過得更好,其實沒有門檻。生活的本質很簡單,一個小小微笑就能治愈心情,一個簡單動作就能讓你開心很久。

我一個朋友就是典型的“窮喪族”,為了能讓自己撐過一整天,她在鬧鈴響了後都會靜思一分鐘,給自己找一個開心一整天的理由:偶像新戲開播了,早早做完工作回家開始追劇;今天爸媽過來,要做一桌子拿手好菜,想想都流口水;和同事約了去海底撈,想到晚上要大飽一頓就開心…

她跟我說,幸福感不是你做了多少工作就有多滿足,你賺了多少錢就有多幸福,因為她不是別人給的,也不是外物賦予的,她是我們內心生發的一種情感。

“幸福感是自己爭取,自己創造的。”

“你對生活有怎樣的理解,就會收獲怎樣的感受。”

“幸福感源於生活,更藏在小細節裡。一件小事情帶給你的快樂,比賺了1萬塊還讓人滿足。”

記得在一本書裡讀過這麽一句話:“是一個人的眼睛,而不是他眼前的景色, 決定他生活的色彩。”

你覺得工作失敗,生活也失敗,也許就將自己困在自怨自艾的情緒中;你覺得工作精彩,生活也精彩,或許還能從繁忙之中找到一點小樂趣。

雖然在大部分時間裡,我們勞碌奔波卻始終求而不得,焦慮不安卻找不出原因,因為有些東西是不可改變的,我們無法改變焦慮的工作,只能改變焦慮的自己。

年紀輕輕,千萬不要因為工作和生活喪失信心,你得學會自救,主動改變自己,主動改變生活,才能得到對於生活的掌控感。

“幸福”的同義詞從來都不是“成就”,而是“快樂”。就像《奇遇人生》的毛不易,他認為人到中年並不可怕,因為“四十歲就是一個新的二十歲”。

四十歲也是新的開始,只要你扭轉眼光,不對人生設限,未來的路就能走很久很久。人生哭著也是過,笑著也是過,那就別糾結那些不快樂的事情,轉身去尋找生活中的小確幸。

還有樸樹,那個始終局促、不安、憂鬱的他,在一場大病後開始“自救”。他願意面對真實的自己,面對真實的生活,反而過得更輕鬆。他開始嘗試從前瞧不起的小玩意兒,如開摩托車,從此愛上了駕駛時的快感與放鬆。

“今日歸來不晚,與故人重來,天真作少年。”

活成一個少年,選擇自己的生活,從細枝末節中尋找生活的意義,我們才會對生活有了信心。

一般人的生活裡,真的不可能出現巨大的人生逆轉。但一般人的小事裡,卻藏著無數驚喜與感動,藏著年輕人對生活的信心和底氣。

當我們凝視世界時,世界也凝視我們。當我們遇見他們時,我們也遇見了自己。

生活的好壞,由我們決定。

本文經「畢老師說」(ID: BiLaoShiShuo)授權轉載。這裡是新一代有態度的年輕人聚集地。探討熱點時事、分享實用技能、幫你答疑解惑,助你成長!趁年輕,看更大的世界,做更好的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