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牌照控”財信金控金融業務延展,旗下吉祥人壽卻一路下坡

近日,上市公司克明面業(002661.SZ)公告稱,擬與擁有金融全牌照的湖南財信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財信金控”),進行戰略合作,財信金控旗下吉祥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祥人壽”)等金融子公司同步協同。

事實上,除與克明面業合作外,近期,財信金控金融產業鏈延展動作不斷。藍鯨保險注意到,9月,財信金控孫公司吉祥人壽,在2018年2度發布增資方案均“折戟”的前提下,再度調整發布增資方案。其背後,是吉祥人壽2018年前3季度原保費收入折腰,償付能力不達標的現狀。

對此,業內專家向藍鯨保險指出,部分企業盲目收集牌照,卻難以對各牌照進行有效整合或業務協同。儘管財信金控實力雄厚,但對於吉祥人壽的運營卻暫難有助益。

克明面業合作財信金控,保險、銀行業務同步協同

近日,克明面業公告稱,經協定,克明面業、克明食品集團與財信金控下屬的湖南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資產管理”)協商,擬以後者為實施部門,協同財信金控旗下吉祥人壽等子公司,三方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定》。

首先,湖南資產管理將戰略持股克明面業,參與其公司治理、產業協同和更新優化;同時,在業務層面,依托於財信金控的全金融牌照優勢,湖南資產管理將與克明面業進行對接,在業務資源整合和綜合金融服務方面進行合作。

藍鯨保險注意到,財信金控為湖南省國資企業,為湖南省唯一省級地方金融控股平台。目前旗下擁有吉祥人壽、湖南信託等約30家子公司,業務範圍涵蓋保險、銀行、資管、產業基金、期貨等。

“實體企業與金融控股平台合作,各取所需”,對於雙方的戰略合作,經濟學家宋清輝向藍鯨保險分析稱,“實體企業謀求業務鏈上的整合,以實現利益最大化;而金融控股平台則主要意在謀求實體企業寶貴的數據等資源”。

“雙方合作應該是順應當前‘紓困上市公司、扶持民營企業’的政策引導”,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指出,“但最終不排除財信金控存在借殼上市的謀求”。

財信金控金融布局延展,增資吉祥人壽遇坎坷

事實上,近期,財信金控在金融業務布局中動作頻繁。11月9日,財信金控子公司非公開發行2018年公司債券“第一期”,發行規模45億元;9月29日,財信金控與衡陽市人民政府簽署協定,共同發起設立規模為30億元的衡陽市產業投資母基金;9月10日,財信金控與長沙銀行簽訂協定,搭建合作關係。

同期,財信金融全資子公司湖南財信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財信投資”),旗下吉祥人壽發布增資方案,擬增資11.63億元,財信投資等6家股東擬參與此次募資。增資後,財信投資持股比例由33.33%微調至33%,仍保持為吉祥人壽第一大股東。

藍鯨保險注意到,財信投資對於吉祥人壽的增資過程並不順利。

2018年2月,吉祥人壽籌謀年內首輪增資,擬募資18.54億元補充資本金;2018年4月,吉祥人壽再次發布了增資擴股事宜,擬增資金額和2月份保持一致,但兩次公告均未有下文。直至2018年9月,吉祥人壽再度發布增資方案,增資金額由18.54億元下調至11.63億元。

事實上,財信投資自2016年開始,就在謀求吉祥人壽的話語權。2016年3月,經原保監會批複,吉祥人壽原股東湖南省鐵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湖南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出清手中股權,由財信投資受讓,屆時持股比例為29.19%,隨後通過參與增資,持股比例上升至38.26%。

2017年11月,吉祥人壽公告稱,財信投資擬將1.13億股股權無償轉讓給湖南農業信貸擔保,股權劃轉後,財信投資和農業信貸擔保分別持有吉祥人壽33.33%、4.93%股權。業內人士指出,此舉或是因當時《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發布,指出保險機構單一股東持股比例不得超過保險公司注冊資本的1/3。

按照《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財信投資非吉祥人壽控制類股東。但在2018年7月,銀保監會批複同意黃志剛擔任吉祥人壽董事長,而黃志剛出身財信投資,且2015年至今,擔任財信金控副總經理職務。由此看來,財信投資仍然掌握著吉祥人壽一定的話語權。

吉祥人壽表現難見起色,“牌照控”股東暫難有助益

“企業謀求全金融牌照,跨業合作與客戶資源可共享的優勢凸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向藍鯨保險分析稱,“有助於企業為客戶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務”。

然而,財信金控相對雄厚的實力,並未能保證吉祥人壽發展的坦途。

分別來看,首先,數據顯示,2018年前3個季度,吉祥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累計為26.01億元,同比收縮49.85%。從單個季度來看,2018年1-3季度原保費收入分別為 15.5億元、5.64億元、4.88億元。

吉祥人壽2018年前3季度原保險保費收入(億元)

從盈利能力來看,成立6年以來,吉祥人壽始終未能實現盈利,至今共計虧損約14.5億元。自2012年9月份開業後,吉祥人壽當年淨虧損0.72億元;2013年-2017年分別淨虧損1.32億元、1.77億元、1.36億元 、3.63億元 、4.55億元。根據其最新披露的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吉祥人壽2018年1-3季度淨虧損分別為0.28億元、0.44億元、0.41億元,前三季度累計虧損達1.13億元。

2013年-2018年前3季度吉祥人壽淨虧損情況(億元)

不僅如此,吉祥人壽償付能力充足率情況也並不樂觀。據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18年1-3季度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71.60%、75.58%、78.37%;1-3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78.87%、82.73%、85.43%。

根據《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吉祥人壽綜合償付能力低於100%,且2018年前兩個季度的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均為C,已屬於償付能力不達標保險公司,尤需警惕。

也正是基於此,吉祥人壽年內3度發布增資方案,推進增資計劃。

“這一定程度上暴露出財信金控在保險相關業務的運作方面實力較弱,暫時未能給吉祥人壽在經營層面帶來助益”,宋清輝直言道。

面對旗下子公司發展出現短板的現象,沈萌對藍鯨保險分析稱,“牌照控是中國企業的一種奇怪習慣,存在盲目性問題,雖然企業難以對各牌照進行有效整合或業務協同,但願意收集牌照,因為國內很多業務牌照自身具有重要價值,企業會利用自身資源收集牌照,再依賴牌照紅利推進自身發展”。

儘管目前吉祥人壽表示正在積極推進增資事宜,但對於保險公司而言,一時輸血難以彌補造血能力欠缺的病根,若吉祥人壽無法快速盈利,即便增資通過,也屬治標不治本之舉。未來,吉祥人壽能否走出盈利困局,值得關注。(藍鯨保險 石雨 關會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