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美貿易戰:握手言和或硝雲彈雨

  中美貿易戰:握手言和或硝雲彈雨

  ■本報記者 徐芸茜 北京報導

  握手言和,還是硝雲彈雨,中美貿易戰下一步走向成為關鍵。

  在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看來,中美貿易戰一旦打響,美方將會是受傷更大的一方,貿易戰很可能把美國拽入衰退期。而貿易摩擦仍有90天視窗期,90天后,貿易戰全面打響的可能性不大。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簽署備忘錄對華采取限制措施,中方的立場始終是“一不怕二不躲”。“我們不希望和美國打貿易戰,我們不希望和任何國家打貿易戰。但是如果中國的利益受到了損害,我們不得不采取一切措施來捍衛我們的利益。”3月25日,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在“中國發展高峰論壇2018年會”上如此表示。

  《華夏時報》記者歸納受訪專家觀點大致為:第一,美國做法有悖於國際貿易規則,對中國不利、對美方不利、更對全球不利;第二,中方彈藥充足,不懼貿易戰;第三,美方應及時懸崖勒馬,回歸理性。

  事實上,貿易戰一旦打響,對於中美兩國來說,最終只能是比誰輸得更多。因此,川普拋出順差減1000億美元這一數字,目的也是為了將中國拉回到談判桌上。

  一邊指責中國對美貿易順差,一邊卻不願放開對華高科技出口,而與美國貿易保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正在主動擴大開放。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就指出,將全面放開一般製造業,擴大醫療、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開放,下調汽車、部分日用消費品等進口關稅等。

  川普的訴求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川普揮起中美貿易大棒的一個重要依據仍是中美長期逆差。2017年美國對華貨物貿易逆差高達3752億美元。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川普此次欲挑起中美貿易戰,實際上是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更新。一方面,貫徹其美國優先政策,取悅於他的選民;另一方面,以貿易不平衡為契機,意圖打壓中國產業發展太空,維護其在國際分工中的主導權。

  中方對美貿易確實有順差,卻也因為兩國統計口徑存在較大差異而被嚴重高估。商務部部長鍾山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曾直言,中美貿易統計一直存在差異,中美貿易統計工作組提供的數據顯示,過去幾年中美貿易順差被高估20%左右。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包括美國在內的外企搬到中國來生產,然後再由中國出口到美國。在這種模式下,即使許多商品在中國並沒有產生統計數據中顯示的附加值,但外貿統計上就算作中國的外貿順差。

  具體而言,假設一件產品的所有原料都進口自日本,進價為100美元。在中國生產之後,出口到美國,價格為120美元。那麽在美國的貿易統計中,就有120美元來自中國。可事實上中國對這個商品的增加值只有20美元。

  白明表示,中美之間由於統計口徑的不同,造成數據上的巨大差異,如果計入中國對美國在服務貿易上的巨大逆差,問題並不像美方表述的那麽嚴重。

  來自商務部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十年來,中美在服務貿易方面的逆差增長迅速。2006-2016年,中國從美國服務進口額由144億美元擴大到869億美元,增長5倍。2016年,中國對美國服務貿易逆差達到557億美元,約是2006年的40倍。

  此外,不是所有商品中國對美國都有貿易順差。美國在農產品和技術密集型產品上對中國有顯著的比較優勢。2016年,中國在農產品方面對美國的逆差較高。2016年,中國農產品逆差為385億美元,其中來自美國的逆差為150億美元,佔比約39%。與此同時,美國對中國一直實施嚴格的高技術出口管制,很多有國際競爭力、單品價值高、中國潛在需求大的美國高科技產品不能向中國出口。美國研究機構報告顯示,如果美國對華出口管制放寬,對華貿易逆差可減少35%左右。

  白明向記者表示,從美國此次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的產品領域看,有醫療器械、高鐵設備、生物醫藥、新材料、農機裝備、工業機器人、資訊技術、新能源汽車以及航空設備,基本來自“中國製造2025”產業範圍。“客觀上說,美國這些年製造業發展放緩了。因此,它急欲壓製中國製造業的發展,來維護其在國際上的主導權。”白明說。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希望中國進口更多汽車、飛機、大豆和天然氣,以達到華盛頓方面削減1000億美元對華貿易赤字的目標。”

  中國的彈藥

  對於美國的行為,中國商務部和外交部已經表態,堅決反對美國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行徑。川普簽署總統備忘錄後,中國商務部3月23日緊接著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擬對自美國進口產品加征關稅。該清單涉及美對華約30億美元出口。

  此外,朱民觀察到,美國企業家都認為川普有不可預測性,大多數持有不支持態度。

  近日,美國小麥協會發表聲明,強烈抨擊川普為了保護美國的鋼鐵業而犧牲農民的利益。此外,美國業界普遍對美方單邊行動感到擔憂,已有45家美商協會明確提出反對意見。彼得森研究所最新研究成果也顯示,如果打貿易戰,美國將由此失去480萬個工作崗位。

  朱民進一步指出:“即使中美打貿易戰,談判的主導權也在中國。”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前五大產品,都是受到巨大的政策影響,例如飛機、原材料、農產品等;而中國對美國出口的前五大產品,都是市場化行為,例如製造業、機床設備、化工產品等。因此,從政策上來講,中國的報復比美國容易。

  對於中國的反製措施,白明強調,此次中國商務部發布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主要是針對美國對華鋼鐵和鋁的加征高關稅的反製,因此隻涉及30億美元商品。後續針對美國301調查的,措施會更加有力度。“我們可以在符合WTO相關規則的前提下,向美國對華出口有嚴重依賴的產業予以反製,比如飛機、農產品等。”

  下一步走向

  近日有消息稱,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表示,美國對華加征關稅產品的清單公示天數將從30天延長到60天,這意味著在今年6月前,美國不會對中國相關產品開征高關稅。對此,商務部發言人高峰表示,關於中美貿易摩擦,中方的立場沒有變化,希望美方認清形勢,順應經濟全球化和貿易投資自由化的歷史趨勢,“我們敦促通過對話協商的方式解決分歧,真正維護中美經貿合作的良好局面。”

  “中美貿易戰下一步走向無非是兩個方向,一個是談,一個是打,我認為兩方面都有可能。”白明說,中國當然是不想打貿易戰,因為貿易戰沒有贏家,但是真要打,中國也不怕,我們應該盡快制定出反擊美國的報復清單。

  中美貿易戰硝煙漸近,各方憂心忡忡。世界貿易組織(WTO)總乾事阿澤維多3月28日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表示,如果美中貿易戰全面打響,將對全球經濟產生嚴重影響,世界經濟增長可能急劇萎縮。

  國際關係學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朱殷則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中美貿易戰從長期來看是難以避免的,對此不宜反應過激。中美貿易摩擦不會更新到不可控的地步,全面爆發貿易戰的可能性仍然不大。“我們預計中國將提高美國出口的農產品、服務和傳統製造業產品的關稅,同時就雙邊貿易平衡問題與美國進行貿易磋商。”

  3月27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會見美國聯邦參議員戴恩斯率領的議員訪華團。李克強指出,打“貿易戰”解決不了問題,也違背了貿易的基本原則。中方將朝著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的方向努力,同時也做好了應對的充分準備。希望美方以務實理性的態度同中方相向而行,這有助於維護多邊貿易規則,對兩國、對世界都有利。

責任編輯:劉萬裡 SF01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