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聰明不聰明,是遺傳還是母親孕期營養決定?了解這些才是重點

所謂寶寶聰明不聰明,說的就是孩子的智商高低,腦科專家們認為智力商數(IQ)是與生俱來的,不可能改變。所以,遺傳的佔比不可忽視,但孕期營養也很關鍵,孕期是腦細胞增殖期,決定了寶寶一生中腦細胞數量。那到底哪個佔比更大一些呢?

寶寶聰明不聰明,是遺傳還是母親孕期營養決定?

科學家研究把人類的智商分為遺傳性智商和後天結晶智商兩種。所謂遺傳因素,主要和媽媽有關,因為承載智商的染色體來自染色體x,媽媽有兩個xx,尤其是男孩受媽媽影響最大。

看到這裡相信不少人就會說,找個聰明的老婆不就得了,小學畢業的一律不要!但由於染色體基因也存在差異,所以遺傳也不是絕對的,不是說聰明的父母一定會有聰明的孩子,智商平庸的父母生不出聰明寶寶,先天只是佔一部分,和孕期營養、後天環境也有很大關係。

孕期飲食對寶寶大腦發育的影響

在孕早期是胎兒腦細胞增殖最快的時期,而且這個數量在之後不會有所增加,直至一生。所以在早期要堅持服用葉酸,並且可以適量補充鈣質、堅果類。

在孕中期也是胎兒的大腦發育高峰期,可以針對性多吃富含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比如魚肉、牛奶、豆漿、深綠色蔬菜等,尤其是深海魚類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也容易被人體吸收。

Ps:有些媽媽在孕期補充dha也是不錯的選擇。

後天的環境不可忽視

寶寶出生就是一張白紙,而後天的環境、飲食、睡眠對智力發育同樣起著關鍵性作用,尤其是在3歲之前。有的孩子小時候很聰明,長大了卻很平庸,這和家庭教育也有一定關係。

曉樂剛2歲的時候,爸爸和媽媽離婚了,她跟著媽媽生活,由於媽媽一直忙於賺錢養家,沒時間顧及到曉樂,只好把她交給爺爺奶奶帶,曉樂媽一年到頭就只有過年時回家。本來曉樂2歲的時候就認識很多漢字和數字,而且愛笑愛玩。但等上幼兒園時,老師發現曉樂根本沒辦法融入集體生活,也很少跟老師說話,只是一個人坐在角落裡發獃,問什麼也不說。5歲了都很難說一句完整的話,這時媽媽才意識到,自己疏忽了孩子太多。

和睦的家庭,良好的教育,多元化飲食和足夠的睡眠時間,都是寶寶這個階段最需要的,家長一定要盡量給孩子最多的關愛,而不是聽之任之,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更別說培養聰明的孩子了。

枕邊育兒寄語:

總之,孩子是否聰明,並不是但一方面因素,如果想要聰明寶寶,從孕期就要開始重視,給寶寶一個健康的生存環境,這才是贏在起跑線上。


多平台邀約原創作者,高級育嬰師,一位兒童心理學專業的二胎媽媽,專註孕期、育兒、早教、餵養與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