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6月金融數據整體平穩,央行強調貨幣政策“以我為主”

伴隨穩增長政策的逐步落地,金融體系對經濟的支持力度正在增強。上半年金融數據顯示,M2、社融及信貸等金融數據整體平穩,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

數據顯示,1-6月,新增人民幣信貸9.67兆元,同比多增6440億元;社融增量累計13.23兆元,同比多增3.18兆;6月末,M2同比增長8.5%,增速與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5個百分點;M1同比增長4.4%,比上月末高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2.2個百分點。

隨著上半年金融數據的出爐,市場開始關注接下來的貨幣政策走向。特別是在美聯儲釋放出強烈降息信號的背景下,我國央行是否會跟隨美聯儲的步伐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在12日央行召開的上半年的金融統計數據媒體吹風會上,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接下來會密切監測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在統籌平衡好內外均衡的前提下,要堅持以我為主的原則,重點要根據中國的經濟增長、價格形勢變化及時進行預調微調,

數據向好,M1、M2剪刀差不斷收窄

6月信貸數據呈現出一個向好的勢頭:社融增速明顯反彈,前期“增信用”措施的效果正逐步顯現。

數據顯示,6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13.26兆元,同比增長10.9%,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是呈現逐步回升的態勢。上半年金融機構對實體發放的人民幣貸款累計增加10.02兆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26兆元。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表示,拉動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回升的因素主要有五方面因素。一是貸款保持較快的增長;二是企業債券的融資增速加快;三是地方政府的專項債的發行力度明顯加大;四是委託貸款和信託貸款負增長的勢頭持續減緩,受基建和房地產銷售回暖的影響,委託貸款和信託貸款負增長的勢頭在持續減緩;五是沒有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的降幅明顯縮小。

“社融的總量還是保持在10.9%,其中貸款是9.67兆,佔社融的比重是73%,這個比重也反映出今年上半年直接融資的比重明顯提高。”央行辦公廳主任周學東認為,上半年直接融資的比重比去年底和一季度又有了較大提高,是一個較好跡象。

除了社融增速反彈外,M1增速的明顯反彈、M2增速企穩也反映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在政策引導下逐漸增強。

6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92.14兆元,同比增長8.5%,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5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56.77兆元,同比增長4.4%,增速比上月末高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2.2個百分點。

“M1、M2剪刀差不斷收窄,反映企業現金流穩步改善,融資難問題正在得到邊際緩解。”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M2增速的相對穩定,也體現了當前央行定向調節以及穩健政策的思路。考慮到下半年仍存的經濟壓力和外部不確定性衝擊,為進一步激活企業活力,貨幣政策適度逆周期調節仍有必要。

阮健弘表示,今年以來,央行會同有關金融管理部門,推動銀行發行永續債,多渠道補充資本金,穩定監管預期,增強商業銀行的資金運用能力,推動了M2增速企穩。

具體來說,M2增速的企穩主要受三方面影響:一是銀行的貸款總體上保持了較快增長;二是銀行的債券投資增速比較快;三是商業銀行以股權投資的方式對非銀行金融機構融出資金規模的降幅有所收窄,銀行表外資金大幅下降的狀況明顯有所緩和,表內外資金關係以及表外融資變化趨於穩定,銀行派生貨幣能力明顯增強。

“總體看,在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商業銀行流動性總體充裕。截至6月末,金融機構過期率2%,比上年同期高0.2個百分點;貨幣乘數6.14,處於歷史同期較高水準。M1增速有所回升,這反映了市場主體對高流動性資產的配置需求有所恢復。”阮健弘稱。

有效融資需求不足

數據顯示,6月新增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1.66兆,環比多增4800億,同比少增1786億元;1-6月人民幣貸款增加9.67兆元,同比多增6440億元,總量上有所擴張。

新增貸款結構分布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從結構上看,新增人民幣貸款仍然依靠短貸衝量,實體經濟融資需求難言樂觀。

分部門看,上半年,住戶部門貸款增加3.76兆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兆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75兆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6.26兆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47兆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48兆元,票據融資增加1.18兆元。

與去年同期相比,1-6月短貸和票據融資合計同比多增1.29兆,但企業中長期貸款卻不升反降,同比少增2400億,新增中長期貸款乏力也反映出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的不足。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從節奏上來看,上半年貸款增量前高後低,二季度新增貸款比去年同期減少3100億,這一方面可歸因於一季度海量增長後銀行對信貸投放節奏的調整,另一方面也與二季度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投融資需求邊際下行相印證。

溫彬表示,上半年企業新增貸款中短期貸款較多,下一步要著重關注信貸結構,進一步增強信貸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貨幣政策“以我為主”

全球央行走進降息周期。近期,全球多家央行宣布降息、美聯儲釋放出強烈降息信號。在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鴿派”的背景下,中國央行究竟是否會跟隨美聯儲的步伐,成為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

對此,孫國峰回應稱,“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主’”。

他表示,我國有兩個重要利率,利率水準一直在下降。一是整體市場利率水準,從去年開始一直在下降。截至2019年6月末,DR007是2.56%,同比下降45個基點;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為3.23%,同比下降25個基點。二是貸款實際利率,2019年5月企業貸款利率是5.34%,同比下降17個基點,尤其是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明顯降低。

總體來看,雖然上半年M2、社融及信貸等金融數據整體平穩,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但近期製造業PMI等先行指標顯示,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猶存。對此,市場對繼續頒布降準、降息等政策預期也在不斷升溫,數量和價格兩個緯度被認為是接下來加大“寬信用”政策實施的路徑。

溫彬預計,央行一方面會繼續使用數量型貨幣政策,通過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定向降準等保持金融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有望再次啟用價格型貨幣政策,即通過調降OMO、MLF、TMLF等政策利率的方式降息,同時逐漸建立從政策利率向市場利率傳導的有效機制,有效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

“未來央行或將從數量和價格兩個緯度,加大‘寬信用’政策實施力度。”王青分析認為,未來宏觀政策將進一步向穩增長方向微調。具體政策措施包括:全面及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加大TMLF、再貸款再貼現規模,定向引導資金流入民營、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薄弱環節。

近半年,貨幣政策通過定向降準持續發力、精準滴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保證市場流動性充裕,以疏通貨幣流動至實體經濟。

例如,從2019年5月15日開始,人民銀行對服務縣域的農村商業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分三次實施到位。目前,前兩次已實施到位,第三次存款準備金率調整也將在7月15日實施。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仍然是今年的貨幣政策發力重點。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市場利率以及貸款實際利率一直在下降,但市場利率降幅遠大於貸款實際利率的降幅,這意味著,利率傳導機制不暢成為製約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難以實現“最後一躍”的主要障礙。

“當前,貨幣市場利率和貸款利率走勢出現背離:一方面,貨幣市場利率降至歷史低位,另一方面貸款利率居高不下,這主要是由於貸款利率定價機制市場化程度不足,未來需要采取措施增強貸款定價的市場化,並引導其與貨幣市場利率掛鉤。”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李佩珈稱。

孫國峰表示,貸款的基準利率和市場利率並存,對市場化的利率調控和傳導機制會形成一定的阻礙,不利於市場利率向信貸利率的傳導。下一步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關鍵點是推進貸款利率進一步市場化。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即貸款基礎利率,LPR)市場化程度更高,隨著推動銀行更多的運用市場報價利率作為貸款報價的參考,有利於疏通貨幣政策向貸款利率的傳導,促進降低貸款的實際利率。

展望未來,孫國峰強調,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密切監測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在統籌平衡好內外均衡的前提下,要堅持以我為主的原則,重點要根據中國的經濟增長、價格形勢變化及時進行預調微調,綜合利用多種貨幣政策組合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市場利率水準合理穩定,同時推動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等措施,疏通貨幣政策向貸款利率的傳導,促進降低企業融資實際利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