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是什麽讓年輕人備感焦慮

千禧一代“以忙為榮”。圖片來源 英國廣播公司

“工作隨時隨地,我連一丁點兒自己的時間都沒有”

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的休·辛普森正在攻讀建築學專業學位。勝利在望之際,他的健康狀況出了問題。

“我以為是癌症。”他對澳大利亞設計新聞網站“公開期刊”說。還好,醫院發現他患的不是癌症,而是焦慮症。

這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他每天學習18個小時,每周7天,只為取得好成績,畢業後找個好工作。“那是地獄一般的日子。”辛普森說,他的大學生活“跟高壓鍋一樣”,壓力巨大,“有時簡直想自殺”。

和辛普森一樣,他的很多同齡人承受著一定程度的心理困擾。他曾與4個被論文或畢業設計逼到“徹底精神崩潰”的人生活在一起。“我親眼看到曾經那麽開心樂觀的家夥,被壓得整天愁眉苦臉。他們再也緩不過來了。”他說。

“如果要問是什麽奪走了我的周末,壓垮了我的身體,那就是該死的工作電話和工作郵件。”31歲的管理顧問羅斯·蘭道對“公開期刊”抱怨道,“因為手機,工作隨時隨地都能找上門來。我連一丁點兒自己的時間都沒有。”

“公開期刊”稱,根據澳大利亞民調機構公布的2018年“未來領導者指數”,該國18歲至29歲的人中,有49%的人表示在所有或大部分時間裡感受到壓力。澳大利亞心理學會2018年《澳大利亞壓力與健康調查》顯示,年輕人比老年人承受著更嚴重的壓力和痛苦。其他國家的情況也不容樂觀。美國《國會山報》稱,2018年“焦慮的成年美國人”比上一年增加了39%。

是什麽讓這一代年輕人如此焦慮?澳大利亞前聯邦政治顧問珍妮弗·雷納對《澳大利亞人報》表示,這部分歸咎於艱難的就業形勢和高企的房價。

雷納指出,在20世紀70年代,年輕人的失業比例不到三十分之一,而今天為六分之一。從事臨時工作的比例從1992年的34%上升到50%,而臨時工的權益通常得不到保障,收入也很不穩定。

美國新聞網站“BuzzFeed”指出,澳大利亞年輕人面臨的問題依次是買不起房、就業機會不足、全球變暖和經濟衰退。從財務角度講,千禧一代遠遠落後於同年齡段的父母那一代人。“我們的儲蓄低得多,投資少得多,穩定性差得多,唯有學生債務多得多。父母告訴我,‘在你這個年紀,我們已經買房了’。但現在,除了極少數幸運兒,沒有幾個年輕人能買得起房。”辛普森說。

許多年輕人不願把時間花費在與人生履歷無關的事情上。圖片來源 美國“Garden of Life”網站

忙碌≠成就

31歲的李暢在北京一家金融機構工作,正在無比繁重的工作和堆積如山的學習任務間努力尋找平衡。公司要求所有員工必須在今年內考取特許金融分析師(CFA)資格,否則將面臨“崗位調整”。這對非經濟學專業出身的李暢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

“我每天8點45分到部門,連軸轉12個小時,有時連飯都來不及吃。晚上到家快10點了,還得咬著牙學兩三個小時,不然根本看不完書。”李暢告訴《青年參考》,純英文教材有厚厚幾大本,一天得看至少80頁。單程通勤時間為一個多小時,她每天只能睡四五個小時。“周末得全天學習,一天學10個小時,不然根本來不及。”CFA考試一年只有兩場,她報了12月的那場。

“部門大多數人是學經濟出身的,有人在學校就把CFA考了。有人特別拚,每天10點才下班,到家還要學。”李暢非常好奇那些同事是怎麽堅持下來的。

“未來領導者指數”指出,澳大利亞18歲至29歲的年輕人中,有77%的人抱怨個人和社交生活受到工作的影響。管理顧問蘭道估計,自己每周的工作時間長達90小時,包括在家處理工作郵件、接聽工作電話的時間。工作與生活的失衡影響了她的身心健康,也損害了她的人際關係。“我是個內向的人,保持友誼都很困難,更不用說談戀愛了。我需要至少24個小時獨處,才能保證周一早上到部門時一切正常。因此,我周末的大部分時間是一個人呆著,給自己充電。”

談到戀愛話題,辛普森說自己“太忙,沒空”。“我27歲,談過兩次戀愛,但現在,我無法想象怎麽開始一段新的關係。”如果“閑逛”了一晚上,他會感到內疚。“我會覺得浪費了一晚上。有這個時間,應該寫論文、讀書、學外語,總之應該以某種形式充實自己。”

蘭道說,千禧一代不願浪費時間去做那些對人生履歷沒有貢獻的事,每個人似乎都在不斷激勵自己前進。“你出去旅遊了嗎?你考取資格證了嗎?你成家了嗎?我相信,每個人都感受到了這種壓力。如果我們稍微松懈一點兒,我們就會覺得浪費了時間,因此罪惡感滿滿。”

雪梨社會研究員克萊爾·麥登對《澳大利亞人報》表示,這是因為我們樹立了一種“以忙為榮”的現代價值觀,認為忙碌代表成功和生產力。實際上,忙碌和成就之間並不能畫等號。

社交媒體加重焦慮和攀比

不過,即使工作不忙,也有61%的人感到壓力。麥登認為,當前的就業和住房市場確實給年輕人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年輕人對新技術的癡迷,特別是對社交媒體的依賴,也對他們的健康和幸福產生了負面影響。“過去一個人獨處的時間,現在被電子郵件、YouTube、社交媒體或App佔據。結果是,我們時時刻刻都被拴著。”

事實上,2015年的一項調查顯示,那些每天至少5次登錄社交媒體的“重度成癮者”中,近三分之一的人在離線後很難入睡或放鬆。許多人感到自己“消耗殆盡”,不是因為工作或學習太忙太累,而是因為他們不肯放下手機。

麥登指出,社交媒體用得越多,人們就越容易患上“害怕錯過症”。看到朋友或同事展示有趣或令人興奮的事時,人們更容易感到低落或焦慮。“我們總在努力向別人看齊,讓自己的‘現場直播’和別人精心剪輯後的‘節目’一較高下。”

“社交媒體總是使你認為,別人的生活比你的更有趣、更酷。”雪梨臨床心理學家辛迪·努爾說,“但這不是事實。人們在社交網絡上會進行‘正面印象管理’,沒人會上傳自己早上醒來時蓬頭垢面的樣子。”

很多人都被這種“正面印象管理”迷惑。《澳大利亞人報》指出,在澳大利亞18歲至35歲的人中,有46%承認他們多多少少患有“害怕錯過症”。

李暢說,“害怕錯過症”的確是個很嚴重的問題。“每天我們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人在網上‘曬’,每個人都似乎很厲害:旅遊,吃喝玩樂,考這個證那個證……相比起來,自己的生活好慘啊!而且,無論我做了什麽、去了哪裡,總有人做的事比我更精彩、去的地方比我更棒。總有人比我厲害,我認為這就是問題所在。”

好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回歸極簡主義生活。有人發起“逃離的快樂”運動,鼓勵人們放下手機、關閉電腦,更多地體驗“真實的世界”,例如讀書、鍛煉身體和探索大自然。努爾表示,雖然社交媒體可以成為建立新關係的催化劑,但回歸現實生活也很重要,可以預防抑鬱、焦慮和孤獨。

努爾說,要想獲得健康和幸福,就要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期望,承認我們是人,不是機器。“不要把自己當成一輛油箱空空的車,不用維修也不用加油,就期待它能跑長途。”

李暢對《青年參考》表示,考試結束後,她會試著放慢腳步。“我現在想通了:健康和開心是大事。我覺得應該提高效率,而不是消耗時間假裝很忙。我要對自己好一點兒。”

原文刊載於《青年參考》6月27日12版

作者 袁野

編輯 王梓

見習編輯 胡文利

微信製作 母傳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