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說會訴苦,是一種能力?

社長說

“向人訴苦不過是徒勞,不如默默承受。”這句話誤導了多少人呐。

●●●

為什麽說會訴苦,是一種能力?

人類有一種好,叫看起來很好

就是在外人看來吧,這個人挺好的。陽光、開朗,整天樂呵呵的,像是沒什麽煩惱。他們的生活也讓人羨慕,有著還行的學歷和背景,有份看起來不錯的工作。就算現在在租房或有那麽點房貸壓力,也無傷大雅。家庭偶爾會爭吵,但整體也還算和諧。當人們看到他們,就覺得羨慕。覺得這樣的人活得真簡單,真快樂。

可是這些人的內心卻是這樣的:一切都看起來都挺好的,可我就是不快樂。

不開心到自己都覺得矯情。不想參加聚會,對於逛街、婚宴、趴體,很多時候都只想靜靜看著他們鬧騰,偶爾強迫自己跟他們一起歡笑,自己卻莫名地孤單。對於工作,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處理完必須的事情,也獲得了一些成績和嘉獎。但總覺得少了些激情和主動,有些職業倦怠。經常感覺渾渾噩噩,什麽都不想做。總有種休息不過來的疲倦,就想僵屍躺。人生的終極夢想,就是懶死在床上。

其實這是一種抑鬱的表現。

抑鬱不同於抑鬱症,是人的一種情緒低迷的狀態。一個正常人,生活就是充滿了歡樂與悲傷,快樂與煩惱。人的正常情緒是有周期的,有時高昂,有時低沉。

能坦然抑鬱的人是幸福的。他們活得比較真誠,開心的時候就開心,不開心的時候就不開心。然而很多人都喪失了表現抑鬱的能力,他們把自己偽裝起來,隻表現陽光、開心,隱藏了自己的煩惱與傷悲。

這時候在別人看來吧,你一切都挺好的。你跟他說你也很苦惱,不好意思沒人聽也沒人信。好像你這種開心果再有煩惱,那真是天理不容了。你這條件再有不開心,那就是矯情了。弄得你更不會展示自己的不開心了。

這個世界上其實並不存在陽光的人,只存在有時候陽光的人。所有你只看到有好的一面的人,他們必定在另外一個你看不見的地方隱藏了巨大的抑鬱。很多糟糕的感覺,經常會在某個瞬間湧上你的心頭。

不對自己的負面情緒進行覺察,我們就會慣性地掉入壓抑。最常見的壓抑就是合理化。有些不開心,理智上知道是庸人自擾,知道沒必要,知道是不對的,知道是自己想多了。但感覺卻依然真真實實地存在著擾動著你。

當一個人的委屈、憤怒、難過、心酸、壓力、孤獨、無助等負面情緒來臨的時候,如果他不能正常處理掉,負面情緒就會累積到身體裡。這時候他的身體就會滿負荷,這就是你感覺到的心累。看起來你什麽都沒做,但其實身體是在負重前行的。這時候身體為了保護你,只能降低你對生活的興趣,減少額外的負擔,以有更多的太空裝載這些情緒。因此,抑鬱是一種保護。

抑鬱的產生,通常是因為負面情緒堆積太多而沒被疏通導致的。

是什麽阻礙了你訴苦

排解自己的負面情緒,上帝賦予了人類一種非常有效的能力,卻經常被人忽視。這種能力就是訴苦。

訴苦,就是把你的不開心說出來,講給別人聽。把你的遭遇、憤怒、悲慘、孤獨、寂寞、無助、絕望、受傷、委屈、無聊、迷茫,通通都說給別人聽。

我知道當我說到這的時候,很多人內心的抗拒馬上就會出來,他們有很多信念拒絕這麽做。正是人堅信的這些信念,讓人生活在局限裡,變得越來越封閉。

“沒有人喜歡聽你抱怨”、

“沒有人喜歡負能量”、

“大家都喜歡開心的人”、

“抱怨起來像祥林嫂”

“每個人都不容易”

“別人也很忙”

“沒有人有空聽你說”

“不能給別人添麻煩”

“別人幫不了你”

當我喜歡一個姑娘,我最開心的事應該就是她願意對我袒露心聲,說出她的煩惱了。這即讓我覺得被坦誠對待,又讓我覺得被信任。反之,她每天總是很開心,我會感覺離她很遠。

事實上,別人偶爾的抱怨和負能量,是一種坦誠,是一種信任,是一種敞開,是一種依賴,是一種願意建立關係的靠近。當你想跟一個人親密,他訴苦的時候比開心的時候其實是更容易的。

是訴苦,給了別人走近你的機會。

那些對你沒興趣的人,才不會喜歡聽你訴苦。可如果你混到了地球74億人都對你沒興趣,那我覺得你真是小怪獸級別的,一定做了什麽對不起地球的事。

我們不喜歡別人抱怨,實際是不喜歡別人一直抱怨,總是抱怨。祥林嫂的抱怨級別,不是你這種凡人能企及的,你跟嫂嫂的差距,不是兩三個等級那麽簡單。你從早上抱怨到晚上,強度也很難比得上嫂嫂的十分之一。

好像人會自戀到:我一抱怨,就成了天天在抱怨。我一抱怨,別人就崩潰到無法承受。

你總覺得別人也不容易。因為你不會求助,你就會活得很不容易。這時候你就會把自己的不容易投射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都跟你一樣不容易。你對生活很辛苦,也覺得別人很辛苦。你很忙,不喜歡聽別人抱怨,你也會投射性認為別人也沒空聽你說。

實際上,別人忙嗎?只是你覺得別人都很忙,只是你覺得別人都很不容易。

當你覺得別人很忙,不想聽你說的時候,其實你的潛意識裡是寫著:

別人所有的事,都比我重要。

我不值得別人為我花時間。

我不值得別人重視我。

我不值得別人為我停留。

別人可能在照顧孩子,可能在忙工作,也可能是在吃蘋果,可能在看電影,可能在遛狗,可能在跟保安吵架,的確挺忙的。這些都比你重要,所以真的沒時間聽你訴苦。

因為在你的想象中,對他來說,你是最不重要的,比什麽都不重要。所以他不會有多餘的時間留給你。不會為了你改變下生活節奏,不會為了你犧牲下現在正在做的事,哪怕那件事是可做不可做的。

至於抱怨會給別人添麻煩,就更有點無稽之談。大約你活著應該就是個麻煩了。你這麽乖,到底是誰受不了你給他添一點麻煩,讓你產生了別人都這麽脆弱的念頭呢?

不給別人添麻煩,就是不懂得求助,不懂得需要別人,不給別人機會靠近你啊。所以堅強的人,首先得孤僻。你得孤僻到不求助,才能堅強。

這些信念,存在於你的頭腦裡,根深蒂固。以至於讓你覺得訴苦是個糟糕的事,漸漸喪失了這種能力。

順著這些信念,我們也可以想到你的成長史。在你小時候,撫養你的那個人:

聽不得你有抱怨,看不得你委屈,受不了你有不開心。因為他聽不下去,他就會告訴你“不能”。

總是把你放一邊,他忙自己的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這些都比關心你的感受還重要。

他那麽忙,也受不了你再給他添麻煩了。他那麽脆弱,也經不起你的麻煩。他可以為你做很多,但就是不想聽你在說什麽。

於是你只能學會堅強。自己消化情緒,自己照顧自己。

訴苦的好處

不能訴苦的人,還有一個很深的信念:訴苦沒有用,別人也幫不了你。

這個信念,會讓人陷入一個人死扛,特別悲壯,特別孤獨。有時候為了防禦這種悲壯,我們會美化這個動作,叫做堅強。

事實上通過訴苦,人能獲得的幫助太多了。至少四個:

情緒釋放。

心理谘詢中非常重要的療效因子,就是訴說與傾聽。來訪說啊說啊說,說多了,自己就好了。說的不夠多,就引導他說更多。負面情緒被排解,力量就出來了。這時候人自己就會知道該怎麽做了。

人會不知道該怎麽做,通常是因為情緒吞沒了思考能力。情緒緩解,思考能力就回來了。

思路梳理。

訴說是一個自我整理的過程。當你感覺到自己的生活一團亂麻,你就去訴說吧。當你不知道該從哪開始說起,你就隨便開始吧。很多問題,說著說著就清晰了。心理谘詢師的最高境界就是:來訪者找到你,你開始“嗯”“嗯”“嗯”,50分鐘後,來訪者微笑著離開說了聲謝謝。

人比自己想象的更聰明,人本身就知道答案。隻不過缺了一個出口,被帶出來。

心理支持。

現實層面上可能真的沒人能幫助你。但是在心理層面上,你依然可以獲得大量的支持、陪伴、鼓勵、慰藉。有時候人在心理上獲得的支持,正是幫助人走過困境最強的力量。

某種程度上,心理上的支持,比現實的支持更給人力量。它讓我們能有勇氣去獨立面對,而非依賴。心理上的支持,可以幫我們排解掉負面情緒。讓我們帶著愛面對現實,而非帶著孤獨與無助。

實際建議。

當你說“別人幫不了我”的時候,是一種極大的自戀,把別人都當成了腦殘和弱智。傾聽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但是提建議卻是很多人的擅長。當你訴苦,你會得到成把成把的建議。當你不知道該不該離婚,你的朋友們多半知道該怎麽做。當你不知道怎麽面對長官,願意給你指點的人就更多。

這些方法也許不專業。但依然具有參考價值。建議這東西,有用就行呀,哪有什麽專業的方法。你去找專業的心理谘詢尋求幫助,心理谘詢師就會這麽跟你說:我們心理谘詢,是不給建議的。

找誰訴苦

當你願意卸下內心的信念,其實就很好找了。你可能感慨“翻遍通訊錄,沒找到能傾訴的人”,這是一種對自己的不自信、對他人的不相信。不信你發個朋友圈試試:好失落,誰陪我。隻聊聊,不亂搞。

總有人會嘲笑你矯情,也總有人來關心你怎麽了。你要為哪種人活呢?

你可以找陌生人訴苦。陌陌、天涯、群聊和搖一搖,很多人願意聽你說。真心想聽的那種。大冰就聽了很多這樣的陌生故事,然後寫了一本又一本的書。每個社交軟體和微信群裡,都藏龍臥虎,並非所有都是你幻想的那麽庸俗。很多時候是你把自己想的太特別了。

你可以找家人訴苦。家人對你的關心,是需要你教的。他們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不停地擔心啊擔心,你怕他們擔心而“報喜不報憂”,也是對他們極大的不信任,更是你對關心的抗拒。你可以告訴他們,你不需要建議,你只想說說。

無論找誰,重要的是你要有訴苦的能力和意識。別把自己想的太重要,好像你訴個苦,就能把別人怎麽著了似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