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兒推拿如何配穴,組合起來效果才好?

小兒推拿調理疾病,要從患兒本身出發,根據患兒的情況,採取相對的措施。

1、小兒推拿的整體調理

有些手法是從整體出發,平衡陰陽,調整升降沉浮,所以常常用在前面,比如孫重三流派的分陰陽,比如盲拍的運八卦,比如南方流派的調理五經(推5個手指),比如北京的捏脊流派,都是著重於全身的調理作用。

2、治標驅邪

寶寶生病,一定有外在的癥狀,比如咳嗽、發燒、腹瀉、積食等。針對這些癥狀,小兒推拿有對症處理的方法,比如發燒用清天河水,積食用退六腑等,這些清法,清除外邪,使患兒早日恢復,其中三字經流派善用清法;其二,用發散的方法,最常用的是汗法,汗法為病邪開路,疾病隨汗出而解,常用的有一窩風、二扇門、風池、肩井等。

3、扶正調脾胃

調脾胃在小兒推拿中佔有重要地位,因為脾胃為後氣象血生化之源,氣血好,其他一切都隨之改善,所以調理脾胃是重要的扶正手法,正氣存內,邪不可乾。常用的扶正手法有:推三關、補脾、足三裡等。

4、滋陰手法

病期較長的患兒,需要滋陰養陰,因為病氣傷陰,發汗也傷陰。所以病程超過三天可以用二人上馬、補腎經、三陰交、湧泉這些穴位。

5、術對的應用

有些穴位組合起來,有組合拳一樣的功效,張漢臣流派比較擅長用術對,比如一窩風小天心用於感冒、順運八卦小橫紋用於咳嗽初期、逆運八卦掌小橫紋用於喘重痰多等。

6、特殊的穴位

比如治療厭食的四縫穴、治療過敏的血海膈俞、止吐用清胃經、腹痛用一窩風等,專病專穴。

今早起來,有家長問如何配穴,遂草草寫就,未必全,也難免有疏漏,希望大家看到給予斧正。小兒推拿外治八法: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從整體到局部、從陰陽到升降沉浮、從發散到滋陰、從驅邪到扶正,達到陰陽平衡人天合一,健康快樂。

吳老師原創小兒推拿文章,未經同意,請勿轉載。喜寶推拿培訓第一講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