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面對不文明行為,博物館有何妙招?

暑假到來,博物館、美術館正成為許多人學習休閑的首選去處。然而,隨著參觀人群的不斷湧入,博物館有限的建築空間裡充滿著孩子的奔跑喧鬧、家長的呼喊呵斥和遊客的交談討論的聲音,導致博物館出現維持參觀秩序難、保證觀眾參觀效果難等問題。對此,一些博物館積極探索解決方法,如中國美術館推出的《我是文明小觀眾》觀眾文明參觀導覽繪本就讓人眼前一亮。

卡通繪本引導兒童文明參觀

《我是文明小觀眾》是中國美術館以本館藏品為原型自主設計製作的繪本版少兒參觀規範,一個套裝裡包括一張貼紙卡片和多張畫有卡通人物勸導文明參觀規範的繪本卡片。通過貼卡片遊戲和對館藏作品擬人化再創作的形式,告訴小朋友們在參觀展覽時不可以做的事情。

比如,“請不要吃東西”畫的是一個小朋友在一幅身著旗袍的女子畫作前吃東西,畫作中的女子做出嚴肅的表情和雙手環胸的教導性肢體語言,表示對吃東西這個行為的反對。當小朋友們找到繪本上的對應場景後,將代表行為錯誤的“×”形貼紙貼在預留位置,可以加深“請不要吃東西”的印象。而在卡片的另一面,一隻系著圍裙的卡通老鼠正在打掃垃圾,小老鼠的對話框裡也再次明確地告訴小朋友們“請不要吃東西”。

繪本主要面向少兒群體,尤其以學齡前兒童為核心閱聽人。針對小孩子年齡較小,正處於意識發展期,具有想象力豐富、對色彩和形狀感知敏銳、喜歡玩耍的特點,中國美術館選用活潑鮮豔的色彩和兒童喜歡的卡通形象,結合本館的藝術特色,對本館藏品進行再創作。整個繪本圖文並茂,中英對照,內容生動,寓教於樂,是中國美術館在引導觀眾文明參觀和開展美育教育方面的一個積極探索。

在小繪本上線後,中國美術館通過本館官網、新華網等自有媒體和大眾媒體對繪本進行了一定的宣傳介紹,並策劃相應的親子活動、館校合作教研活動、主題兒童教育活動發放繪本,同時推出“我代言我是文明小觀眾”同名活動,鼓勵小朋友們爭當文明小觀眾。

當然,《我是文明小觀眾》繪本是由中國美術館免費為觀眾提供,觀眾可以在美術館前台自主領取,谘詢台的工作人員看到小朋友也會主動發放。從2018年5月推出至今,《我是文明小觀眾》繪本深受兒童、教師和家長的歡迎,在引導觀眾文明參觀方面發揮了積極影響。

觀眾文明參觀仍存不和諧因素

“觀眾文明參觀”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尤其《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等大

型文博節目的推出更使博物館成為參觀熱點。但與“博物館熱”相伴而來的是急劇增加的接待壓力,不僅如此,參差不齊的觀眾參觀素質也為博物館規範文明參觀帶來不少阻力,大家吐槽的在餐廳、高鐵等公共場所的“熊孩子”、“熊爸媽”在博物館也並不少見。

就在本月,有兩名男性遊客在故宮博物院中吸煙並拍攝炫耀視頻;幾個小孩在武漢自然博物館中破壞玻璃展盒,撕扯掉蝴蝶標本的翅膀;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大廳中,孩子嬉戲追趕、遊客躺在座位上甚至當眾摳腳,觀眾留言“博物館形如農貿市場”······

其實,對於此類不文明參觀行為,博物館早已做出很多應對措施。例如,張貼文明參觀須知、發放文明參觀手冊、加強工作人員管理和博物館參觀禮儀宣傳。但針對這些屢禁不止的亂象,未來博物館還可以從哪些方面更好地引導觀眾文明參觀呢?

如何更好的引導觀眾文明參觀?

1、開發更易於觀眾接受的引導方式

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為觀眾提供文明舒適的引導服務。開展觀眾調查,深入了解觀眾需求,在解決休息設施、安保等常規問題的基礎上,針對不同觀眾的年齡、性別、興趣偏好等不同特性,結合本館定位和藏品特色,利用科技、藝術等多種元素,創新形式開發更易於觀眾接受的引導方式。

廣州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便將一級文物“黃埔軍校學生畢業證書”盤活起來,製作成一份精美的畢業證書。觀眾在參觀之後如果能準確回答有關軍校的歷史問題或博物館文明參觀的相關問題,就為其發一份畢業證書;觀眾可以填上自己的姓名,寫上日期,再加蓋紀念章,頗具紀念意義。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發布視頻“《芝麻街》裡的餅乾怪”,通過可愛的餅乾怪和工作人員的互動,溫馨提示人們不要在展廳裡吃零食,要愛護展廳環境衛生,引發觀眾大呼“好萌”。這也是觀眾樂於接受的文明參觀規範的一個優秀案例。

2、完善文明參觀的引導工作

更新對場館一線工作人員的職責要求,加強對觀眾的觀展禮儀的管理。當前,多數觀眾知道要在展廳內保持安靜,但並未意識到在非展廳的開放區也應舉止文明。非展廳的開放區也是博物館公共區域的一部分,觀眾也需要在此文明參觀。那麽,博物館是否可以向觀眾說明文明參觀的區域,通過提示和藝術性引導的方式培養文明參觀習慣呢?

除了日常觀眾參觀行為的規範,觀眾有序離館也是文明參觀的一部分。在閉館時前十分鐘,博物館一般會用輕音樂加廣播提醒的方式,提醒觀眾離館。但由於多種原因,有些觀眾不能很好地配合離館工作,造成博物館與觀眾之間不必要的衝突。為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博物館需要提前說明離館時間和要求,進行文明規勸。另一方面,觀眾要主動配合博物館的工作,合理規劃參觀時間和行程。

此外,文明參觀的形成既需要觀眾與博物館的相互配合,還要有強製管理。2015年,國家旅遊局開始施行《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對遊客破壞公共環境衛生、公共設施,損毀、破壞文物古跡等不文明行為開展記錄管理工作。目前已有南京、北京多城建立不文明遊客黑名單。對於博物館來說,在嚴格執行《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的同時,可以因館設規、因需設規,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觀眾參觀規範。

3、聯合社會力量加強宣傳普及

除了做好本館基礎服務外,博物館還可以聯合學校、家庭、藝術教育機構、媒體等社會力量,加強對文明參觀的宣傳普及。

譬如,充分利用館校合作的形式,將觀展禮儀引入課堂教學環節,通過正式教育傳達文明觀展的理念。或者開展這一主題的親子或幼兒教育活動,邀請父母與孩子共同接受文明參觀的教育,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還可以加強與社會藝術教育機構或預約團體參觀者的溝通,告知社會機構正確的觀展禮儀,請其協助規範自己組織觀眾的參觀行為,對文明參觀規範進行推廣。

此外,社交媒體也應該是加強觀眾文明引導的一股積極力量,進行正向引導和反向製止。發布觀眾參觀須知,大力宣傳文明觀展禮儀;報導不文明行為,讓觀眾在討論的過程中自省,提高文明參觀意識,養成“文明參觀,從我做起”的好習慣,發揮從眾心理的積極效應。

如近日四川博物院、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發起“最不能忍的博物館管參觀不文明行為”投票,網友紛紛留言點讚;上海博物館發布微博文章《暑假泡博物館?YES!參觀禮儀先知道》,多家博物館轉發,觀眾文明參觀成為微博熱門話題。

結語

當人們越來越樂於走進博物館參觀學習,博物館必然要更加重視、協調與觀眾之間的關係。博物館人一直在思考並探索,如何在為觀眾提供更人性化服務的同時,引導觀眾文明參觀,提升觀眾的參觀體驗,營造良好的觀展氛圍。相信會有更多博物館在此方面做出積極嘗試,當然也需要觀眾配合,共同維護觀展文明。

那麽,作為博物館從業人員或者觀眾,您認為博物館可以在觀眾引導方面采取哪些行動呢?歡迎大家在留言區提出討論建議~

圖片來源:中國美術館及其它網絡平台

編輯:阿聰#阿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