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極為罕見的7版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你都聽過嗎?

非常具有創意的“前奏曲”改編版

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是大提琴界的至高瑰寶

歷來有許多不朽的大提琴家

都為之傾注了畢生心血

這套組曲在塵封數百年後,在大提琴宗師卡薩爾斯的演繹下重現光彩。它有著巴赫作品中特有的神聖氣質,嚴謹威嚴的結構布局中蘊伏著無限美學意義,像宇宙和星辰一樣凝練、博大、深刻。

它就像澄澈的湖水一樣,能夠反映出每個演奏它的人內心真實而細微的顫動。每一位大提琴名家對它的演奏都是獨具特色的,沙弗蘭的深刻徹骨、羅斯特洛波維奇的豪放飄逸、富尼埃的緩慢詩意、卡薩爾斯的巍峨雄茂....當你向它發出愈加深奧的發問,它便會向你回以愈加哲理的應答。

在眾多傑出的“大無”演奏版本中

下面這7個版本極為罕見

非常值得一聽!

1

就像天使在歌唱

今井信子的中提琴版

今井信子是當今國際上最知名的中提琴演奏家之一,她早年曾就讀於耶魯大學和茱莉亞音樂學院,並奪得過慕尼黑與日內瓦國際中提琴大賽冠軍。她不僅是一位頂級的獨奏大師,也是極其優秀的室內樂演奏家,常年與馬友友、麥斯基、阿格裡奇等大師同台合作。

今井信子的中提琴版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是一套非常具有特色的錄音,她的這把名琴音質極佳,較少運用揉弦,使得聲音更通透直接。中提琴音色相對大提琴更加纖細敏感、輕盈澄澈,如同天使的歌唱,非常接近於巴赫那個時代的大提琴。

巴赫:第一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2

晶瑩剔透的音色

G?ran S?llscher十一弦吉他版

G?ran S?llscher是國際著名吉他演奏家中非常罕見的一位,他經常使用的是一把十一弦吉他(一代泰鬥耶佩斯使用的是十弦吉他)。1978年,他奪得巴黎國際吉他大賽冠軍後,便走上了輝煌的職業生涯。

他的這把十一弦吉他,是按照魯特琴的音準定弦的,因此非常適用於演奏巴洛克時期的音樂作品。巴赫本人也非常熱衷於魯特琴這件撥弦樂器,曾親自將自己的小提琴或大提琴作品改編成魯特琴曲。這個吉他版本“大無”,一方面保留了魯特琴的風格,另一方面又有著現代吉他層次鮮明的特點,充分展現了巴赫作品的“建築感”

巴赫:第二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3

殘酷的手指訓練

戈多夫斯基的鋼琴炫技版

戈多夫斯基是鋼琴史上的一位頂級泰鬥,他的手很小,但靈活程度和每個手指的獨立性都發達得令人怎舌,據說,同時代的鋼琴大師斯克裡亞賓、拉赫瑪尼諾夫等人在聽過他的演奏時,都驚訝得合不攏嘴。戈多夫斯基的鋼琴改編曲,毫無疑問是當時“世上最難的作品”

戈多夫斯基改編過巴赫的部分“大無”和“小無”,都是極為艱深的鋼琴作品。他使得樂曲的織體和和聲更加豐富,非常華麗炫彩。雖然這很大程度上已經改變了巴赫作品原本的面貌,但卻別有一番審美趣味在其中。

巴赫:第三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4

一秒回到巴洛克

Anner Bylsma的古大提琴版

比爾斯瑪是一位具有學者氣質和人道主義精神的大提琴家,他非常善於演奏巴洛克時期的大提琴作品,並推崇以“古樂”的方式詮釋作品。他演奏用的弦是巴洛克時代的質地,並去掉了大提琴底部的支撐杆,用雙腿夾住琴身,演奏時握弓靠上。

他錄製的這套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備受讚譽,深沉含蓄,不疾不徐,速度和力度都恰到好處,具有典型的學院派氣質。他的琴聲中有著一種歷經滄桑後的頓悟感,這非常符合巴赫作品中人性與神性高度統一的特質,充滿了哲學意味。

巴赫:第四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5

就像教堂的晚鍾

埃德加·梅耶的低音提琴版

低音提琴是大提琴的近親,由於曲目相對較少,所以低音提琴家常會演奏大提琴的經典曲目。低音提琴版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相比之下更加厚重、陰鬱,尤其是在演奏風格較為灰暗沉重的“第二組曲”和“第五組曲”時更具有悲情色彩。

埃德加·梅耶是當代非常傑出的低音提琴演奏家,也是一位室內樂高手,常和馬友友等人同台演出並錄製唱片。他演奏的這套組曲大氣雄渾,底蘊十足,尤其是厚重的低音,猶如置身於莊嚴的大教堂內

巴赫: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後台資源不全,隻搜到這首前奏曲

6

充滿現代極簡風格

Peter Gregson簡化重組版

格雷格森是一位多才多藝的音樂家,他既為電影、遊戲寫作配樂,也能講解他對音效的看法,或者上台演奏室內樂。格雷格森4歲學習大提琴,然後進入皇家音樂學院,後來他對電子音樂發生興趣,參與了麻省理工院的媒體實驗室。

格雷格森的新專輯《重組巴赫》是對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全新解讀,這也是DG唱片公司自2005年啟動的系列項目,已經誕生了《重組四季》(馬克斯·裡赫特作曲)這樣的成功案例。

巴赫:第六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7

最具有東方哲學風格的演繹

王健演奏版

在眾多現代大提琴演奏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版本中,樂迷們有許多津津樂談的經典演繹,包括卡薩爾斯、史塔克、羅斯特洛波維奇、沙弗蘭、馬友友等大師....這些大師的演繹都有著非常鮮明的西方演奏家風格。然而,用一種具有東方哲學的境界去詮釋巴赫,無疑是另一種美妙體驗。

正如朱曉玫演繹的巴赫《哥德堡變奏曲》一樣,中國大提琴家王健演奏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骨子裡就有著一種東方文明獨特的飄逸、大氣、靈秀、深刻。王健演奏的巴赫,簡潔凝練,每個音都經過了深思熟慮,起承轉合間都流露出了思考。

他主張音樂家應該像反聲板一樣,用琴弦把音樂反射出去。因為作品是作於“古樂時代”的,因此王健在演奏方式上也力求“複古”,盡量減少揉弦的使用,回歸“本真”的感覺。

王健演奏: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第一組曲-阿勒曼德

第二組曲-薩拉班德

第六組曲-前奏曲

王健演奏“第六組曲”

本文轉自:橄欖古典音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