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陳士鐸:腹痛

陳士鐸: 人有腹痛至急,兩脅亦覺脹滿,口苦作嘔,吞酸欲瀉,而又不可得,用寒葯治之不效,熱葯亦不效,用補藥亦不效。此乃氣痛也。治法必須疏肝氣之滯,而又升騰脾胃之陽氣,則土不畏木之侵凌,而痛自止也。方用逍遙散加減最妙。柴胡(一錢) 白芍(五錢) 白朮(一錢) 甘草(一錢) 茯苓(三錢) 陳皮(一錢) 當歸(二錢) 神曲(一錢)水煎服。多食生冷燔炙之物,或難化之品,存於腹內作痛,手按之而痛甚者,此食積於腸,閉結而不得出,有燥屎之故也。法宜逐積化滯利腹湯甚效。大黃(三錢) 當歸(五錢) 枳殼 山楂 麥芽 濃樸 甘草(各一錢) 桃仁(十粒)水煎服。

人有畏寒畏熱,似風非風,頭痛頰疼,胃脘飽悶,甚則心脅相連 脹,膈咽不通,吞酸吐食,見食則喜,食完作楚,甚則耳鳴如沸,昏眩欲仆,目不識人,人以為風邪之病,誰知是木鬱之症也。夫木屬肝膽,肝膽之氣一鬱,上不能行於心包,下必至刑於脾胃。人身後天以脾胃為主,木克脾土,則脾不能化矣;木克胃土,則胃不能受矣。脾胃空虛,則津液枯槁何能分布於五臟七腑哉!且木尤喜水,脾胃既成焦乾之土,則木無水養,克土益深,土益病矣。土益病,則土不生肺,而肺金必弱,何能製肝!肝木過燥,愈不自安而作祟矣!治法宜急舒肝膽之本氣。然徒舒肝膽之氣,而不滋肝膽之血,則血不能潤,而木中之鬱未能盡解也。方用開鬱至神湯∶人蔘(一錢) 香附(三錢) 茯苓(二錢) 白朮(一錢) 當歸(二錢) 白芍(五錢) 陳皮(五分) 甘草(五分) 炒梔子(一錢) 柴胡(五分)水煎服。一劑而鬱少解,再劑而鬱盡解也。此方無刻削之品,而又能去滯結之氣,勝於逍遙散多矣。或疑鬱病,宜用解散之劑,不宜用補益之味,如人蔘之類,似宜斟酌。殊不知人之境遇不常,拂抑之事常多,愁悶之心易結,而木鬱之病不盡得之歲運者也。故治法亦宜更改,不可執鬱難用補之說,棄人蔘而單用解散之葯,況人蔘用入於解散葯中,正既無傷,而鬱又易解者也。

此症用舒木湯亦效。白芍 當歸(各三錢) 川芎 荊芥 鬱金 蒼朮(各二錢) 香附 車前子 豬苓 甘草(各一錢) 青皮(五分) 天花粉(一錢)水煎服。

人之鬱病,婦女最多,而又苦最不能解,倘有困臥終日,癡癡不語,人以為呆病之將成也,誰知是思想結於心、中氣鬱而不舒乎?此等之症,欲全恃藥餌,本非治法,然不恃藥餌,聽其自愈,亦非治法也。大約思想鬱症,得喜可解,其次使之大怒,則亦可解。蓋脾主思,思之太甚則脾氣閉塞而不開,必至見食則惡矣;喜則心火發越,火生胃土,而胃氣大開,胃氣既開,而脾氣安得而閉乎?怒屬肝木,木能克土,怒則氣旺,氣旺必能沖開脾氣矣。脾氣一開,易於消食,食消而所用飲饌必能化精以養身,亦何畏於鬱乎!故見此等之症,必動之以怒,後引之以喜,而徐以藥餌繼之,實治法之善也。方用解鬱開結湯∶白芍(一兩) 當歸(五錢) 白芥子(三錢) 白朮(五錢) 生棗仁(三錢) 甘草(五分) 神曲(二錢) 陳皮(五分) 薄荷(一錢) 丹皮(三錢) 玄參(三錢) 茯神(二錢)水煎服。十劑而結開,鬱亦盡解也。此方即逍遙散之變方,最善解鬱。凡鬱怒而不甚者,服此方無不心曠神怡。正不必動之以怒,引之以喜之多事耳。人有飲食之後,胸中倒飽,中滿之症,實由於脾土之衰,腎火之寒也。方用溫土湯∶人蔘(一錢) 白朮(三錢) 茯苓(三錢) 蘿蔔子(一錢) 薏仁(三錢) 芡實(五錢)山藥(五錢) 肉桂(三分) 谷芽(三錢) 水煎服。

人有未見飲食則思,既見飲食則厭,乃勉強進用,飽塞於上脘之間,微微脹悶,此不止胃氣之虛。而心包之火正衰也。方用生胃進食湯∶人蔘(三錢) 白朮(三錢) 炒棗仁(五錢) 遠志(八分) 山藥(三錢) 茯苓(三錢) 神曲(五分)良薑(五分) 蘿蔔子(一錢) 枳殼(五分) 乾薑(炒黑,一錢) 水煎服。用調飢散亦妙。人蔘(五分) 山藥(一兩) 白芍(三錢) 甘草(五分) 肉桂(一錢) 菖蒲(五分) 肉豆蔻(一枚)炒棗仁(三錢) 水煎服。十劑愈。

人有中心鬱鬱不舒,久則兩脅飽滿,飲食下喉,即便填脹,不能消化,人以為臌脹之漸也,而不知皆氣滯之故。解其鬱兼補其氣,方用快膈湯∶人蔘(一錢) 茯神(五錢) 白芍(三錢) 白芥子(二錢) 蘿蔔子(五分) 檳榔(三分) 神曲(五分)枳殼(三分) 柴胡(五分) 薏仁(三錢) 濃樸(三分) 水煎服。

人有患中滿之病,飲食知味,但多食則飽悶不消,人以為脾氣之虛,誰知是腎氣之虛乎。故腎虛中滿,必補火以生土;又必補水以生火耳。方用金匱腎氣丸∶茯苓(六兩) 附子(一枚) 牛膝(一兩) 肉桂(一兩) 澤瀉(二兩) 車前子(一兩五錢)山茱萸(二兩) 山藥(四兩) 牡丹皮(一兩) 熟地(三兩)各為末,蜜為丸。每日早晚白滾水送一兩。初服少脹,久服脹除而滿亦盡消。用熏脾湯亦佳。熟地 白朮(各五錢) 山茱萸(四錢) 破故紙(一錢) 杜仲(三錢) 附子(五分)水煎服。

人有咳嗽氣逆,心脅脹滿,痛引小腹,身不能反側,舌乾嗌燥,面陳色白,喘不能臥,吐痰稠密,皮毛焦枯,人以為肺氣之燥也,而不知乃是肺氣之鬱。夫肺氣之鬱,未有不先為心火所逼而成。然而火旺由於水衰,腎水不足不能為肺母復仇,則肺金受虧,而抑鬱之病起。然則治肺金之鬱,可不泄肺金之氣乎!雖然未可徑泄肺金之氣也,必須大補腎水,水足而心火有取資之樂,必不再來犯肺,是補腎水正所以泄肺金也。方用善泄湯∶熟地(一兩) 山茱萸(五錢) 玄參(一兩) 荊芥(三錢) 牛膝(三錢) 炒棗仁(三錢) 沙參(三錢) 貝母(一錢) 丹皮(二錢)水煎服。一劑輕,二劑又輕,十劑全愈。此方滋腎水以製心火,實滋腎水以救肺金也。肺金得腎水之泄而肺安,腎水得肺金之泄而水壯,子母同心,外侮易製,又何憤懣哉!此金鬱泄之之義,實有微旨也。此症用和金湯亦效。麥冬(五錢) 蘇葉(一錢) 桔梗(二錢) 甘草(一錢) 茯苓(三錢) 黃芩(一錢) 半夏(五分) 百合(三

人有遇寒心痛,腰 沉重,關節不利,難於屈伸,有時厥逆,痞堅腹滿,面色黃黑,人以為寒邪侵犯也,誰知是水鬱之症乎?水鬱之症,成於土勝木復之歲者居多,然而脾胃之氣過盛,肝膽之血太燥,皆能成水鬱之症也。然則治法何可舍脾、胃、肝、膽四經而他治水鬱哉!雖然水鬱成於水虛,而水虛不同,水有因火而虛者,真火虛也;有因水而虛者,真水虛也。真水虛而邪水自旺,真火虛而真水益衰。大約無論真火、真水之虛,要在於水中補火,火足而水自旺,水旺而鬱不能成也。方用補火解鬱湯;熟地(一兩) 山藥(五錢) 巴戟天(五錢) 肉桂(五分) 杜仲(五錢) 薏仁(五錢)水煎服。連服四劑自愈。方於補火之中,仍是補水之味,自然火能生水,而水且生火,水火兩濟,何鬱之有,正不必滋肝膽而調脾胃也。此症用浚水湯亦效。白朮(一兩) 杜仲(三錢) 山藥(一兩) 薏仁 芡實(各五錢) 防己 桂枝(各五分)水煎服。四劑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