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甲狀腺結節 10 問:你會答幾道?

隨著人們對健康程度的重視,每年體檢發現患甲狀腺結節的人越來越多,這個說大可大說小可小的疾病,問題眾多,小編精選出患者最關心的 10 個問題,為大家解答疑問。

1:平時吃加碘鹽能不能預防甲狀腺結節?

大多數甲狀腺結節的發病原因是由於碘的缺乏所致,但長期的高碘飲食同樣會通過促發體內促甲狀腺激素水準的升高而刺激甲狀腺組織增生出現結節。因為平時食鹽中已經添加了碘,所以再長期進食含碘量高的海鮮如海帶等,也容易引起甲狀腺結節。

2:為什麼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逐年升高?

這與現代生活方式、夜生活增多、精神壓力增大、過量碘鹽攝入相關,同時也與彩超解析度越來越高有很大關係,因為超聲下 2-3 mm 的病變都能看到了。

3:甲狀腺結節惡變率高嗎?如何判定良惡性?

臨床中只有 5% - 15% 的甲狀腺結節為惡性,即甲狀腺癌。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的鑒定主要看彩超結果,根據彩超結果上結節是否有砂礫狀鈣化、界限是否清楚、周圍血流是否豐富來判斷。

一般來講,如果彩超報告單上出現以下描述: 單一結節、結節內有砂礫樣鈣化、結節的 TIRADS 血流分級大於 Ⅳ 級,符合上述一條就高度懷疑惡性結節了。反之, 甲狀腺結節在彩超上沒有上述幾條表現,一般都是良性的,但還是要半年左右複查甲狀腺彩超。

另外強調一點,結節大小不是良惡性鑒別的標準,臨床上 3 mm - 4 mm 的甲狀腺癌也不少見。 結節的良、惡性與結節的大小無關;與結節是否可觸及無關;與結節單發或多發無關;與結節是否合併囊性變無關。

4:甲狀腺結節有什麼危害?

大部分的甲狀腺結節都是無明顯危害的,只需 6 - 12 個月定期檢查彩超就可以。

但是如果甲狀腺結節為單髮結節,且血流分級為Ⅳ級以上,結節內含有砂礫狀細小鈣化,就有高度懷疑惡變可能,可能逐漸演變成甲狀腺癌。

5:甲狀腺結節鈣化了是否提示嚴重?

目前醫學界公認只有彩超中提示甲狀腺結節內砂礫樣細小的鈣化是甲狀腺癌的表現,大約有 55% - 68% 的甲狀腺癌患者中有這類細小鈣化。

臨床上更多見的是環形或大塊狀鈣化,這些絕大部分是炎症、血腫吸收機化後形成的一般鈣化,這些鈣化患者中只有 10%-20% 是惡性病變。

6:哪些甲狀腺結節需要細針穿刺(FNAB)?

一般來講,凡直徑>1 cm 的甲狀腺結節,均可考慮 FNAB 檢查。但在下述情況下,FNAB 不作為常規:

(1)經甲狀腺核素顯像證實為「甲亢」表現的結節;

(2)超聲提示為純囊性的結節;

(3)根據超聲影像已高度懷疑為惡性的結節。

(4)男性;

(5)結節生長迅速;

(6)伴持續聲音嘶啞、發音困難,並排除聲帶病變(炎症、息肉等);

(7)伴吞咽困難或呼吸困難;

(8)結節形狀不規則、與周圍組織粘連固定;

(9)伴頸部淋巴結病理性腫大。

7:甲狀腺結節手術都有哪些方法?

目前絕大部分醫院都在採用常規小切口手術,就是在頸部做 4 cm 左右的橫行切口。也有一部分醫院在做經乳房或腋窩的腔鏡下甲狀腺結節切除。

8:甲狀腺結節手術有哪些風險?

常見的手術風險有以下三條:

(1)術中術後出血,一旦發生,特別是出現術後出血,需要二次手術止血。

(2)術中喉返神經及喉上神經的損傷,目前國內外大概的發生率在 2% 左右,與手術大夫的經驗有明顯相關性。一旦出現喉返神經損傷,會導致術後聲音嘶啞、飲水嗆咳,一般難以修復。

(3)甲狀旁腺損傷,發生率低於喉返神經損傷,主要與術中切除範圍相關,甲狀腺體積越大,切除甲狀腺組織越多或術中診斷為甲狀腺癌,需清掃淋巴結,則發生率明顯升高,術後會出現手足抽搐及口角麻木。

9:甲狀腺結節手術後容易複發麽?

如果手術切除範圍不夠徹底,則極有可能殘留增生的甲狀腺組織和微小結節,而術後甲狀腺素製劑的抑製治療對殘留的病變組織影響有限,所以術後複發率較高。一旦複發需要再次手術,則手術的風險要比初次手術高 5-10 倍。

10:甲狀腺結節手術後對飲食有何要求?

甲狀腺結節手術後為減少複發應少吃海鮮,並盡量避免進食含碘量豐富的食物,如海帶、蝦皮和紫菜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