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6.29腦科學日報| 重磅!NEJM發表首篇人工智慧臨床研究:精準判斷腦損傷患者意識水準;減肥有了新靶點:「進食交響樂」的指揮者

第 351期 腦科學日報

2019年6月29日

科 學 時 訊

哥倫比亞大學神經學研究所Jan Claassen博士與紐約大學合作,利用機器學習分析了顱腦損傷早期臨床無反應患者的腦電圖(EEG),發現部分患者對醫生的言語指令有大腦激活(稱為認知-運動分離)現象,並與患者更好的預後相關。該臨床研究於2019年6月27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題為Detection of Brain Activation in Unresponsive Patients with Acute Brain Injury。

閱讀鏈接:

NEJM發表首篇人工智慧臨床研究:精準判斷腦損傷患者意識水準

就像交響樂的合奏一樣,我們的進食行為會受到多個大腦區域的協同調節。6月24日,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已經確定了這個「進食交響樂」的指揮者——杏仁核。杏仁核不僅是大腦的情緒調控區域,它還可以控制食慾。研究人員認為這將有助於厭食症的治療和幫助減肥者們降低食慾。

閱讀鏈接:

科學家發現調控食慾的神經基礎,減肥有了新辦法

3, 伯克利 AI 研究院提出新的數據增強演算法,比谷歌大腦的 AutoAugment 更強!

基於種群的訓練示意圖,它通過訓練一個神經網路的種群來探索超參數計劃。它將隨機搜索(探索)和拷貝高性能個體的模型權重(利用)結合起來

數據增強是提升圖像識別模型性能的重要手段。伯克利 AI 研究院的一篇關於數據增強的論文便被 ICML 2019 收錄為 oral 論文,該論文巧妙地運用基於種群的數據增強演算法,在降低計算成本的情況下,既能提高學習數據增強策略的速度,又能提升模型的整體性能。伯克利 AI 研究院也在官方部落格上對論文進行了解讀,本文是AI 科技評論的編譯。

閱讀鏈接:

學界 | 伯克利 AI 研究院提出新的數據增強演算法,比谷歌大腦的 AutoAugment 更強!| ICML 2019

4,Cell | 繼中縫背核控制食慾之後,研究人員發現其可調控體溫

中縫背核抑製性神經元通過不同的方式雙向調控體溫

2019年6月27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Alexander Nectow團隊以長文形式在Cell上發表Regulation of Energy Expenditure by Brainstem GABA Neurons,發現腦內五羥色胺合成最重要的腦區-中縫背核(dorsal raphe nucleus)抑製性神經元通過不同的方式雙向調控能量消耗,進而調節體溫。此前他們發現中縫背核可能是潛在的通過控制飢餓信號治療肥胖的藥物靶點,這次發現中縫背核可以調節體溫。

閱讀鏈接:

Cell | 繼中縫背核控制食慾之後,研究人員發現其可調控體溫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等機構研究人員近日在英國《自然·遺傳學》雜誌刊文介紹,他們以來自美洲、歐洲和中東的2343名自閉症患者以及對照組5852名普通人為研究對象,分析了這些人的「全外顯子組」數據,即所有編碼蛋白質的基因的DNA序列。結果發現,有41個基因的隱性突變會引發自閉症,其中33個基因此前從未被發現與自閉症有關。

閱讀鏈接:

自閉症病例可能有5%源自基因隱性突變

近日,一項在全球40個國家開展的大型誠信實驗結果出爐。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與經典經濟學邏輯不同的是,人們撿到的錢包中現金越多,歸還錢包的可能性就越大。相關論文近日刊登於《科學》。

閱讀鏈接:

人人都不想做「賊」 ——「丟失」錢包實驗揭示全球誠信狀況

資 訊 信 息

1,海南海葯從上海藥物所引進癲癇新葯!

26日,海南海葯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海口市製藥廠有限公司擬受讓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癲癇候選新葯派恩加濱(HN37)相關技術。雙方對派恩加濱(HN37 項目)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權益以及對在海外權益的收益分配原則做了初步約定。

詳情鏈接:

【產學研】海南海葯從上海藥物所引進癲癇新葯!

6月20日至21日,由中國科學院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中國心理學會體育運動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心理學分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承辦的首屆華人「運動行為與腦健康」學術研討會暨全國第二屆運動認知神經科學學術年會在心理所成功舉辦。

此次大會是第一次在體育運動領域召開的大規模腦科學會議。本次大會分為運動領域的認知神經科學研究、認知心理學、腦成像方法學以及成果的期刊發表四個專題進行。

詳情鏈接:

體育科學與腦科學在本世紀的首次碰撞——記首屆華人「運動行為與腦健康」學術研討會在心理所成功舉辦

前 文 閱 讀

1,6.28腦科學日報| Nature:迄今最完整的動物發育過程基因表達圖譜;復旦多學科團隊在治療上肢痙攣性偏癱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2,6.27腦科學日報| 抑鬱症治療的新曙光——低劑量全麻藥物;《自然-醫學》:腸道細菌又搞新聞,這次關乎運動能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