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特別容易出汗是因為腎虛嗎?男人警惕這4種異常出汗!

這樣的伏天,每天都是30多度的高溫氣象,搞的大家「動一下,就一身汗」。尤其是男同胞們,後背愛出汗,手心愛出汗,腋下愛出汗,有時就連腳底也是濕漉漉的,整個人像從水裡撈起來的一樣。

經常聽人說,出汗多是腎虛的表現,到底真相是怎麼樣的?

播放GIF

出汗多一定是腎虛嗎?

播放GIF

其實,出汗是人體正常代謝的一種形式,汗是由汗腺分泌的液體。當外界氣溫升高,或體內產熱增加時,人體為了調節溫度,就會發汗。

有的時候精神緊張亦引起發汗,發汗中樞分布於中樞神經系統各部位,正常人24小時內不知覺蒸發約600~700毫升水。

當然,除了以上的原因會導致人體的汗液分泌增多,還有一些病理性的原因也是導致人體的汗液增多的,比如腎虛、脾虛、氣虛、甲亢、糖尿病、低血糖等等疾病,所以說當發現人體出汗量比較大時,不一定就是腎虛,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異常出汗是「虛症」信號

中醫上有」動汗」和「靜汗」之分。由於氣象環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屬於靜汗,相當於被動出汗。

不少異常的「靜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盜汗等。有些人不熱、不運動時前心後背會出汗,且容易疲勞、感冒、心慌,特別怕風怕冷,這叫自汗,是氣虛的表現。夜晚一睡著就出汗,叫盜汗,是陰虛的表現。

男性,這4種情況下的出汗要警惕

手腳出汗=脾胃虛

手腳心出汗只有自己知道,它是脾胃虛弱的表現。《傷寒明理論》指出,「多由脾胃濕蒸,旁達四肢手足所致。

調理方法:手心和腳心愛出汗,說明濕熱重。濕熱重的人平時還會大便黏膩、嘴巴乾苦愛喝水。這種情況既要去熱,又要除濕健脾。多吃清熱解暑、除濕健脾的食物,如苦瓜、苦苣等苦味食物,還有黃瓜、西瓜、冬瓜等瓜類,薏米、山藥、香菇等。

頭部出汗=是氣虛

頭部易出汗,大多數是一些身體虛弱的人,如產後的婦女或者年邁的老人。這是氣虛的表現。如果是吃飯時就汗多,平時正常的話,那就是胃火過盛,平時飲食要清淡。

調理方法:若同時有上腹脹滿、口臭、不想吃飯多為積食,用麥芽、獨腳金水煎服用;若伴隨肢體沉重無力,胃脹不適,想嘔吐,身體發熱,舌苔厚而黃膩。用蒼朮,南豆花水煎飲用。

睡覺出汗=腎陰虛

夜間盜汗多見於腎陰虛的男性,一般是出現在半夜,汗液布滿胸部、背部、大腿,汗量大,醒來汗止。平日經常會出現失眠、手腳熱、口乾等癥狀,在飲食上要忌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平日蓋過的床單被褥也要勤換洗,避免刺激皮膚。

調理方法:選百合、雪梨、蜂蜜等滋陰,少吃羊肉、洋蔥、蔥薑蒜等熱性食物,用沙參、麥冬、五味子或西洋參等泡水飲。

淋漓多汗=嗜鉻細胞瘤

嗜鉻細胞常見的癥狀就是淋漓多汗,且出汗具有陣發性,發作時,面部潮紅或發白,有時也會持續出汗。此外,常常還伴有心慌、手顫、四肢發涼等。此病發作時常伴有明顯的血壓升高、頭痛等癥狀。

出汗時間不同,預示不同疾病

  • 白天出汗

無論冬夏,在白天不活動或輕微活動的情況下,常汗出不止。常有身體虛弱、說話語聲較低、食慾差、易感冒等特點,中醫認為是氣虛的表現。

  • 晚上出汗

睡著出汗,醒來汗止,中醫稱為「盜汗」。常有手腳心熱、心煩、面部發紅髮熱、口咽乾燥等特點,中醫認為是陰虛表現。

做這4件事,防止出汗多

1.少喝酒:酒精會使皮膚裡的血管膨脹,增加身體的熱量。

2.擦酒精:酒精會壓縮毛孔,可以在幾個小時內阻止流汗。這種方法只能偶爾使用,因為過度擦酒精會引起嚴重的皮膚乾燥和刺激。

3.擦爽身粉:有時只是噴灑一些爽身粉,可以幫助你吸收身體的過多水分,使你感覺乾爽。

4、避免吃熱、辛辣的食物:少吃一些會使胃發熱的食物,身體就會減少出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