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才爭奪戰初見成效,武漢成都等中西部城市人口回流明顯

隨著中西部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地區尤其是強省會人口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安徽人口增量超蘇魯

安徽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323.6萬人,比上年增加68.8萬人,增長1.1%。

儘管目前各省份2018年的具體人口數據還未全部公布,不過從目前公布的一些省份來看,安徽的人口增量名列前茅,68.8萬的增量甚至超過了江蘇和山東這兩個沿海經濟大省。數據顯示,2018年山東常住人口達到10047.2萬人,比上一年增加41.37萬人。同期江蘇人口增量為21.4萬人,都明顯不如安徽。

安徽常住人口的快速增長,來自兩部分,一部分是人口的自然增長。數據顯示,去年安徽出生率為12.41‰,死亡率為5.96‰,自然增長率為6.45‰,自然增長人口為40.34萬。

除了自然增長外,機械增長即流入人口也不少,為28.46萬,這部分人口主要是回流的人口。安徽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安徽省首次出現外出人口回流現象,此後連年回流,目前安徽省人口遷移已步入“外出人口持續回流”的新時期。

數據顯示,同2010年安徽省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5950.1萬人相比,共增加373.5萬人,年均增加46.7萬人,年平均增長率為0.8%。

而在2017年,安徽常住人口增加59.3萬人,增長0.96%,增量僅次於廣東和浙江,位居全國第三位。

人口回流與近年來長三角加快一體化過程中,安徽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緊密相關。長三角一體化不僅包含了經濟發達的江浙滬兩省一市,也包括了中部人口大省、農業大省安徽。去年11月,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首次上升為國家戰略。在長三角一體化快速推進的過程中,蘇浙滬的不少產業轉移到了安徽,在促進安徽快速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過程中,蘇浙滬也騰出更多空間,加快產業的轉型升級。

從安徽外出農民工務工地看,主要在江蘇、浙江、上海,三地佔到75.7%(江蘇佔28.5%、浙江佔25.6%、上海佔21.6%)。

安徽省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林斐對第一財經分析,近年來在長三角城市群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的過程中,安徽深入參與長三角發展分工合作,兩省一市(蘇、浙、滬)的很多產能轉移到安徽,這對安徽經濟的帶動作用十分明顯,進而帶動了不少原先在兩省一市的外出人員回流。

今年的安徽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安徽將深度參與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規劃綱要編制,制定安徽實施方案。推進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和產業合作示範基地建設。推動G60科創走廊宣蕪合段建設,打造實體化科創合作示範平台。

從區域布局來看,安徽的經濟、產業集中在皖江城市群,這邊的水資源豐富,產業和人口承載力更高,近幾年皖江城市群、合肥都市圈的發展,對安徽區域經濟的引領帶動作用日益凸顯。

這其中,省會合肥去年人口總量突破了800萬大關,達到了808.7萬人,2018年人口淨增達到12.2萬,延續了近幾年快速增長的勢頭。

中西部強省會人口增長快

在安徽之外,中西部另一個人口大省四川人口也實現較快增長。四川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四川常住人口達到8341萬人,比2017年增加39萬人。

數據顯示,自2010年以來,全省常住人口共增加299.2萬人。其中,2011~2018年各年增加8.2、26.2、30.8、33.2、63.8、58、40和39萬人,平均每年增加37.4萬人,四川常住人口已經實現連續8年增長,尤其是2015—2018年增加較多。

四川省統計局分析,常住人口保持平穩增長主要原因:一是2011年以來,四川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持續平穩增長,是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二是四川經濟穩定增長和產業優化升級,吸引各類人才來川就業創業。三是四川大力支持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就業。四是扎實推進脫貧攻堅精準扶貧,為貧困地區大量外出人員提供了脫貧致富的良好機遇,回流明顯。五是四川得天獨厚的宜居宜遊環境和開放共享的包容性,吸引省外人口入川定居。

其中,省會成都的引領作用十分突出。成都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成都市常住人口為1633萬人。而2017年,成都常住人口 1604.5 萬人,也就是說,2018年,成都人口增量達到了28.5萬人。

在鄭州,2017年全市常住人口為988.07萬人,比上年增加15.68萬人,增長1.61%。這也是鄭州連續7年常住人口增量超過15萬。今年1月12日,鄭州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稱,2018年鄭州市常住人口突破千萬,這也意味著鄭州2018年的人口增量超過了10萬。

高德地圖位置發布的大數據顯示,從1月28日至2月4日,深圳、北京、上海、廣州、東莞、成都、蘇州、鄭州、杭州、佛山等十個城市人員流出最多,成為最空曠城市。這十大空城中,除了北上廣深、杭州、佛山等沿海發達地區外,來自中部的鄭州和成都也入圍其中。

這也說明,隨著中西部經濟發展的加快,強省會如鄭州和成都也吸引了大量的外來人口,尤其是省內其他地市的人口。例如,四川和河南是我國人口大省,成都和鄭州作為省會,成為人們遷居、工作的重要目的地。

中西部強省會人口的快速增長,一方面是由於,在目前區域經濟的增長中,強省會尤其是中西部人口大省的省會起到越來越重要的支撐和引領帶動作用。例如,2018年,成都和武漢這兩大城市的GDP增速都達到了8%,同期合肥增長8.5%,長沙也增長了8.5%,西安達到8.2%,鄭州達到了8.1%。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武漢、成都、鄭州、長沙、重慶、西安等強二線城市,近幾年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人口集聚都十分迅速,收入與一線城市的差距越來越小,居住條件好,生活壓力沒那麽大。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留在了這些城市。這些城市未來將是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點,它們的發展空間甚至大過一線城市。

另一方面,2017年以來,以武漢、成都、西安等為代表的強省會城市紛紛發布戶籍新政,打響人才爭奪戰後,人口加速向這些強省會城市湧入。

以西安為例,近兩年來,西安引才的成效頗為顯著。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遷入的新西安人接近80萬,其中,博士以上1253人,碩士研究生26762人,大學生237543人;人才引進32126人,學歷落戶和人才引進佔總遷入人口的63.5%。

陝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對第一財經分析,隨著關中平原城市群和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的建設,以及不斷升級的戶籍新政等舉措,人口向大西安集聚的勢頭十分強勁,未來人口流入將會持續快速增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