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在戰與和之間,康熙用了二十二年收復台灣

清政府逐步穩定在全國的統治後,明鄭勢力成為清朝統治者越來越關注的問題。和順治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明鄭問題的策略不同,在順治去世後,新統治集團對招撫鄭成功已不再抱有任何幻想,決定改以武力解決。順治十八年末,早已投降清朝並在北京軟禁十五年的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被處死。

次年,也就是康熙元年(1662)五月,鄭成功在台灣病逝,明鄭在內亂中進入鄭經時代,清政府因征伐台灣不易,和議又起。雙方在是否剃髮、可否依「朝鮮例」上再次陷入僵局,隨著鄭經平定內亂,遂無下文。

清政府採用和談作為主要策略,很大原因是軍事實力尤其是水師戰力不足。在多年招撫下,鄭氏雖不肯歸附,歸誠的鄭氏官兵卻日漸增多。康熙元年,清政府在江浙閩粵分設滿漢兵戶郎中一員負責招撫,鄭經親屬鄭纘緒、心腹周崔芝之子周家政、副統領何義、忠明伯周全斌、威遠將軍翁求多、永安侯黃廷等人紛紛率領所部官兵家屬投歸。

康熙元年至康熙三年間,「投誠文武官員3,985人,食糧兵40,962名,歸農官弁兵民64,230名,眷屬人役6,3000餘名,大小船隻900餘艘」。這些人員與船隻的歸降不僅削弱了明鄭實力,也讓清軍水師迅速成長起來。

康熙二年,鄭經擒殺叔父鄭泰,內亂再起。荷蘭人也試圖再次奪取台灣,他們遣使入貢清政府,請助師討台灣。而清政府既有討伐鄭氏的初衷,又因自身海軍實力不濟無法單獨攻下台灣,遂決定與荷蘭人共同進攻明鄭政權。

康熙二年十月,清朝靖南王耿繼茂、李率泰及水師提督率清荷聯軍攻擊明鄭。雖然清軍取得金門、廈門兩島,但過程並不順利。明鄭始終佔據上風,全因清軍買通思明州守將陳昇等人局勢才逆轉,鄭經不得不退守銅山(今福建東山島)。康熙三年(1664)正月,明鄭再次發生大規模叛逃,清軍幾乎肅清東南海域島嶼,鄭經隻餘退守台灣一條路。

清廷對是否繼續征討明鄭意見不一,金廈之戰已經暴露清軍水師不及鄭氏善戰,李率泰認為雖金、廈已破但「窮寇勿追」,不如「四處招降,以散其黨羽。倘技窮受撫,亦免士卒勞苦;如再頑抗,移師未遲」。但明鄭降清將領施琅、黃梧堅持繼續追擊。七月,清政府授施琅靜海將軍銜,命其伐鄭。

康熙四年四月,施琅數次出兵進攻澎湖,卻因颶風不克西還。消息傳至北京後,清政府疑心明鄭降將並非真心效忠,加之反對用兵台灣的主和派漸佔上風,於是對施琅等人征討台灣的聲音不再理會,回到封禁、招撫的老路。

康熙七年(1668),因明鄭勢力已經完全退守台灣,整個東南沿海幾乎被清朝所掌控,清政府裁撤福建水師提督,主攻派施琅被授予內大臣一職,改置總兵鎮守海澄(今福建龍海),並焚燒沿海水師戰船,將明鄭降兵遣入各省屯墾。

康熙八年,康熙帝繼續招撫路線,派遣兵部尚書明珠、侍郎蔡毓榮到泉州主持議和之事。雙方在台灣的政治定位議題上無法突破僵局,和議再次破裂,兩岸維持對峙的局面,直到清朝三藩內亂。

康熙十二年(1673),清廷下令撤藩,平西王吳三桂遂發動叛亂,提出「興明討虜」,各地紛紛響應。靖南王耿精忠叛於福建,平南王尚之信叛於廣東。地方督撫相繼反叛,孫延齡叛於廣西,羅森、鄭蛟麟、吳之茂叛於四川,王輔臣又叛於寧羌,戰火席捲半個中國。鄭經乘機渡海進兵福建漳州、泉州和廣東潮州,形勢好像一度對鄭經有利。

自康熙十三年起,鄭經勢力滲入東南一帶,極盛時擁有閩粵沿海五府之地。然而好景不長,兩年後,王輔臣、耿精忠相繼降清,鄭經在對清作戰上也盡顯頹勢,再次退敗廈門。

負責平定東南地區的康親王傑書考慮到清軍水師戰力不足,派人到廈門與鄭經議和。因沒有解決台灣的政治定位問題議和不成,康親王準備使用武力剿滅明鄭。

意外的是,當康熙得知此事後,卻決定放棄武力攻台,反而對明鄭勢力做出極大讓步,在清朝之後和鄭經的溝通中,已然同意明鄭可以藩屬國的地位存在,且以通商貿易來彌補海島之困。

在接下來的兩年中,清政府還多次允諾明鄭只要釋甲東歸,海島歸還清政府,則可不削髮,以澎湖為界,通商貿易,並「照依朝鮮事例,代為題請,永為世好,作屏藩重臣」。

康熙本以為滿足明鄭一直堅持的依「朝鮮例」就能收穫和平,孰料明鄭仍以種種藉口,如堅持不歸還明鄭佔據的海澄,和議始終不成。當康熙認為明鄭不願被納入朝貢體系後,舉兵伐之也就成為預料中的戰略選擇。

隨著清軍在東南沿海軍事行動的勝利,清政府征台之議再起。被康熙重用的福建總督姚啟聖在清軍攻取金門及廈門之後,即奏請康熙,由他統兵進征澎、台。他寫道:「鄭經不滅,則廣東、浙江、福建山海之寇終難殄絕。臣願親督水師進取台灣。」

然而不同的聲音也漸起。大學士明珠於康熙十九年(1680)奏稱:「閩疆新定,逋逃殘寇,姑徐俟其歸命,再若梗化,進剿未晚。」福建水師提督萬正色也反對武力進取,他認為「澎湖遠懸外洋,且港口迫狹」,對明鄭應「徐行招納,必自歸誠」。萬正色的意見得到了兵部侍郎溫代、刑部尚書介山等人的支持,康熙決定沿用招撫的方法。

康熙二十年,情勢對清朝極為有利。這年三藩之亂被平定,而鄭經去世致明鄭內部奪權內亂,馮錫范擁鄭經次子、鄭成功之孫鄭克塽繼位,長幼失序讓台灣民心離散,棄鄭投清的官兵越來越多。清朝內閣大學士李光地等人認為這是攻台的大好時機,宜「剪除根株」,康熙由此下定決心徹底剿滅明鄭勢力。

這年六月,康熙傳旨要各方「同心合志」,「底定海疆」。此時清政府內部仍有相當一部分官員認為明鄭對清朝已構不成威脅,可棄台灣於不顧。萬正色上疏《三難六不可疏》,堅持「台灣難攻且不必攻」;大學士馮溥退休回籍時還上疏康熙稱「台灣不宜征剿」。

已經解除了後顧之憂的康熙對這些聲音統統不予理會,他將反對武力攻台的萬正色改任陸路提督,重新啟用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規取台灣。康熙二十一年授權施琅「相機自行進剿」,命姚啟聖等同心協力,不得有誤。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清軍在施琅率領下取得了澎湖之戰的全面勝利。在台灣屏障被破後,鄭克塽差人與施琅議和,康熙趁機對明鄭發佈諭旨,指出雙方長期處於對峙狀態「以致沿海地區,裡閈不寧,時遭兵燹之厄」,這種狀態應盡早結束。今已克澎湖,台灣「指日蕩平」,希望鄭克塽能「審圖順逆,善計保全」,如他歸降,清政府不僅既往不咎,還「從優敘錄,加恩安插」。

這道諭旨對和平解決台灣問題至關重要。在經過月餘的爭論後,最終,明鄭選擇投降清朝。七月初五,馮錫范命鄭德瀟寫降表。七月十五,馮錫范將鄭克塽送交施琅,並提出「三不傷」請求,即清軍入島「不傷鄭室一人,不傷百官將士一人,不傷台灣黎庶一個」。八月十三,施琅進入台灣受降,康熙收復台灣,統一中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