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鄭成功被皇帝賜“朱”姓,為什麽還姓鄭?

公元1645年,明朝覆滅後隆武政權成立,鄭芝龍把22歲的鄭成功引薦給隆武帝。隆武帝非常欣賞鄭成功的才華,曾歎息說:惜無一女配卿,卿當忠吾家,勿相忘也。在古代,皇帝以女兒相許是最高的榮譽。為了表示對鄭成功的寵愛,隆武帝賜予國姓,並將原名森改為成功。從此以後,鄭森的名字就成了朱成功,而老百姓則尊稱他為“國姓爺”。

在歷史上,有的人稱呼“國姓爺”為朱成功,而有的人卻稱呼他為鄭成功。

南明傳世的文獻並不多,官方史料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半官方性質的明史也有不少,比如《南疆逸史》、《思文大紀》、《安龍逸史》等,它們對國姓爺的稱呼大多是招討大將軍忠孝伯朱成功、招討大將軍威遠侯朱成功、延平王招討大將軍朱成功等等。但是在清朝的官方奏折中,稱呼國姓爺的都是海賊鄭成功、海寇鄭成功、賊寇鄭成功等等。

有明一朝,皇帝的姓並不需避諱,讓人奇怪的是,現存的史料中,國姓爺自稱並不是“朱成功”,而是“國姓成功”,為什麽會這樣呢?

主因是隆武帝沒有子嗣,難免會讓人生出王莽謙恭下士之嫌。如果隆武帝有成年的兒子,而且比國姓爺年紀更長,那時候掌管兵馬的國姓爺叫朱成功 ,就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其實,這時候的國姓爺應該改回到原來的名字“鄭成功”,但是他不能,因為父親鄭芝龍加入了清軍陣營。公元1646年,清軍先後攻佔仙霞關、福州等重點,鄭芝龍頻頻後撤,洪承疇等降清明臣寫來勸降書,並許以閩粵總督。鄭芝龍投降後,朱成功立即向天下表示“從來父教子以忠,未聞教子以貳。今吾父不聽兒言,倘有不測之禍,兒只有縞素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國姓爺恢復“鄭”姓,相當於表示“我站在我父親這一邊”。當然,國姓爺也沒有與鄭芝龍劃清界限,那個時代不流行“忠孝兩全”。既然不能叫“朱成功”,也不能叫“鄭成功”,那麽“國姓成功”就是最好的選擇,它一方面避開了竊取天下的嫌疑,一方面也沒有站隊父親反對南明。

按理說,由皇帝賜予的姓,非謀反大逆者不可奪,更不能改,子孫都要用這個。國姓爺從未反過明朝,為什麽如今被稱為“鄭成功”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清朝統治中國267年,謊話重複一萬遍能變成真理,何況是近300年的時間。現在,知道“朱成功”的人還有多少?

參考文獻:《明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