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啥全球父母熱衷育兒“軍備賽”,還有休戰那天嗎?

看點父母們一邊感歎北歐的自由教育,一邊不斷催趕孩子往前跑。為什麽會產生這種現狀?耶魯大學國際和發展經濟學教授法布裡奇奧,正在研究各國育兒觀念的深層聯繫。我們就相關問題與布裡奇奧聊了聊,他表示:大環境促使了全世界“雞娃”父母的產生;“雞娃”道路上,父母們需要注重激勵手段的合理性。

來源:外灘教育

(ID:TBEducation)

文丨周瀅瀅

這幾天,一篇《海澱家長對不起,順義媽媽的生活才叫做“不配有夢想”》的熱文,讓順義媽媽群體,在家長圈又火了。

文中表示,她們是帝都最積極上進的女性群體,熱衷討論的宏觀話題,永遠和“雞娃”相關。

當海澱區家長還在為黃莊找補習班,拚進“北清”而折騰時,順義媽媽們已經讓娃四年級考SACT、六年級考托福,要與印度裔學霸競爭“爬藤”。

在中國大地上,育兒好像成了一場“軍備賽”,為什麽現在的父母,一邊痛恨“雞娃”,卻又一邊惶恐“雞”得不夠?

我們羨慕北歐父母,不爭不搶、給孩子更多自主成長空間的育兒心態;卻又深感無力,最終在兩種育兒觀中撕扯,更加焦慮和不知所措。

中國父母需要為自己激進的育兒心態,感到自責嗎?

對此,耶魯大學國際和發展經濟學教授法布裡奇奧,通過系統研究發現,各國父母的育兒觀念差異,其實和傳統、文化、地域無關,而是有著深層次的經濟學原因。

耶魯大學國際和發展經濟學教授

法布裡奇奧•齊利博蒂

那就是:在社會收入差距小和教育回報率比較低的國家,父母往往表現得更寬容;而在社會收入差距大和教育回報率比較高的國家,父母可能會更熱衷於“推娃”,向孩子灌輸出人頭地的理念。

一句話:你會成“雞娃”家長,其實是被大環境“逼”出來的。

在法布裡奇奧看來,北歐和中國的家長,在教育觀念上的差異,可能最為明顯。

中國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在考慮買哪裡的學區房,送孩子去哪所學校,上什麽補習班。

這種在教育上花費巨大時間、精力,時刻關注和影響孩子方方面面的養育方式,被他稱為密集型的育兒方式(intensive),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雞娃”模式。

究竟什麽樣的養育方式更好?

法布裡奇奧認為:沒有所謂的好或壞的養育方式,父母無論是選擇什麽樣的育兒方式,都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理性選擇,為了能讓孩子生活地更好。

環顧世界,無論是以中國、韓國為代表的亞洲國家,還是美國、英國等更強調個人選擇和自由的歐美國家,“虎媽”、“直升機家長”所代表的密集型育兒方式,已經取代了寬鬆的教育方式,成為當今大部分國家主流的養育方式。

法布裡奇奧教授和美國西北大學馬賽厄斯教授,剛剛合著出版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育兒經濟學》,正是從經濟學角度討論了這一問題。

借此機會,外灘君採訪了法布裡奇奧,請他為我們具體闡述。

《愛、金錢和孩子:育兒經濟學》

“雞娃”背後的經濟學原理

法布裡奇奧認為,父母的養育風格,其實和社會經濟狀況有著密切的聯繫,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影響因素:一個是收入不平等(income inequality),也就是社會貧富差距;

另一個則是教育回報(return on education),也就是受教育程度,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未來的收入。

選擇放任型的“散養”育兒模式,還是野心勃勃的“雞血”式育兒,究竟是如何受到這兩個因素的影響?

1. 貧富差距越大,越傾向於“虎媽”模式

我們看這樣一組,收入差距和父母養育風格的關係數據。

縱向坐標依次為放任型、權威型和專製型 (從左到右),橫向坐標為貧富差距

收入差距較小的瑞典、挪威等北歐國家,父母普遍采取“放任型”(permissive)的養育風格。

也就是說,在貧富差距較大的國家,更容易出現權威、專製的“虎媽”式家長。

也許你會疑惑,逼娃努力,催娃奮進,不是亞洲父母一直以來的“文化基因”嗎?為什麽會和貧富差距有關係?

法布裡奇奧教授還特別比較了,中國和日本這兩個典型亞洲國家的育兒態度。

按理說,中國和日本都是受儒家文化的影響,育兒觀念應該相差無幾別。但實際調查發現,日本家庭大多屬於放任型的父母。

他認為,這是因為和中國相比,日本的基尼指數很低,收入差距不是很大。所以在育兒理念上,日本反而和歐洲更為接近。

其實,只要對比上一代父母的普遍育兒觀念,就會發現,短短的幾十年間,中國父母對待教育的態度,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現在70、80後父母,應該都記得自己小時候,有大把的玩樂時間,假期也沒有上不完的補習班。父母大都采取一種“散養”的模式,並沒有很強的動力,讓子女爭做“人上人”,因為大家收入水準都差不多,何必呢?

到了今天,情況就不一樣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收入差距拉大,收入排名前10%可能比社會平均收入高出很多倍,父母自然要花費巨大的時間、精力,讓子女向金字塔的頂尖攀爬。

“虎媽”式育兒,就成了一種普遍、必然的現象。

2、教育回報越高,父母“雞娃”越普遍

另外一組數據顯示,低教育回報的國家,父母多採用“放任型”育兒,而高教育回報的國家,父母更傾向於“權威型”“專製型”

甚至法布裡奇奧認為:教育回報,要比社會收入差距,更能激發父母的鬥志。

為什麽呢?

縱向坐標依次為放任型、權威型和專製型 (從左到右),橫向坐標為教育回報率

試想一下,即使社會收入差距再大,如果教育在其中發揮的因素,微乎其微,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並不會影響你的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搞原子彈的,還不如賣茶葉蛋的”,那父母還拚個什麽勁兒呢?

現在的中國,乃至全世界,都處於一個“高教育回報”的階段。

隨著社會分工的越來越明顯,對知識技能要求高的工作,比簡單重複的工作,在收入上有著巨大的差異。這就使得,接受什麽層次的教育,上什麽樣的大學,變得很關鍵。

法布裡奇奧指出,正是因為在中國,考上清華、北大、複旦,和被一所二、三線的大學錄取,在收入上會有很大的不同,高考才成為中國教育體系下,競爭最激烈的考試。

為了進名校,拚命給孩子學習施壓,也就不足為奇。

而在歐洲很多國家,教育機會沒有太大的差別,大學入學競爭並不激烈,所以父母才更偏向於一種“放任型”育兒。

全世界父母都在“推娃”

過去的三十年,幾乎所有國家的收入差距都在加大,其中最顯著的是中國、美國和英國。而歐洲大陸的收入差距,也在上升,只是較為緩和。

這也導致,世界各國的父母,都將變得越來越激進,只是發生這一變化的速度不同。

其中,有一個很明顯的表現,就是父母在育兒上投入了更多的時間。幾乎所有國家的父母,都開始花更多的時間與孩子在一起。

各國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都在呈上升趨勢

美國勞工統計局的一項“時間使用調查”數據顯示,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2012年,美國夫妻平均每周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包括陪孩子閱讀、遊戲、交談,以及指導家庭作業,從原來的每周2.5小時,增加到了每周8小時以上,增長超過3倍。

此外,還有一個趨勢是,在過去,低學歷和高學歷的父母照顧孩子所用時間大致相同。如今,這兩個群體之間的差距開始拉大,高學歷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越來越多。

雖然在這項研究中,沒有來自中國的數據,法布裡奇奧表示,“我們了解到的情況是,中國父母花在陪伴孩子,輔導家庭作業上的時間更多。”

中國學生參與各類輔導班的時間,也堪稱全球之首。

從2018年公布的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數據,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學生幾乎是校外學習時間最長的國家,再一次證明了中國父母“推娃”之強烈。

紅色箭頭處是中國地區,黃色柱狀是校外學習時長

同樣是“推娃”,不同國家因為國情、教育體制的不同,父母在“推娃”方式上,也不太一樣。

法布裡奇奧舉例說,如果在中國,你的孩子想進入北大、清華或複旦,只要做好一件事,就是考試。

而在美國,SAT(美國高考)考得高分只是第一步,以藤校為代表的美國名校,更看重學生在課外活動方面的表現。

因此,美國父母熱衷於“推娃”,也許不是表現在考試成績方面,而是在體育特長訓練、課外活動參與等方面,格外上心。

英國也逃脫不了“過度養育”的日益盛行。

從20世紀90年代起,英國“直升機”式父母的數量,高速增長。前首相卡梅倫甚至在一次致辭中,公開呼籲英國父母和學校工作者,采取“虎媽”的教育觀念,並不惜一切代價向孩子灌輸勤奮的概念。

就像許多美國父母一樣,越來越多的英國父母,會在孩子的大學選擇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並陪同孩子去參觀校園,唯恐在孩子的教育之路上,有半點疏忽。

不過,需要警醒的是,當每個家庭都加入了這場育兒軍備競賽,會導致整個社會層面的“劇場效應”

這就好像,當每個家庭都拚盡全力,要在班級排名、入學考試中,謀求一個好結果。

因為大家都在“使勁”,到頭來,相對排名和位次,可能並沒有改變多少,但是每個人都感覺更累了。

法布裡奇奧也意識到了這樣的“劇場效應”,他認為,這將導致兩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一方面,隨著不同背景和收入的家庭,在教育投資上的差距拉大,社會收入差距也會跟著變大;

另一方面,使教育陷入一種“零和競爭”,每個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淪為犧牲品。

所謂“零和競爭”是指,為了“贏”得選拔,父母會讓孩子拚命通過考試,即便這個過程未必能提升與以後生活密切相關的諸多能力。結果,輸掉的不僅僅是“考試失敗”的人,每一個參與競爭的人,都是這場競爭的“犧牲品”。

如何避免社會落入這種“零和競爭”的博弈中?法布裡奇奧博士認為,這需要來自政策和制度上的乾預。

雖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起碼可以朝著這個方向努力,那就是,讓每個孩子都能有機會,真正培養社會所需的能力,選擇各不相同、適合自己的道路。

怎樣“雞娃”才能成功?

如果不可避免要加入“密集型養育”的隊伍,那麽,怎樣有技巧的“雞娃”,而不是“毀娃”,就非常重要。

首先,“雞娃”不代表盲目搶跑,要遵循成長規律,給娃留有一定的空間。

很多父母以為,只要孩子比同齡人更早地學習某項知識,掌握某項技能,就一定能跑在前面,哪怕犧牲娛樂時間, 哪怕孩子在逼迫中學習,也在所不辭,因為這就是成功的代價。

可是,這樣的“雞娃”方式真的能長久嗎?這樣的高壓訓練,即使短期取得效果,長遠來看也足以毀了一個孩子。

法布裡奇奧表示,“雞娃”的同時,父母們也應該留一點空間,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創造力。當孩子每天要做十五六小時的功課時,還有什麽自由探索的成長空間?

因此,在對女兒的教育上,相比較花太多時間在孩子的家庭作業上,他更願意花時間參與和孩子之間的討論,思考孩子喜歡做什麽,指引她看喜歡看的書,拓寬她的視野。

另外,真正“雞娃”成功的父母,莫不是掌握正確的激勵技巧。

法布裡奇奧相信,正確的激勵孩子,很重要。

當父母採用一種非常強硬的態度,強迫孩子去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傾聽他們的想法,孩子的某種天賦和可能性,就有可能被浪費。

在與孩子相處中,父母應該採用一種權威型的態度,而非專製型的態度,掌握說理和說服的技巧,讓孩子不是因為畏懼而順從你,而是從內心感到信服。

父母可以有很多技巧,“事半功倍”地激勵和調整孩子的行為。

比如,經常以家庭會議討論的形式,讓孩子感受到民主尊重的氛圍,同時,又能溫和而堅定地擺出父母的立場,並說明這麽做的原因。

另一方面,在對孩子提出要求的同時,也要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愛和接納,並且真正理解和認可這樣一些價值觀念。

比如,只有延遲滿足,才能得到長期回報;韌性和毅力,是職業生涯中更重要的品格。

最後,“雞娃”的最高境界,應該是父母從“過度育兒”的焦慮中走出,嘗試挪出一些時間和精力,用來投資和提升自己。

原騰訊副總裁,也是谷歌總工程師吳軍博士,曾指出這樣一個現象:很多中國父母仿佛在做一個無法結束的“死循環”,自己不去努力實現夢想,而是將它轉嫁到孩子身上,孩子再轉嫁到下一代身上。

四十不惑,閱歷足夠豐富、身體依然健壯,本該是自己多努力、事業蒸蒸日上的階段。但很多人一過四十,卻立馬放緩節奏,將孩子的教育提升至首位。然後逢人便說:“我這輩子就這樣了,就指望孩子比我強了。”

這些父母太看重孩子的學校,太關注孩子本身的成長,而忽視了自己本應做的事情。

古今中外,真正培養出優秀的後代,乃至家族才俊輩出的,莫不是父母以身作則,利用一切機會學習,開闊自己的視野和格局,這才是對後代耳濡目染最大的“激勵”。

所以,與其“雞娃”,不如“雞”自己。誰說,“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僅僅是娃的目標,而不是每個人的終身目標呢?

*封面圖來自複旦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