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渾水不依不饒矛頭直指斐樂 安踏:有關指控不準確且具誤導性

每經記者:張瀟尹 每經編輯:張海妮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曉慶 攝

相繼發布兩份沽空報告“怒懟”安踏體育(02020,HK)財務造假、大股東利益輸送之後,7月11日,渾水發布了第三份沽空報告,開始懟上了安踏的子品牌斐樂。

對於渾水的相關指控,7月11日午間至下午,安踏體育先後發布兩份澄清公告稱,董事會強烈否認沽空報告中的指控,認為有關指控並不準確且具誤導性。不過,澄清公告中並無與斐樂業務有關的具體說明。

值得注意的是,查閱安踏體育的相關財報不難發現,FILA斐樂的銷售數據,以及其佔集團收入的份額,一直都很“神秘”:安踏並無披露相關的具體數據。同時,在斐樂的歸屬問題上,安踏在2012年以前的財報中均有“本集團的分銷商運營FILA專門市”的類似表述,但2012年及以後的財報中相關表述逐漸模糊化。

渾水稱安踏說法自相矛盾

在第三份沽空報告中,渾水稱投資者不能相信安踏斐樂店的數量。該報告稱,作為獨立第三方的蘇偉卿在北京擁有46家斐樂門市,但安踏一直聲稱持有所有的斐樂門市。“很明顯,安踏要麽在蘇偉卿的事上撒了謊,要麽是在斐樂店數量的事上撒了謊。投資者不能相信安踏斐樂店的數量,安踏很可能只是編造了不屬於自己公司的斐樂店的數字,甚至為斐樂店做了欺詐性的財務報告。”

蘇偉卿是誰?

7月8日,渾水在發布的第一份沽空報告中稱,蘇偉卿是安踏的內部人士,控制著安踏體育在北京的主要分銷商北京吉元盛寶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元盛寶)及另外兩家分銷商。不過,當時安踏在澄清公告中否認控制包括吉元盛寶在內的分銷商,而渾水在第三份報告中指出,吉元盛寶控制著46家FILA門市,這顯然與安踏之前的回應自相矛盾,因為安踏體育一直聲稱FILA為全直營模式。

渾水在報告中稱,經採訪安踏的投資者關係部,已確認所有的FILA門市均為安踏自有和直營。同時,渾水還引用安踏體育首席財務官賴世賢曾在一次電話會議上的發言——公司沒有計劃對FILA品牌開展批發業務,將繼續采取直營模式。基於以上,渾水給出結論稱,安踏在FILA門市的所有權問題上顯然撒了謊,投資者同樣不能依賴FILA的財務,安踏的財務完全不可靠。

7月11日午間,安踏體育發布澄清公告稱,董事會強烈否認報告中的指控,認為有關指控並不準確且具誤導性。不過,澄清公告中並無與斐樂業務有關的說明。那麽,針對渾水對斐樂業務歸屬問題的質疑,安踏方面是否有進一步說明?7月11日下午稍早時候,《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繫安踏方面,對方表示“以港股公告為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安踏的斐樂業務此前還曾遭到沽空機構Blue Orca Capital的質疑。今年5月30日,Blue Orca Capital創始人Soren Aandahl在2019 Sohn香港投資論壇上分享了其做空安踏的報告,質疑安踏旗下品牌FILA斐樂內地收入不透明,並認為安踏股價有高達34%的下降空間,每股隻值32.93港元。

“神秘”的業績功臣斐樂

斐樂,一個定位於高端市場的意大利體育用品品牌,安踏對其的收購發生在2009年。彼時,安踏在2009年業績公告中表示,該次收購為集團提供了一個業務覆蓋至中國高端體育用品市場的機會。同時,安踏表示,為了進一步加強FILA的曝光率及對中國高端消費市場年輕精英群體產生影響力,集團已為FILA品牌重新定位,使其在中國的形象更加年輕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安踏體育的相關財報發現,FILA斐樂的銷售數據及其佔集團收入的份額一直都很“神秘”:安踏並無披露相關的具體數據。

不過,安踏體育的高管曾在業績發布會上對斐樂的銷售業績有過模糊透露。《每日經濟新聞》曾援引其他媒體報導,安踏集團總裁鄭捷在2017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提到,FILA的營收佔比已接近安踏營收73.2億元的30%,即21.96億元。而在2018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鄭捷則透露:“FILA的增速達到了85%以上……FILA3個月新品售罄(率)在60%以上”。

在外界看來,安踏對斐樂的收購無疑是成功的,而斐樂的成功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安踏“多品牌戰略”的底氣所在。繼斐樂之後,安踏的收購步伐加快:2015年,安踏完成對英國戶外休閑、登山運動品牌SPRANDI的收購;2016年,安踏成立合資公司,開始在中國經營DESCENTE業務;2017年,安踏收購KINGKOW業務,並成立合資公司在中國經營KOLON SPORT業務;2019年,安踏完成對亞瑪芬體育的要約收購。

從各品牌的門市數量看,斐樂是除安踏主品牌之外的“領頭羊”。公司2018年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安踏在內地、香港、澳門等地的斐樂門市數量為1652家,而專業運動品牌DESCENTE、KINGKOW、KOLON SPORT的門市數量分別為117家、77家和181家。同時,安踏預計,該公司到2020年所有品牌的平均增長率為15%~20%,而FILA、FILA KIDS和FILA FUSION的平均增長率則預計超過30%。

7月11日下午,安踏在港交所發布2019年第二季度的運營數據。數據顯示,上半年安踏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同比增長10%~20%,其他品牌同比增長60%~65%。同時,安踏再次發出一份澄清公告強調稱,董事會強烈否認渾水報告中含有的若乾關於FILA品牌零售業務於中國營運模式的指控,認為有關指控並不準確及具有誤導性。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