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化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近千萬戶可受惠,銀稅互動將再升級

“通過稅務部門獲得貸款,緩解了公司資金墊資的巨大壓力”,國廣子行傳媒(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淑芳告訴新京報記者,“現在,銀行貸款的錢已經打到账上,這為公司發展提供了極大的支持。”

近年來,如何解決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難,一直是政府急需攻克的問題,而銀稅互動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手段之一。

2019年3月13日,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發布了《關於2019年的進一步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稱要繼續深化“銀稅互動”,各級監管部門要充分發揮銀稅合作聯席會議的作用,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與稅務部門數據直連或與正規持牌的第三方征信機構合作等方式,搭建“互聯網+大數據+金融+稅務”平台,積極創新銀稅合作信貸產品。

此外,深化“線上銀稅互動”合作機制,推動稅務、銀行信息互通,擴大合作銀行範圍,鼓勵和推動銀行依托納稅信用創新信貸產品,幫助小微企業緩解融資難題,也是國家稅務總局2019年“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的主要內容之一。

銀稅互動受惠群體擴展 900多萬戶或受益

銀稅互動指的稅務部門與銀行業金融機構協商,共享區域內企業納稅信用信息,助力解決企業融資難等問題。

據張淑芳介紹,國廣子行傳媒(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央媒體節目譯製研發與媒體傳播機構,同時能夠為有海外推廣需求的企事業部門落實推廣全案服務。

“我們以承接中央外宣任務為主營業務,利潤並不高。之前,公司並沒有擔心過資金問題,可近幾年中央外宣任務多並且急,執行任務需要大量墊資。在去年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量的緊急任務執行,需要動用全球部分阿拉伯語國家、法語國家、西班牙語國家、俄語國家以及英語國家的人才隊伍協助,公司面臨資金壓力。”張淑芳說,“公司每個月還有近200多位專家在工作,單月所需費用高達上百萬元。我們很忌諱欠款,畢竟大家都不容易,當時我們也去銀行谘詢了辦貸款的相關情況,發現需要很多繁瑣的手續。後來,我找了石景山區稅務部門,稅務部門非常重視我們的情況,經稅務部門查詢,我們公司屬於納稅‘三連A’企業,由於企業多年納稅誠信度高,於是通過稅企銀平台,在1個月之內,順利獲得了交通銀行以及北京銀行近300萬信用貸款,資金短缺風險也就化解了。我認為銀行給我們貸款,主要還是源於企業誠信納稅和稅務部門的支持。”

國廣子行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的情況並非個例。自2015年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原銀監會發布《關於開展“銀稅互動”助力小微企業發展活動的通知》以來,稅銀互動為小微企業獲取貸款提供了便利渠道。

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不完全統計數據,截至2017年,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銀稅互動”累計向守信企業發放貸款63.2萬筆,其中涉及小微企業貸款金額達到7100多億元。

自2017年起,銀稅互動受惠企業進一步增加。2017年5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推動“銀稅互動”工作的通知》稱,要拓展“銀稅互動”受惠面,將“銀稅互動”受惠群體由納稅信用A級拓展至B級。國稅總局官網顯示,2018年 A、B級守信納稅人已有900多萬戶。

目前,為了配合銀稅互動,很多銀行都已經開發了針對性產品,例如建設銀行的“雲稅貸”、工商銀行的“稅易通”以及農業銀行的“稅銀通”等,為小微企業獲得貸款提供便利。

納稅信用等級能起多大作用?

毋庸置疑,銀稅互動是多方共贏。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銀行之所以不願意給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貸款,是因為這些企業抗風險能力弱。但稅務機關對企業經營情況比較了解,企業營收情況、利潤情況、納稅誠信度等信息,稅務機關都有所掌握,而這些信息對銀行發放貸款十分重要。稅務和銀行合作,有利於銀行從可靠渠道去了解企業,從而實質上促進小微企業貸款,解決融資難的問題。銀稅互動是很好的機制,是改善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

微眾稅銀是一家以企業征信為主營業務的公司,董事長趙彥暉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銀稅互動從誕生到現在,已有五年左右時間。之所以存在,是因為銀行、企業有需求,政策面也有需求,通過國稅總局、銀行以及企業的合力推動,銀稅互動近年來比較活躍。

“從實踐來看,銀稅互動是多方共贏的,從稅務角度來說,銀稅互動促進企業誠信,企業獲得貸款後,整體經營情況將有所好轉,稅務稅收收入及企業誠信度也在提高。對銀行而言,基於銀稅互動的方式,能把小微企業的信貸業務、服務做起來。企業也能通過這樣的方式,降低獲得金融服務的門檻。”趙彥暉表示。

不過,銀稅互動落地幾年來,也不乏質疑的聲音。有聲音認為納稅信用等級在銀行征信中起到的作用有限。對此,趙彥暉表示,從概率來說,納稅信用等級高的企業一定會比納稅信用等級低的企業更容易獲得貸款。“但是,銀行對企業進行信用評估是有一套複雜數學模型來進行綜合判斷的,所以納稅信用等級在企業征信中的權重,受行業特徵和企業規模限制,是動態變化的。”

“線下”向“線上”延展,銀稅互動業務今年“升級”

進入2019年,銀稅互動又將有何新動作?根據中國銀保監會部署,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與稅務部門數據直連或與正規持牌的第三方征信機構合作等方式,搭建“互聯網+大數據+金融+稅務”平台,積極創新銀稅合作信貸產品。

趙彥暉稱,銀稅互動以及針對小微企業提供服務,對金融機構來說也是一個新的領域,如何做相適應的產品和服務,對銀行系統、模型、產品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來,很多銀行機構也在開發針對此類業務的產品,同時,更新產品的行銷和服務方式。後續,銀行將根據積累的經驗,細化產品的地區差異、行業差異、規模差異,將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賦能銀稅互動,更好地發揮這一渠道對解決小微企業貸款難的作用。

目前,已有省(市、區)對銀稅互動相關業務進行了升級,增加合作金融機構數量,另外,將銀稅互動由“線下”向“線上”延展,進一步增加小微企業申請貸款的便利性。例如甘肅省,目前甘肅已有13家銀行完成了“銀稅互動”由“線下”向“線上”的拓展,實現了企業信息授權、資料認證、信息傳遞等“一站式”在線融資辦理服務。

新京報記者 潘亦純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盧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