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教育股已經絕對便宜,是動心和動手的時候了

文 / 謝俊(智通財經 研究總監)

回望2018年的港股市場,是出名了雷多,因為《民促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教育板塊肯定是繞不過去的一顆。

正如智通財經APP做年度梳理時所說的那樣:先甜後苦,政策無常

甚至於在這個月某場電話會議上,還有研究員在問:“政府是不是明顯不支持醫藥和教育?要不然為什麽下這麽重的手?”。

事實上,伴隨著教育股的持續下跌,筆者也一直在和朋友討論這類股到底該如何定價的問題,雖然誰也沒能說服誰,但站在2019年1月14日的今天,筆者完全可以說:

無論從什麽角度來看,教育股現在進可攻退可守,是動心和動手的時候了。

市場擔心在哪裡?

民促法草案當時沸沸揚揚,後續的走勢也都能看到,估計很多投資者都知道,在這裡就少浪費讀者一點時間,不贅述。簡單來說,市場擔心三點:

1.外延式並購受到限制,進而調低了盈利增長預期。

2.之前很多學校劃撥土地,補地價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3.稅收優惠政策沒了。

先說外延式並購

按照草案的要求:實施集團化辦學的,不得通過兼並收購、加盟連鎖、協定控制等方式控制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教育板塊最火熱的時候,估值普遍在25-35倍之間,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給了外延式並購帶來的盈利,這一條是最致命的,因為哪怕教育板塊最好的中教控股,內生性增長也不過30%。

據一些上市公司的披露,一級市場收購一塊資產大概是10-12倍的PE,然後上市就能至少翻倍,這是暴利的生意。這種生意模式肯定不可能長久,因為供給近乎無限,而市場資金是有限的,總有結束的時候。

筆者認為這個對於教育類上市公司長遠發展來說是好事,教育回歸教育,而不是並購的資本遊戲。

再說劃撥土地

對於財務上的影響是有限的。即便是政策收緊,預計用於辦學的地價也很難和純商業用地相比。更重要的是,這部分的款項在公司的財務上基本都會用50年來攤銷,按照這個來算,地價對於財務報表的影響有限。

最後說說稅收的影響

相對來說直接衝擊就更小。如果民辦學校在政策中被確定了是商業化運營,那麽上市公司層面就可以直接控股學校,也無需通過為學校提供服務的方式來繞一圈,哪怕稅率有所提高,所有的政策風險也就落地了。

教育股的估值底就在這裡

上文說過,很多投資者都對教育板塊究竟該如何估值有疑問,我們就用很極端的情況來看(目前上市公司的股價也是按照極端情況來考慮的)。

假設所有的外延式並購都全部停止,這一點本來是對教育板塊最為致命的,那麽如果上市公司不並購,最悲觀的估值計算方式,就是把這些公司當做一個公共事業類的公司來看,那麽核心考慮的就是公司的周息率是否合理。

一旦停止外延式並購,公司層面就不需要積累現金,可以完全以股息的形式派發出來。按照教育類公司12月份普遍公布的年報數據,目前的周息率見下表:

土地劃撥款各個公司及下屬學校的情況有所不同,但是如果在50年攤銷,對於上市公司的影響很小。而稅收影響,假設按照15%的營業利潤,對於周息率的影響,大約是在1%左右。

對於絕大部分公司來說,即便是把負面消息都加持了,公司的周息率也依然很有吸引力,對於海外的大資金來說也是如此,更何況以上只是很簡單的估算,並未考慮公司的內生性增長。

如果上市公司每年業績還能保持平均10%-20%的增長,比如提價,學校有區域性壟斷的特性,所以跑贏通脹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在目前的價位上,教育股是絕對而不是相對便宜。即便是從相對估值的角度來說,目前教育板塊的2018年預計PE平均估值只有15.71倍。而公認受到影響比較小,調整比較少的中教控股(00839)2018年的PE一致性預期是24.26倍。

考慮到不確定性,其他公司若回復到20倍的估值,在上周五的大漲之後,行業性的修複空間都有27%。與此同時,從周息率的角度來說,排位靠前的8家公司的周息率也是在3%-4.57%之間。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目前的教育股有很大可能會複製上周醫藥股的市場表現(開年至今,已回暖近3個點)。

當然,對於估值的完全修複,可能需要政策靴子完全落地之後才能夠看到,教育股也可能走出趨勢性的行情,但是這個位置是絕對的進可攻退可守。(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