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過度逐利遭批,民辦學校的下一關是教學品質口碑

中國的民辦教育在2018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嚴厲監管。面對密集頒布的新政,資本在教育領域中必須改變角色,甚至被迫離場。

今年8月10日,《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公布,通過後義務教育學校上市之路將被阻斷。11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乾意見》頒布,幼稚園嚴禁成為上市公司資產。

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原司長孫霄兵在任內促成了《民辦教育促進法》頒布。他在2018 GES未來教育大會上表示,中國仍然堅持吸引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本投入民辦學校辦學,但是民辦學校必須自我整頓、保證教育品質。

根據新《民辦教育促進法》,民辦學校可以注冊為營利性、非營利性機構,營利性機構可以獲得合理回報,這被視為打通了民辦教育的上市之路。然而,近期頒布的新政限制了多個領域的民辦學校上市之路,引發了政策解讀的困惑。

“法律僅規定民辦學校可以營利,但並未規定民辦學校可以上市。”孫霄兵對界面新聞記者解釋稱,營利、非營利的劃分是為了讓資本通過捐贈、投資等管道提高民辦學校的品質,但民辦學校並不能完全與公司劃等號。

“如果民辦教育辦的只是賺錢的教育,不是人民滿意的教育,讓老百姓對民辦教育產生反感情緒甚至批評政府,政府就必須作出選擇。”孫霄兵向界面新聞記者舉例,在北京私立幼稚園每月收費可能達到三四千元,而不少家長每月收入可能僅有六千元左右,因此呼籲政府舉辦普惠性幼稚園正是家長心聲的反映。

對於民辦學校教育品質不足、過度逐利的批評,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張志敏認為,民辦教育在補充優質教育資源方面起到了歷史性的作用,但由於發展歷程較短,必然會經歷不成熟的發展階段。

“往往有一些過於逐利的民辦學校,用資本運作的方式在辦學校,但學校育人是沁潤式的,學校文化不能急功近利,否則出不了好老師、好學生。”張志敏說,“民辦教育要以育人為前提,也被納入政府主導的範圍,所以資本不能總是闖紅線、再退回來,在政策的邊緣遊走。”

張志敏告訴界面新聞記者,民辦學校同公辦學校搶生源、搶老師是現實存在的情況。他曾在廣州發現,某座民辦學校找到各個地市成績最好的學生,通過給學生父母安排工作等方式挖來優質生源,打造學校連年出狀元的升學神話。獲得影響力之後,學校再擴大規模、提高收費、大肆擴張,從而獲得高額的利益。

作為現任上海市格致中學校長、上海市格致教育集團理事長,張志敏正在探索打破公辦、民辦壁壘,讓學校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

上海市格致教育集團目前共有七座學校,兩座為民辦學校。張志敏告訴界面新聞記者,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緊密相關,例如上海市的民辦初中較多,優質高中大多是公辦學校,因此需要實現一體化育人。另外,民辦學校大多依靠公辦學校資源,不少民辦學校的校長、教師正是公辦學校的退休教師。

共同培養師資是張志敏建議民辦、公辦學校結合的關鍵點。“近五年來,民辦學校師資結構發生了變化,大量海歸、師范類畢業生直接進入民辦學校,在師資的培養上主要靠自己探索,公辦學校有好的傳統和教風,通過學校自我培養機制能夠代代傳承。”張志敏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上海格致教育集團已經打通初、高中,將高中招聘的教師送入初中學校了解初中教學,而民辦學校的教師也可以在公辦學校進行一年浸潤式的代教,再回校教學。

孫霄兵認為,公辦教育有體制上、組織上的優勢,由於學校往往舉全省、甚至全國之力舉辦,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確實專業水準較好,社會的信任感更強,這彌補了民辦學校辦學積累不足的缺陷。

但是,在辦學靈活性上,民辦學校強於公辦學校,教育改革力度更大。“所以公辦學校的校長不要想著自己是一個官員,民辦學校的舉辦者不要想著自己是一個老闆,大家集中力量辦學,重新調整民辦、公辦教育的定位。”

西湖大學是孫霄兵眼中較好的民辦教育案例。西湖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出資的研究型大學,其定位不僅是中國頂尖大學,並立志超越國內的一流公辦大學。孫霄兵對界面新聞記者說:“中國的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應該共同承擔起既普及教育、又辦精英教育的共同責任,也就是說,今後中國的民辦教育要辦頂級的精英學校,把強項、長處都發揮出來。”

但走向頂級學校的前提,是提升教育品質、獲得社會認可。“一個行業的發展,首先是自律,等著別人來管,絕不是什麽好事情。”孫霄兵建議,民辦教育行業應針對教育品質展開討論、整頓,通過自律、自我約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