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科創板即將落地,哪些企業可能會首批上市?

文 / 林克

如果說2019年有什麽政策大事是以倍速推進的,無疑就是科創板了。

自2018年11月5日首次提出科創板概念,到2019年1月30日方案實施細則公布,相隔甚至不到3個月;反觀前輩創業板,從概念提出到反覆被擱置再到正式落地,則花費了將近10年,坎坷非常。

辦公場所被媒體曝光

非凡的速度象徵著殷切的期待,被譽為中國納斯達克的科創板,擔負著提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任,人們自然會好奇什麽樣的企業才有資格登陸。

儘管早在細則頒布前,證監會就對此劃出了重點:科創板將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但對大眾來說,這個範圍還是太大了些。而且管理層隻爭朝夕,留給大夥兒的自學時間便也不多了。幸好,我們還有至少三條線索可循。

01

地方政府踩點

科創板提出落戶上海後,上海政府是反應最快的,順著他們的踩點,我們也可梳理出一套詳盡的“選秀標準”。

事實證明,被調研的公司均非泛泛之輩,都是具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獨角獸”或“隱形冠軍”。

它們有幾大共同特徵:

1.排名靠前,人工智能、醫療最被看重

在上海市政府的調研企業中,有9家是人工智能領域企業、5家涉及醫療行業、7家是國內新經濟龍頭、2家為國家重點扶持對象。

2.研發投入比高,關乎生存發展潛力

據業界流傳的說法,研發投入比是科創板一項非常重要的考評指標。而這批企業全部屬於前沿科技行業,研發投入必然低不了。因為國際知名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佔比都在30%左右,如果研發上不投入,生存和競爭該從何談起?

3.近幾年的複合增長率高

複合增長率反映的是行業的天花板的高度,擁有巨大的增長潛力,才有被扶持的價值。

4.擁有眾多的發明專利和學術成果

科創板設立的目的是讓有新技術、新業態的企業脫穎而出,科研成果自然備受重視,我們可以看到這批企業均對此有所建樹,個別甚至形成了平台化的學術交流和發展。

上海市對此重視,其他地方也不甘人後,例如無錫和西安就也把學術成果及專利發明數納為“選秀標準”。

02

研究機構的判定標準

政府更多的是從宏觀角度出發,而研究機構的選拔思路則更貼近實際問題,所以也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風向標。我們可以精選幾家被看好的“種子選手”,套用研究機構的標準來進行研判:

1.融資金額:增長越快,內在實力越強

每一輪融資的經營盡職調查,都是對一家企業的細致考核,所以融資額不僅反映資本的態度,更反映內在的實力。

2.市場的深度廣度皆可,頭雁效應初現

作為中國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之一,商湯的實力毋庸置疑。目前,商湯已與眾多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落地了人臉識別、圖像識別、視頻分析、無人駕駛、醫療影像識別等各類應用技術,觸及多業務線,多產業布局已經初顯。

與商湯同列中國人工智能獨角獸陣營的依圖科技,同樣呼聲極高。不久前,矽谷權威智庫CB Insights發布了人工智能全球百強名單,商湯和依圖均榜上有名。

依圖起家靠的是優秀的人臉識別技術,曾連續三次獲得人臉識別世界冠軍。以此為根基,依圖在AI產業鏈上積極布局,橫向拓展至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通用技術,縱向向下延伸至AI芯片,向上深耕安防、醫療等應用領域,因此得到了業界“乾一行、成一行”的讚譽。

這家目前唯一跳出人臉識別和“讀圖”醫療局限的AI獨角獸,布局合理,行動穩健,後續發展值得期待。

在雲計算領域,UCloud(優刻得)目前在為8萬餘家企業級客戶提供服務,間接服務用戶數量超過10億,部署在UCloud平台上的客戶業務總產值逾千億人民幣。有媒體推算,優刻得現在的年營業額或已超5億,比許多A股的中小公司都要高。

在國家重點關注的芯片領域,瀾起科技深耕十多年,是全球唯一可提供從DDR2到DDR5記憶體全緩衝/半緩衝完整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其發明的 DDR4全緩衝“1+9”架構被采納為國際標準,相關產品已成功進入全球主流記憶體、伺服器和雲計算領域,並佔據全球市場的主要份額,使中國真正躋身於芯片領域的國際前沿。

再看聯影,這家醫療設備企業,擁有雄厚的科研和資本支持,同樣成績斐然。2018年10月,聯影醫療推出經藥監局批準的一體化PET/MR設備,成為國內首個、全球第三家具備研發和生產該設備的公司。

3.科技人才、論文數以及競賽能力

科技行業,人才最昂貴,也最為重要,畢竟投資很大程度上就是投人。

可以看到,這幾家企業的創始人均是業界大咖甚至行業權威。而這只是冰山一角,實際上,每家企業都聚攏了大量高學歷的科研人才,上面的表格即使再拉長十倍也難以盡數展示。

在有了人才的加持後,科研成果也水到渠成了。

和人才狀況相同,也是成績太多,表格太短。正是這些難以數清的科研成績,佐證了企業強大的技術實力,從而讓研究機構們青眼有加。

4.資方背景強化上市動能

統計數據顯示,在創業板和中小板市場上,在上市前就有知名VC、PE投資的企業,普遍要比其他企業的表現好——資本既是重要的馬力,同時也是管控的韁繩,確保企業能夠合規正常地發展。

目前,聚焦科創板的PE、VC機構,多是有著雄厚實力的產業巨頭、知名基金,甚至是“國家隊”。比如商湯,最近一次D輪10億美金的領投者,就是軟銀中國資本;依圖科技則獲興業銀行、工商銀行、浦發銀行等幾家國字號資本的青睞,據悉近期估值已接近200億人民幣;聯影醫療的投資方,也同樣是以“國”字頭和“中”字頭為主……這些戰績彪炳的資方,無疑會成為助推上市的強大動能。

03

企業觸板信號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指標值得一提,上市和科創板上市並不一定會畫等號,這其中還需要研判企業最近有無上科創板的驅動力。

在本次討論的幾家公司中,瀾起科技無疑最為積極。2月14日,就向上海證監局提交了IPO輔導備案。事實上,早在2018年年初,上交所便邀請了瀾起科技到上交所上市,而隨著科創板注冊製整體實施方案獲批,瀾起科技成為首批上市科創板的企業應是順理成章。

相比之下,商湯上市科創板,則變數頗多。一方面,商湯的上市聲音由來已久,港股、深證等都曾與商湯傳出過“緋聞”,商湯未必會選科創板。近期更有傳聞稱,商湯擬估值100億美元尋求10億美元融資,如按照這一體量來計算,商湯科技選擇港股或其他機會上市的概率相對更高。是順利登陸科創板,還是選擇其他機會尋求更大發展,成了當下商湯所面臨的幸福選擇題。

與商湯不時出現上市傳言相比,依圖一直頗為低調。儘管頻頻出現在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的名單中,但依圖卻一直未就此事進行直接表態。但外界的期待卻有增無減,在日前《新聞聯播》中,有關工信部AI英雄榜揭榜的項目裡,依圖又被單獨點名。

毫無疑問的是,在商湯更大概率選擇主機板上市的情況下,依圖無疑有實力成為科創板在人工智能板塊最具實力的代表性企業。

最後看聯影醫療,聯影的硬實力是最容易受到政策青睞的核武器,加上上海本土作戰的天然優勢,聯影醫療科創板首發概率極大。

04

泡沫難免,重要的是留下什麽

科創板作為資本市場,坊間又將其對標納斯達克,自然會有人產生泡沫的疑慮。納斯達克20年間,退市企業超過15000家,如今仍有70%是僵屍股,無數人在幾次暴跌中損失慘重。

但我們也要看到泡沫的另一面——納斯達克最終給美國留下了蘋果、微軟、谷歌、思科等一批世界領先的行業巨頭,極大地推動了國家乃至世界的發展。

因此,對這些被寄予厚望的科創企業來說,上了科創板,不是終點,而是起點。得到了資金的支持,更應不忘初心。而對投資者而言,能做的就是擦亮雙眼,認清真正有價值的事業,從而抓住浪潮裡的明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