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歲寶寶「不好哄」了,孩子自主意識開始萌牙,五招教媽媽化解

小琪家的寶寶3歲了,之前有同事媽媽和她說孩子三歲不能隻叫做「3歲」,而應該叫做「萬惡的3歲」或者「要命的3歲」。當時一臉鄙夷的小琪直到今天才明白其中的深意。

為什麼孩子3歲時,爸媽會感到明顯感覺到孩子「不好哄」了?恭喜你,你的寶寶進入了他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

當孩子進入3歲以後,他們開始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和自主意識,能夠自己思考很多事情,比如3歲以前寶寶要吃糖,我們哄她說家裡糖吃完了,他就會相信,乖乖的該乾什麼就乾什麼。但是3歲以後,媽媽說糖沒有了,他一定會去糖罐子裡面看一下才肯作罷,寶寶開始有了自己的判斷力。甚至有的寶寶在2歲時就會出現人生第一個叛逆期,這時的叛逆期被稱為「寶寶叛逆期」。

叛逆期孩子會有哪些表現呢?

和父母頂嘴、說反話、冷戰,父母讓做什麼偏不做。經常說不是一個明顯的表現,有時候就是為了說不而不。

當大人反覆說一件事情時,孩子會變現的不耐煩,甚至打斷和發脾氣。

破壞物品,摔玩具和書本,或者故意弄出很大的聲音。

一言不合就動手打人,還配上「惡狠狠」的小表情。

孩子的叛逆期大體上有三個:

除了剛才我們提到的「寶寶叛逆期」外,他們在7歲左右迎來第二個人生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在12歲——18歲,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就是我們最常說的「青春叛逆期」。

看!多可怕,除了「可怕的3歲」,還有「更可怕的7歲」和「最可怕的青春期」!爸媽們要想輕鬆應對,一定要先來了解下孩子叛逆的原因。

孩子叛逆期的出現,是和孩子的個性發展、心理成長相關的,為什麼說孩子的叛逆期和懂不懂事沒有必然關係呢?

造成孩子叛逆期叛逆行為的原因

1、孩子有了自我意識,想要刷存在感,通過叛逆的行為來吸引他人注意。特別是一些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更加容易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吸收家長的注意。

2、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表達方式的不恰當造成叛逆感覺。家長和孩子的感覺常常是不同步的。

3、錯誤的價值觀影響,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們接觸的各類信息越來越多,比如看一些有點暴力的動畫片,加之價值觀還沒有穩定建立,容易把錯的當成對的。

4、青春期激素水準發生變化,容易不受自己控制。

5、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激化了孩子叛逆期的反應。

所以,孩子的叛逆期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的,而孩子叛逆不等同於孩子不懂事,有時候孩子心裡非常明白某個道理,但是外在表現卻與內心相反,而孩子自己也很有可能會陷入這種窘境不能自拔。

孩子叛逆期孩子要怎麼做?

1、對孩子要理解,首先理解他們也不想陷入這樣的情緒裡面。

2、不要故意言語刺激,生氣的時候冷靜一下再說話,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尊重孩子的想法,再嘗試引導。

3、和孩子一起讀一些和情緒管理有關的繪本。慢慢讓孩子知道自己有情緒是正常的。接受自己的情緒才能和自己的情緒和諧相處。

4、叛逆期的孩子需要空間,家長切莫咄咄逼人,而是可以嘗試接觸一些孩子接觸的事物,建立共同話題。

所以,寶寶3歲要上幼兒園是有一定道理的,這時候是他們行為習慣養成的第一個關鍵時期,爸爸媽媽們也要多點耐心,多點關心才行。

討論:你家寶寶3歲時會不會有叛逆的行為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