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六一將至,你會給孩子送什麼?這裡有最好的答案!

佳佳是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今年8歲了,家住在湖南懷化,她常年和爺爺奶奶居住在一起,父母都在上海打工賺錢,快到六一兒童節了,佳佳想起來上回媽媽答應她今年回家陪她過六一,於是趕緊拿起電話給媽媽撥了過去。

嘟嘟嘟。。。

「喂,佳佳,找媽媽有什麼事情麽?媽媽在上班呢。」

「媽媽、媽媽,我想你了,你什麼時候回家啊?」佳佳問道,「馬上六一兒童節了,媽媽我想你帶我去公園玩可以嗎?上回你答應我今年一定回來陪我的。」

面對孩子一次次的追問,佳佳的媽媽在電話的另一頭不禁流下了眼淚,對著電話說,「寶貝,媽媽盡量爭取啊,但是六一節媽媽上班的公司不放假,所以媽媽要去跟長官請假,長官同意了才能回家陪你。」

雖然佳佳媽媽嘴上說「爭取回家」,但實際上她心裡很明白,這只是安慰孩子的話。

佳佳媽媽告訴記者,「我真的覺得很對不起孩子,每年只有過年才能回家看看她,但我們也確實沒辦法,家裡窮不出來打工賺錢拿什麼養活一家老小啊。」

佳佳媽媽自覺很對不起孩子,但卻無奈現實太殘酷,只能逼著她離孩子越來越遠。

在中國像佳佳這樣的留守兒童有上千萬,根據權威調查顯示,中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超過了6100萬人(相當於英國人口的總和),他們由於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很大一部分孩子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他們有的情感冷漠、內心封閉,有的衝動易怒、脾氣暴躁。

如果說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的陪伴是家庭和社會的原因造成的,那麼在父母身邊成長的孩子也缺少陪伴是什麼原因呢?

「老公,別打遊戲了,陪孩子看看書吧。」張敏對著正拿著手機入神玩遊戲的老公說道。

「你陪她看就好了,等我打完這盤哈,一下就好。」張敏老公滿臉敷衍的回答。

「一下就好?多少個一下了,你啊就知道打遊戲。」張敏氣憤的說。

以上對話是張敏和她先生的日常交流,每次張敏都氣憤不已,但最後卻只能以失敗告終。

原來張敏的先生是一位徹底的遊戲迷,每天除了上下班,回家就是打遊戲,一玩就到半夜了,孩子從來不管。

張敏對記者說,「自打孩子出生,我就辭職了,一個人在家帶孩子,他下班回家從來不幫忙,就算我忙的焦頭爛額,他還是照打遊戲,而且他家裡人也不幫忙帶,最後還是我爸媽過來幫忙,我才能去上班。」

「有這麼一個遊戲迷的爸爸,真擔心孩子以後缺乏父愛。」張敏無奈的說。

上面這個例子是家庭中的父親沒有責任感,不陪伴孩子的成長,那麼母親們是否都做的很好呢?

相關研究調查顯示,母親在總體及學習、娛樂、情感、養育等各個維度上的陪伴均高於父親,這可能反映我國目前家庭養育的一個基本現象,即相較於父親,母親在子女撫養中承擔了更多責任,不僅付出了更多時間,而且其陪伴品質也較高。

不過這也並不是說所有母親都做得很好,記者曾經碰到過這樣一位媽媽,她穿著靚麗,濃妝艷抹,身材也很好,是一位公司上班的白領,看著就像是20多歲的小姑娘,完全看不出來已經當媽媽了。

不過這其實也很正常,生孩子後恢復的好,確實也看不出來生過娃,但是記者在和她聊天的過程中發現她對孩子的態度著實讓人意外。

「孩子啊,從出生之後我基本沒管過,也沒餵過母乳,都是好吃奶粉,帶孩子太煩了,完全沒有自由,而且孩子還小啥也不懂,等以後大了我再陪他吧。」這位媽媽對記者說。

「可是孩子3歲之前是成長的關鍵期,對他性格的形成、認知的發展都很重要,你真的不考慮多陪陪孩子嗎?」記者問道。

「本來就沒打算生孩子,不小心懷上了,只能結婚生娃,我都是被逼無奈的,所以也根本沒考慮過要陪伴孩子,有人幫忙帶就行,我自己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管孩子。」這位年輕的媽媽對記者解釋到。

不難看出,這位媽媽對孩子的態度不屑一顧,覺得孩子只是個意外,正應了那句流行語,「爸媽才是真愛,你是充話費送的。」

有些父母缺乏責任感,生孩子卻不養孩子、教育孩子,最後造成孩子三觀不正、人格缺陷,這是對孩子的不公平。

根據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的研究發現,父母陪伴水準越高,兒童自我價值感發展得越好,無論是城市兒童還是流動兒童,父母親陪伴均可顯著預測兒童的自我價值感,這與以往兒童自我價值感發展影響因素的研究結果一致。

此外,國外也有研究發現,與父親相處時間較長的孩子,日後較其他同輩更聰明,更容易躋身於較高的社會階層。


總體而言,家庭環境越和諧、親子間的溝通越順暢、父母教養方式越積極,給予子女的參與和支持越多,則子女的自我價值感水準發展得越好;反之,那些在兒童期缺乏父母陪伴體驗的個體,在大學階段更容易出現情緒問題。

六一兒童節就快到了,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父母的陪伴與關愛。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