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被嘲笑到被模仿,它在健身舊世界裡建立了新規

播放GIF

文/九鳳

編輯/九月

三年河東,三年河西。

2015年,樂刻運動創始人兼CEO韓偉還不大敢站在檯面上,一堆人嘲笑樂刻模式不可行。但三年後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模仿樂刻開出更多小型健身房。


樂刻運動的第一家健身房受到業內潮水般的質疑——位於杭州城西銀泰的第一家店只有273平米,99元包月,24小時營業,不設浴室,沒有前台。

無論是面積、運營還是收費方式,都和傳統健身房大相徑庭。

「沒人做過這個事,我們很仔細地設計了這個模型,但不知道能不能走通。」開出這個店,韓偉內心是忐忑的。

到今天,小而美的樂刻健身房,在全國已經開了近500家門市。小型、便利的健身房,也慢慢被中國人接受。


樂刻的融資情況 圖片來源:天眼查


2016年12月,樂刻完成一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後,韓偉再次語出驚人,表示要在全國開5000家門市,引起業界熱議。

這句話的背後是國內健身產業的快速發展,青橙數據研究院近期發布的《2017-2018年健身行業白皮書》顯示,2017-2018年,全國健身房數量達71003家,過去一年新增健身房數量18703家,全國健身房增速達27.74%。


青橙數據研究院:2017-2018年健身行業白皮書


韓偉和團隊花了一年打造出「樂刻直營門市」模型。這次5000家店,將主要採取「合夥人」模式。

在健身房達到一定數量時,樂刻推出了電商業務,並在今年8月28日的樂刻運動裝備節打出了漂亮的第一槍。

這一切最終指向了韓偉的野心——打造「人、貨、場」串聯的平台生態。

這個規劃一開始就在韓偉的腦海中,三年來,樂刻做得最多的是「場」的打造,在這個顛覆健身舊世界的過程,樂刻成了最早一批制定新秩序的玩家。


差 異


「我不健身。」韓偉穿著一件黑色衛衣,戴著眼鏡,不胖,但身材不算健美。他笑了笑,「做健身的不一定要是健身行家。」

為了熟悉健身行業,他曾經在美國報過一個亞洲體能教練培訓,「雖然最後沒拿到證書,但我每次考試都去了,對理論很熟悉。」

走在美國的街頭,他最為直觀的感受是,和中國人相比,美國人看上去更為陽光有活力。歸根到底,他發現是兩國的健身市場不同。

他了解到,美國出入健身房的人口比例在17%左右,而在中國,這一數字不足0.8%。


2017年中美兩國健身市場規模對比 圖片來源於網路


韓偉也深深感受到國內健身市場的痛點。

價格上,傳統健身房昂貴的健身費用令人望而卻步。「我發現,很多人不去健身,不是因為不愛健身,而是因為消費不起。」韓偉告訴鋅財經。

場地上,韓偉發現,中國的健身房數量不多。且健身房多為大型健身房,運營和人力成本,推高了健身的價格。

服務上,中國去健身房的人,幾乎每個都會遇到銷售。然而銷售的目的只是為了售賣年卡和私教。

「我發現,很多人不去健身,不是因為不愛健身,而是因為消費不起。」


切入健身市場的形式,韓偉選擇了共享。在中國的互聯網領域,BAT已經將觸角伸向了各個領域,留給創業者的流量和機會越來越少。

而當時美國以Uber和Airbnb為代表的共享模式,在國內尚未流行,他認為,「共享經濟」可能打破當時的流量構成局面,並指向住宿、出行和運動健康三大領域。

2013年,韓偉和投資人夏東通電話,預測健身領域很可能在中國先被突破。

韓偉回國創業的2015年,美國流行的是Classpass模式。其運作模式是:用戶每月支付99美元,就可在3000多家合作健身中心上課。中心提供1000多門課程,內容涉及幾乎所有的健身領域,白領可以自行選擇任何地點的合作健身會館體驗。


Classpass首頁圖


隻做串聯,看上去模式輕便,又能獲得大量用戶。然而,韓偉發現,中國沒那麼多健身房支撐這個模式。韓偉決定自己開健身房。

他最終參考的是美國健身房Anytime Fitness的模式:24小時營業、價格低、面積小、便利、多課程。

韓偉相信,小健身房將會是健身房的主流產品。


落 地


2014年末到2015年,國內湧現很多健身APP,諸如悅跑圈、Keep等,以線上陪伴健身的方式吸引用戶。

願意一開始就從線下健身房做起的很少。當時韓偉自己也知道,這是一個又苦又累的活。

怎麼開健身房,怎麼賺錢,韓偉花了一年時間和合夥人討論。春節期間,他們依然在微信暢聊,討論模型的改進。「一晚上能聊幾十屏」,韓偉提到。


樂刻健身房


開局遇到了一些挫折。第一家健身房原本選定在一個軟體園,但對方取消了先前談好的優惠條件。韓偉之後選擇了銀泰,裝修團隊卻因為競爭對手威脅而離開。從來沒乾過裝修的韓偉,臨時成為了「包工頭」。


樂刻運動第一家門市 杭州城西銀泰店


「我們認為這是世界主流模式,按照我們設計的模型應該能行,但是第一家店能不能走通,說實話心裡沒底。」韓偉說。

結果令他鬆了一口氣,第一個月,這家的會員就超過了600人。

會員們在線上購買私教課,預約瑜伽、普拉提、拳擊等操課。他們在手機上接收門禁密碼,自由進出健身房。

擴張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樂刻也踩過選址的坑。在北京,有辦公大樓免費給樂刻提供場地,但韓偉最後發現,由於地點偏僻,來健身的人很少,最後只能撤館。


播放GIF

樂刻健身房


樂刻也面臨著大型健身房和不斷湧現的24小時小型健身房的競爭。小熊快跑、光豬圈、超級猩猩、Liking健身等,他們通過自營或者加盟的模式,在國內各地湧現。

這場競爭是場長跑。各家也在用戶用腳投票的過程中,驗證著各自模型的可行性。

超級猩猩曾經推出無人值守的健身艙,但創始人跳跳最終發現,光有機械,沒有人,對於中國的健身用戶吸引力不大。此後他們轉型團課模式,但代價很大,「2015年底我們幾乎要破產。」跳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


播放GIF

樂刻運動的競品


今年7月,小熊快跑接連關店,並陷入會員退款糾紛。小熊快跑最初想做中國的Classpass,讓用戶以每月99元的價格去合作健身房健身,但最終失敗。後來其自建場館並迅速開放加盟模式,最終出現倒閉潮。

自創業初始,韓偉就知道,開健身房很難賺錢。在考察期,他就發現「看了一圈,沒有一家是盈利的。」

因此,在樂刻的模型探討中,盈利成為最重要的目標,以此來考量成本和定價。


坪 效


韓偉喜歡將樂刻比喻為體育界的「盒馬鮮生」,坪效這個詞也時常出現在他的口中。

他提到,樂刻的人次坪效是傳統健身房的10到20倍。

為了節約成本,樂刻每個店控制在500平米以內,不設浴室。運營人員縮減成單店0.5人,兩家店只需要一個店長。

韓偉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樂刻是健身界的Uber,他像Uber派單一樣,計算著自己的課程配比。

韓偉曾經提到,樂刻單店的操課,每天最高可以開到17組,單節課20人,這相當於傳統健身房的150%。


播放GIF

上課中的樂刻會員們


而一節課多少人到場可以盈利,都在樂刻的計算模型中。

「單店收多少會員,每個平米人次多少,每天開多少操課,操課教練多少課時費。這些我們都算得非常細。」韓偉告訴鋅財經。

這個模型一直在直營店裡進行著驗證和調整。韓偉表示,目前樂刻的門市財務情況已經「整體持平」。

韓偉將大量的錢投入到後台系統的研究中。「如果我把單店的利潤率提得比星巴克、肯德基還高,我就可以讓各方社會資源來開店,一個月就能擴出上千家店。」韓偉毫不掩飾擴張野心。

現在,在直營店開到近500家之後,樂刻正在輸出這套模型系統,形式主要是單店合夥人計劃和 TO B服務。


樂刻Plus更新館


TO B 服務是為企業提供健身服務。而合夥人制度則有點像「加盟製」。樂刻提供選址、裝修、督導、教練輸出、課程系統輸出和運營指導。

韓偉給了鋅財經一個數據,6月份,合夥人制度一推出,就有超過2000人報名,最後開放50家,目前15家店已經落地。

韓偉相信,小健身房將會是健身房的主流產品。


跟傳統加盟的高加盟費或八比二的利潤率不同,韓偉將自己的利潤率僅設計在5%。

合夥人店面目前的擴張速度並不快,韓偉坦言,樂刻目前的賦能能力還不夠,要先用半年時間測試。等待模型成熟後,將加快速度。他對樂刻明年的目標是,90%為合夥人店面,10%為自營店。

引起業界爭議的5000家門市目標,在他看來,最多三年,樂刻就能完成。

迅速擴店的背後是韓偉打造樂刻「人、貨、場」新零售生態的野心。


賣 貨


作為阿里巴巴的門徒,韓偉在整個戰略規劃上,也參考著阿里巴巴近幾年的新零售打法,並且相信,樂刻將會成為一個賦能平台。

在他看來,阿里現在正在打造線上線下「人、貨、場」的串聯,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盒馬鮮生。而樂刻在運動領域也正在打造這三環的串聯。


樂刻「人、貨、場」串聯的平台生態模型


在健身房大量擴張後,韓偉想要開始賣貨,用貨來填充線下幾千家「場」。

根據樂刻提供的數據,其平台已經聚集超過6000名教練,所有門市加起來每天排課量達到數萬節。這個數量給了韓偉信心。「現在杭州70%的教練在樂刻上課。就算我現在不開健身房,我平台上還是有很多教練可以和消費者發生關聯。」韓偉說。

最終他想將這些教練培養成一個個IP。「有影響力的IP將影響他的閱聽人,這是社群電商的基礎玩法。」

目前,樂刻商城已經上線。樂刻在今年8月28日舉辦了運動裝備節,活動開始兩分鐘,銷售額突破50萬。當日,人均客單價到了506元,而智研顧問發布的研報數據顯示,淘寶在2017年的雙十一人均客單價是184元。


樂刻商場首頁圖


韓偉表示,目前電商平台上線的多為阿迪、耐吉等標品,利潤並不高。他用這些標品貨來測試,看哪些更適合樂刻的社交電商打法。未來利潤更高的是運動處方、電子私教、蛋白粉、營養棒、運動保險等產品。

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大量的「場」之上,如果沒有線下場景中人與人的連接,社群電商無從談起。

目前,健身APP 咕咚、Keep等也都在售賣自己的健身產品。在韓偉看來,隻做線上,沒有辦法幫助用戶健身,最後只會淪為打卡工具。這不僅影響用戶的增加,也影響「賣貨」。

「早期大多數健身APP都不做『場』,後期都紛紛開始建健身房。」樂刻在國內最早開始自建小型健身房,韓偉覺得這條路最終被驗證是可行的。

從樂刻誕生至今,它試圖在舊的健身領域裡建立起新的規則。拓店計劃,是它驗證「人、貨、場」模式的最關鍵,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些年,已經有玩家掉隊或者被迫轉型,在前往賦能平台的路線上,樂刻依然還要面臨競爭、質疑和擴張後的各種問題,現在只是新階段的開始。

?本文版權歸「鋅財經」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