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血淋淋的條頓森林戰役:羅馬軍隊為何會敗給日耳曼人?

【本文為騰訊獨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文/王凱迪

公元9年的日耳曼黑森林中,一場血腥的屠殺將初晨的空氣染成了血紅,桀驁的日耳曼武士提著無數新割的頭顱,向自己的戰友與妻兒炫耀輝煌的戰功,在他們的腳下,數不清的羅馬戰士將長眠於此。是什麽原因能讓數以萬計的羅馬帝國士兵埋骨異鄉呢?

01羅馬式“征服”

當尊貴的奧古斯都在帕拉丁山的皇宮上榮獲奧古斯都的尊號(第一公民)時,這位凱撒大帝的義子便將其父親關於北方邊疆的教誨銘記於心,征服日耳曼人的事業決不能拖延。公元前12年,奧古斯都指揮羅馬帝國36個軍團(十餘萬軍隊)開過萊茵河,對散居在萊茵河、多瑙河與北海之間的日耳曼部落進行地毯式的征服,僅僅6年時間就將萊茵河與易北河之間得日耳曼核心區域變成了羅馬帝國的新行省——日耳曼尼亞行省。

不過,羅馬人的征服其實並不穩固。羅馬人並無法對野蠻的日耳曼人進行直接統治,他們大規模派遣羅馬軍團駐扎在主要的城鎮與交通要道上,並且主動收買日耳曼各部落首領,授予部分日耳曼部落首領羅馬公民權,使他們成為羅馬騎士團的一員。這種統治模式也基本類似於我國古代羈縻統治的加強版,軍事威脅與上層拉攏建立起來的統治基礎非常容易因為軍力削弱與統治模式的更易而轟然倒塌。

02日耳曼式“潛伏”

生活在原始社會的日耳曼人歷來過著粗糙簡單但又自由的生活,突然出現在頭頂之上的統治者並沒有給他們帶來生活質量上的提高,也沒有建立真正文明的城市(只有羅馬軍團與家屬駐扎的軍陣),他們得到的也只有羅馬人使者不斷的納貢需求。日耳曼人集聚的怒火就像是連垛的乾柴,就差一個火星來點燃。桀驁不馴的日耳曼人天生熱愛自由的天性在此時迫切地需要一個領導,這時,已經進入了羅馬上層朋友圈的日耳曼人阿爾尼烏斯充當了這個點燃火把的角色。

阿爾尼烏斯作為羅馬軍團的一員,深諳羅馬軍隊的作戰方式與羅馬軍隊的兵力布置。因此,即使他在公元7年鎮壓同胞叛亂的過程中向羅馬人表足了忠心,並被委以重任,也只能暫時蟄伏待機,尋找羅馬帝國統治的漏洞。

03日耳曼式“屠殺”

反抗的時機出現在公元9年。當年,羅馬的潘諾尼亞行省(匈牙利)出現了大規模的蠻族叛亂,駐扎在日耳曼尼亞的羅馬宿將提比略,率領十餘個軍團前往增援當地的羅馬軍隊。於是,羅馬在日耳曼地區的軍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空虛狀態,真正能夠動用的主力僅剩下了瓦盧斯所統轄的三個羅馬主戰軍團。阿爾尼烏斯利用這個機會極力討好這位新總督,同時暗地裡聯合日耳曼各部落的反抗力量,積極籌劃將這一支羅馬軍隊的軍力就地殲滅。

為此,阿爾尼烏斯特意讓各部落營造了一個恭敬順從的政治環境,讓瓦盧斯自感天下太平,於是飄飄然想出了一個昏招:武裝巡行。他讓羅馬軍團主力走出了堅固的要塞,走進了危險密布的黑森林中。

在今天德國薩克森州的條頓森林中,羅馬的近三萬軍隊遭遇了日耳曼人的攻擊,崎嶇縱橫的地勢使得羅馬軍隊首尾不能相顧,而漫天的大雨又讓羅馬人的行軍更加分散,日耳曼人先是使用投矛密集投擲,隨後採用日耳曼人的密集衝鋒攻擊亂做一團的羅馬軍隊。羅馬人在如此形勢下只能在抵抗的同時向西撤退,但是狹小的森林環境也讓羅馬人無法展開陣線迎敵。

最終,羅馬人在不斷的攻擊下最終崩潰,瓦盧斯等軍官自殺,除了極少數軍隊逃學生之外,數萬大軍幾乎全部命喪森林之中。

羅馬人羈縻統治模式並不能有效的壓製日耳曼人的獨立傾向,而瓦盧斯的自負與狂妄更是摧毀了羅馬在日耳曼地區的統治基礎。反觀日耳曼人方面,領導者阿爾尼烏斯審時度勢,對羅馬人的軍隊布置與戰爭方式了如指掌,從而在戰役層面為日耳曼人爭得了先機,讓羅馬軍長眠在條頓森林中。

參考文獻:

1.日耳曼尼亞志

2.羅馬帝國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